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亲疏有别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亲疏有别(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以他率先代表内阁出来说话,把张峦好一顿夸。  

且每一句开头都是“先皇在时”。  

好似生怕别人不知道,张峦其实是朱见深给一步步提拔起来的,跟眼下的新皇并无多大关系。  

“…先皇在时,曾屡次对阁部提及,张峦有治世之才,且多番以朝事问询,由他给出解决方案,每每触及核心事务,张峦都能做到游刃有余,且能恪尽职守,令人感佩不已…”  

“…先皇在时,曾多番委命张峦重要差事,由鸿胪寺迁太常寺,又迁翰林院、詹事府、礼部等,还曾兼管太医院,他都能顺利完成先皇交托,不辞辛劳,实乃人臣楷模!”  

张峦作为当事人,听了万安的一番推荐词,自己也很迷惑。  

这他娘的说的是我吗?  

除了名字是我外,别的内容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啊。  

先皇什么时候拿朝事来问我意见了?  

还有,先皇又几时给我委派什么重要差事了?充其量就是给我安了许多头衔,我都没去衙门履职好不好?  

万安一番推荐词说完,退回臣班,腰杆挺得笔直,环顾左右,气定神闲,大有一种为国举荐贤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架势,只是在场已经没几个人把他这个万岁阁老当回事。  

朱祐樘听完,点头道:“万阁老说得有一定道理。岳父,你认为呢?”  

“请恕臣不能从命。”  

张峦走了出来,毫不客气便回绝了,“臣非自谦,乃臣从出身到经历,再到为官的资历,完全达不到入阁的标准,臣甚至不懂如何拟定票拟,又未曾在翰林院中有过多少当差的经验,臣要学的地方还有很多。”  

怀恩有些惊讶,世间还真有人不被高官厚禄所诱惑,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连入阁这种好事都主动往外推,真是异数啊!  

当即朗声道:“张侍郎,现在朝中不少人推荐你,其实资历什么的都是其次,主要是看你的真实意愿如何。”  

这话其实就是在点醒张峦,你若真不愿意参加入阁竞选的话,回绝就得更坚决些,如此才能堵住那些想你上位的人的嘴。  

张峦似乎领会到这层含义,又急切表态:“臣连翰林院的差事都无法胜任,一旦有重要差事接手,基本都得求助于谢迁等人,每每思及此,臣都无地自容,如今更是被推举入阁,臣…臣想找地缝钻进去。”  

“哈哈…”  

在场有人已忍不住笑出声来。  

要说随和,眼前这位国丈堪称个中表率,真是一点儿架子都没有。  

说话也显得有几分粗俗。  

居然在朝堂上当众说自己要找地缝钻?  

这种大实话…倒是能够理解!  

因为这帮大臣,就没几个人见识过张峦的真本事,自然也都瞧不起他,他自谦说自己资历和能力不足,自然信以为真。  

朱祐樘道:“那岳父,你认为谢先生达到辅政大臣的标准了吗?”  

“是的。”  

张峦道,“谢迁此人,能力的确很强,每每有事情,只要跟他问询,一概都能得到解决。且能做到迅速有效,臣每次都在想…要是自个儿能有谢迁能力的一成,就足以在朝中立足,可现在…臣宁可请辞,也不愿意被硬抬入阁…臣已经写好了请辞的奏疏。”  

“啊!?”  

在场的人这下不再笑话张峦了。  

多少都带着那么一点敬佩。  

你明明可以在文官队伍里继续混事,但你现在却坚决要辞官?  

看来你想去当武勋的意愿很强烈啊,以至于现在我们文臣队伍都容不下你这个大拿了?  

“岳父,你毕竟帮我渡过难关,很多事你是有大功的…在场诸位臣工或不了解,但我却很清楚,你不必太过自谦。”  

朱祐樘认真道,“辞官之事,容后再说吧。你只阐述自己的意见就好。如果你实在无心入阁…那我就先考虑他人了。”  

“是是是。”  

张峦急忙道,“臣绝对不是惺惺作态,臣的确自认为没那能力,请陛下明鉴。”  

“嗯。”  

朱祐樘点头道:“再说他人吧。”  

随后张峦就退回臣班。  

在场大臣听到这儿,已经没人能笑出来了。  

光看大朝会上,皇帝对张峦的态度,就让他们感觉到什么叫“亲疏有别”。  

皇帝都明确说了,张峦有拥立之功,所以在入阁这件事上,先主动询问张峦的意见,直到张峦自己说不入阁,才考虑他人…这不就是明确无误地告诉在场人等,只要他张峦想入阁,这职位就非他莫属?  

且张峦也真懂辞让之道。  

如此拉扯和进退间,瞬间就让他在皇帝面前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  

一个有大功却不张扬,又不思进取的大臣…哪个当权者不喜欢呢?  

关键是…  

人家还是当今皇帝唯一妻子的父亲,再加上皇帝母亲早亡、父亲刚过世,这位可说是皇帝跟前非常亲近的人了。  

我们笑话人家?  

别是人家都看不起,甚至不拿正眼瞧我们一下吧?  

“陛下吩咐,让各职司衙门都尽量表达意见,看各位候选者,在六部和地方事务上有何建树,比较下优劣,届时再行定夺。”  

韦泰出列道,“两日后,再行朝议,定下最后入阁人选…退朝!”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