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上眼药(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不在宫里…这个…皇帝到底在干嘛?”
陈贵谨慎地回道:“说是在宫外道观修道,为的是参悟透道法,以此来治病,或许能得道成仙。”
周太后骂道:“谁他娘的在我皇儿面前进谗言呢?李孜省吗?这种鬼话也能信?”
“这事,跟李仙师还真没什么关系。”
陈贵解释道,“听说是邓仙师,他进了灵丹妙药,陛下服用过后觉得病情有所好转,随后邓仙师就撺掇陛下前去出云观修道,陛下应允了,这一去就是半个月。”
周太后黑着脸道:“走之前也不跟哀家说一声,莫非是早知道哀家一定不让他去,是吧?”
陈贵问道:“难道这就是太子妃前来送礼的目的?”
“陈贵啊,我还以为,你跟李孜省、张峦等人是一伙的,看来你动机也不纯啊。”
周太后揶揄道,“皇帝去出云观修道,这事哀家还用得着从太子妃口中得悉?哀家是那种闭目塞听之人?”
陈贵赶紧道歉:“奴婢并无诽谤太子妃之意。”
周太后道:“再说了,她身份再尊贵,也只是太子妃,小丫头片子而已。我这老狐狸都没看出她有什么不良动机,你还在这里替哀家分析起来了?
“哀家就是觉得,论尽孝之心,这丫头比之太子也不遑多让。嘿,说起来哀家都想再见见我那大侄子了,向他请教一下,怎样才培养出这么好的女儿。”
大侄子!?
陈贵突然想起周太后让张峦叫她大姑的事。
突然一阵汗颜。
“比之那些无事不登门的家伙,太子小两口好多了。”周太后感慨道,“同为兄弟,这孝心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也可能是因为有个不好的娘亲,没把孩子教育好。这太子平时没娘,就把哀家当成他的至亲之人。”
陈贵心说,您看,这不人家太子妃的目的就达到了?
人与人之间,最怕的就是做对比。
或许太子妃就是想把邵妃母子比下去,才故意来献佛经呢?
到了中午,朱祐樘回到端敬殿。
下午他要去文华殿视事,中午回来先做一番准备。
顺带他跟张玗问了一下上午去周太后那儿送佛经的情况。
“玗儿,真是辛苦你了。”
朱祐樘担心地问道,“我本应与你一起去的,皇祖母没为难你吧?”
张玗笑道:“以前你不是对皇祖母最孝顺的吗?怎么,你最孝敬的人,还怕她为难你妻子啊?”
朱祐樘郑重地点了点头,道:“皇祖母脾气不小,有时候还是会故意给人难堪的…以前我去,要是惹她老人家不高兴,她也会长时间不理我,有一次,我还跪了很久,央求她老人家原谅。”
张玗听到这里,不由收起笑容。
从丈夫的讲述中,她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的太子有多无助。
一个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的小孩,去给自家祖母请安,却被自家祖母摆脸色,最后只能跪在那儿祈求老人家原谅…真就是没娘的孩子,没人疼没人怜,更加缺乏关爱。
“皇祖母没为难我,还夸赞我和你有孝心呢。”张玗道。
“真好。”
朱祐樘拍了拍手掌,随即疑惑地问道,“不知岳父从哪儿弄来的佛经?”
“管他呢,他肯送进宫里,说明其中必有深意。其实我家里,我爹也很宠我娘的,我娘平日就喜欢看佛经。”
张玗笑着说道。
朱祐樘就好像个安静的聆听者一样,听妻子讲述张家之事,脸上满是向往的笑容。
下午。
文华殿内。
当天两班讲官之首的刘健和谢迁,均得到万安授意,让他们二人一起到文华殿陪同太子听事。
至于缘由,万安没跟刘健和谢迁说明,但二人还是硬着头皮列席了。
当天万安和刘吉两个阁老,以及韦泰这个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都到了文华殿内,一起来的还有礼部右侍郎兼东宫讲官倪岳。
朱祐樘骤然见到这么多人,也觉得颇为意外。
前几次都没人把文华殿听朝当回事了,现在老父亲去出云观修道,并不在宫中,却怎么又突然对他重视起来了?
“太子殿下,朝中近日有大事发生。”
万安一上来就给太子上眼药,“以臣所查,通州粮仓出现巨大的亏空,户部现任尚书李敏以及左侍郎孙仁,二人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朱祐樘一听,心说,这岂不是印证了我从岳父那儿得到的消息?
可我啥也不懂,跟我说有什么用啊?
万安继续挖坑。
他道:“初步核查的结果,已由户科呈交,上面列有详细的数字。至于通州仓具体亏空多少,只能派人前去核查,太子殿下…这里有一份誊下来的关白本,请您阅览。”
说着,万安贴心地让人将一份誊录的案情细节呈递到了朱祐樘面前。
朱祐樘到底是个认真负责之人,接过来仔细看过,却发现自己压根儿就看不懂。
因为就没人打算让他能看懂。
万安说这是初查的结果,但其实就是一份啥都不是的钱粮进出汇总,牵扯到的名目太多太杂,绝不是三两人旦夕间可以参破。拿这东西到三法司,三法司都不会查出任何有用的东西来。
万安躬身道:“臣请太子殿下严查此案。”
朱祐樘听到这儿,似乎有点儿明白了,立即将关白本合上,问道:“万阁老,这种事不该请示父皇吗
陈贵谨慎地回道:“说是在宫外道观修道,为的是参悟透道法,以此来治病,或许能得道成仙。”
周太后骂道:“谁他娘的在我皇儿面前进谗言呢?李孜省吗?这种鬼话也能信?”
“这事,跟李仙师还真没什么关系。”
陈贵解释道,“听说是邓仙师,他进了灵丹妙药,陛下服用过后觉得病情有所好转,随后邓仙师就撺掇陛下前去出云观修道,陛下应允了,这一去就是半个月。”
周太后黑着脸道:“走之前也不跟哀家说一声,莫非是早知道哀家一定不让他去,是吧?”
陈贵问道:“难道这就是太子妃前来送礼的目的?”
“陈贵啊,我还以为,你跟李孜省、张峦等人是一伙的,看来你动机也不纯啊。”
周太后揶揄道,“皇帝去出云观修道,这事哀家还用得着从太子妃口中得悉?哀家是那种闭目塞听之人?”
陈贵赶紧道歉:“奴婢并无诽谤太子妃之意。”
周太后道:“再说了,她身份再尊贵,也只是太子妃,小丫头片子而已。我这老狐狸都没看出她有什么不良动机,你还在这里替哀家分析起来了?
“哀家就是觉得,论尽孝之心,这丫头比之太子也不遑多让。嘿,说起来哀家都想再见见我那大侄子了,向他请教一下,怎样才培养出这么好的女儿。”
大侄子!?
陈贵突然想起周太后让张峦叫她大姑的事。
突然一阵汗颜。
“比之那些无事不登门的家伙,太子小两口好多了。”周太后感慨道,“同为兄弟,这孝心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也可能是因为有个不好的娘亲,没把孩子教育好。这太子平时没娘,就把哀家当成他的至亲之人。”
陈贵心说,您看,这不人家太子妃的目的就达到了?
人与人之间,最怕的就是做对比。
或许太子妃就是想把邵妃母子比下去,才故意来献佛经呢?
到了中午,朱祐樘回到端敬殿。
下午他要去文华殿视事,中午回来先做一番准备。
顺带他跟张玗问了一下上午去周太后那儿送佛经的情况。
“玗儿,真是辛苦你了。”
朱祐樘担心地问道,“我本应与你一起去的,皇祖母没为难你吧?”
张玗笑道:“以前你不是对皇祖母最孝顺的吗?怎么,你最孝敬的人,还怕她为难你妻子啊?”
朱祐樘郑重地点了点头,道:“皇祖母脾气不小,有时候还是会故意给人难堪的…以前我去,要是惹她老人家不高兴,她也会长时间不理我,有一次,我还跪了很久,央求她老人家原谅。”
张玗听到这里,不由收起笑容。
从丈夫的讲述中,她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的太子有多无助。
一个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的小孩,去给自家祖母请安,却被自家祖母摆脸色,最后只能跪在那儿祈求老人家原谅…真就是没娘的孩子,没人疼没人怜,更加缺乏关爱。
“皇祖母没为难我,还夸赞我和你有孝心呢。”张玗道。
“真好。”
朱祐樘拍了拍手掌,随即疑惑地问道,“不知岳父从哪儿弄来的佛经?”
“管他呢,他肯送进宫里,说明其中必有深意。其实我家里,我爹也很宠我娘的,我娘平日就喜欢看佛经。”
张玗笑着说道。
朱祐樘就好像个安静的聆听者一样,听妻子讲述张家之事,脸上满是向往的笑容。
下午。
文华殿内。
当天两班讲官之首的刘健和谢迁,均得到万安授意,让他们二人一起到文华殿陪同太子听事。
至于缘由,万安没跟刘健和谢迁说明,但二人还是硬着头皮列席了。
当天万安和刘吉两个阁老,以及韦泰这个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都到了文华殿内,一起来的还有礼部右侍郎兼东宫讲官倪岳。
朱祐樘骤然见到这么多人,也觉得颇为意外。
前几次都没人把文华殿听朝当回事了,现在老父亲去出云观修道,并不在宫中,却怎么又突然对他重视起来了?
“太子殿下,朝中近日有大事发生。”
万安一上来就给太子上眼药,“以臣所查,通州粮仓出现巨大的亏空,户部现任尚书李敏以及左侍郎孙仁,二人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朱祐樘一听,心说,这岂不是印证了我从岳父那儿得到的消息?
可我啥也不懂,跟我说有什么用啊?
万安继续挖坑。
他道:“初步核查的结果,已由户科呈交,上面列有详细的数字。至于通州仓具体亏空多少,只能派人前去核查,太子殿下…这里有一份誊下来的关白本,请您阅览。”
说着,万安贴心地让人将一份誊录的案情细节呈递到了朱祐樘面前。
朱祐樘到底是个认真负责之人,接过来仔细看过,却发现自己压根儿就看不懂。
因为就没人打算让他能看懂。
万安说这是初查的结果,但其实就是一份啥都不是的钱粮进出汇总,牵扯到的名目太多太杂,绝不是三两人旦夕间可以参破。拿这东西到三法司,三法司都不会查出任何有用的东西来。
万安躬身道:“臣请太子殿下严查此案。”
朱祐樘听到这儿,似乎有点儿明白了,立即将关白本合上,问道:“万阁老,这种事不该请示父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