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办事的和背黑锅的(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路向南,好似踏春一般,慢慢悠悠,好不自在。
张家这个由四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最后在一处山脚下停靠,父子三人下车后,在仆从的簇拥下往前边山腰处正在修建的佛寺走去。
张鹤龄早就被山上的热闹所吸引,带着常顺和两个家仆就往万和寺后面烧香祈福的人群跑去。
“年岁不大,别到处乱跑。要是被人当成市井泼皮,专门跑到山上来看大姑娘小媳妇就不好了。”
张峦提醒大儿子。
当天已是三月底,距离四月初八浴佛节已为期不远。
到佛寺烧香,到明朝中叶已是京师升斗小民必做的课目,哪怕很多人不信佛,在这一天都会搞一些跟佛家有关的祭拜活动。
张峦指着山上乌央乌央的人群,不屑一顾:“瞧瞧,这些都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看看为父,为人虔诚,从来不做那不敬鬼神之事,所以才会这般泰然自若,不紧不慢。”
张延龄笑道:“爹,不是因为娘信佛您才跟着信的吗?您还总在娘面前说什么信佛不好,跟我和大哥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今天在佛前还撒起谎来了?”
“你小子…除了拆台还会干嘛?”
张峦白了小儿子一眼,不再与之争论,避免白白受气。
随后张峦看了看四周环境,叹道:“这京城之地,就跟别处不一样,随便一个佛寺香火就这么旺盛。啧啧,看看人家这香火…一年进项不少啊,佛寺都这么大了还在修,要我是这寺庙的住持,肯定每年都给佛爷换金身。”
张延龄神神秘秘地问道:“爹,您知道这寺庙为什么香火这么旺盛吗?”
“为啥?”
张峦好奇地打量儿子。
张延龄笑道:“因为过去几年,太后曾几次来万和寺上香,而今年太后要上徽号,很可能浴佛节当天也会亲临此地,而普通百姓当天是没资格来烧香的,都想赶在前面沾沾贵气。”
张峦诧异地道:“你小子,知道的还不少啊。”
张延龄指了指正在修造的佛寺,道:“那边的建筑就是内府拨银子修的,内官监的人负责监工,工部也不时会派人来核查。光是给这么座寺庙稍微修缮一下,就花费两万两银子上下,可不便宜呢。”
“是吗?”
张峦皱眉不已,问道,“听说城里修个大宅,一千两以内就能搞定,修个佛寺,还只是几栋附属建筑,也没见多气派,就要两万两银子?要么怎么说还是皇帝有钱呢…”
张延龄笑道:“爹,其中门道您根本就不懂,这朝廷拨了两万两银子,负责修佛寺的人还从民间募集银子,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听说响应的人可不在少数,而且上了一定数额后还可以被写在佛牒上,挂在万和寺后堂金身旁。”
“竟有这种好事?捐多少银子能挂名?”
张峦一听,这他娘的真是花小钱办大事,尤其张家也信佛,本来最近他跟妻子关系就不太融洽,这要是捐点儿银子,就能把一家人的名字写上去,回去跟妻子一说,那金氏还不得乐疯了?
张延龄道:“爹,您先别着急,这银子捐上去,大概率也被人中饱私囊,根本就不会用在修佛寺上…这么说吧,其实这佛寺修缮一下,四千两银子都用不了。”
“啥?”
张峦听到这儿,彻底迷茫了。
“爹,先不说别的,咱先进去看看,把烧香之事完成,回去后才好对娘有个交待。等回去后,我再跟您详细说明情况。”
张延龄好似故意卖关子,拉着老父亲进万和寺实地考察。
张家这个由四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最后在一处山脚下停靠,父子三人下车后,在仆从的簇拥下往前边山腰处正在修建的佛寺走去。
张鹤龄早就被山上的热闹所吸引,带着常顺和两个家仆就往万和寺后面烧香祈福的人群跑去。
“年岁不大,别到处乱跑。要是被人当成市井泼皮,专门跑到山上来看大姑娘小媳妇就不好了。”
张峦提醒大儿子。
当天已是三月底,距离四月初八浴佛节已为期不远。
到佛寺烧香,到明朝中叶已是京师升斗小民必做的课目,哪怕很多人不信佛,在这一天都会搞一些跟佛家有关的祭拜活动。
张峦指着山上乌央乌央的人群,不屑一顾:“瞧瞧,这些都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看看为父,为人虔诚,从来不做那不敬鬼神之事,所以才会这般泰然自若,不紧不慢。”
张延龄笑道:“爹,不是因为娘信佛您才跟着信的吗?您还总在娘面前说什么信佛不好,跟我和大哥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今天在佛前还撒起谎来了?”
“你小子…除了拆台还会干嘛?”
张峦白了小儿子一眼,不再与之争论,避免白白受气。
随后张峦看了看四周环境,叹道:“这京城之地,就跟别处不一样,随便一个佛寺香火就这么旺盛。啧啧,看看人家这香火…一年进项不少啊,佛寺都这么大了还在修,要我是这寺庙的住持,肯定每年都给佛爷换金身。”
张延龄神神秘秘地问道:“爹,您知道这寺庙为什么香火这么旺盛吗?”
“为啥?”
张峦好奇地打量儿子。
张延龄笑道:“因为过去几年,太后曾几次来万和寺上香,而今年太后要上徽号,很可能浴佛节当天也会亲临此地,而普通百姓当天是没资格来烧香的,都想赶在前面沾沾贵气。”
张峦诧异地道:“你小子,知道的还不少啊。”
张延龄指了指正在修造的佛寺,道:“那边的建筑就是内府拨银子修的,内官监的人负责监工,工部也不时会派人来核查。光是给这么座寺庙稍微修缮一下,就花费两万两银子上下,可不便宜呢。”
“是吗?”
张峦皱眉不已,问道,“听说城里修个大宅,一千两以内就能搞定,修个佛寺,还只是几栋附属建筑,也没见多气派,就要两万两银子?要么怎么说还是皇帝有钱呢…”
张延龄笑道:“爹,其中门道您根本就不懂,这朝廷拨了两万两银子,负责修佛寺的人还从民间募集银子,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听说响应的人可不在少数,而且上了一定数额后还可以被写在佛牒上,挂在万和寺后堂金身旁。”
“竟有这种好事?捐多少银子能挂名?”
张峦一听,这他娘的真是花小钱办大事,尤其张家也信佛,本来最近他跟妻子关系就不太融洽,这要是捐点儿银子,就能把一家人的名字写上去,回去跟妻子一说,那金氏还不得乐疯了?
张延龄道:“爹,您先别着急,这银子捐上去,大概率也被人中饱私囊,根本就不会用在修佛寺上…这么说吧,其实这佛寺修缮一下,四千两银子都用不了。”
“啥?”
张峦听到这儿,彻底迷茫了。
“爹,先不说别的,咱先进去看看,把烧香之事完成,回去后才好对娘有个交待。等回去后,我再跟您详细说明情况。”
张延龄好似故意卖关子,拉着老父亲进万和寺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