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进翰林院的门路(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感觉到我跟他之间大不一样。其实你还落了一点,张来瞻乃清流文人出身,而我却是个方士。让他以太常寺少卿、监生的身份,做翰林编修,真的有那么难?未必吧!”
徐琼府宅。
这边获悉张峦被迁了太常寺少卿后,徐琼瞬间心里平衡了许多,毕竟张峦才刚入朝,连个进士都没考上,更别说像他这样鼎甲出身的存在。朝廷直接就给授了个鸿胪寺卿的实缺,实在让人心有不忿。
这天鸿胪寺少卿齐章登门拜访。
“徐侍郎,您应该已知晓张鸿胪外迁之事了吧?”齐章问道。
“嗯。”
徐琼点头,“来瞻他初入官场,难在鸿胪寺卿的位子上施展才能,陛下调他去太常寺,想来也是希望他多接受历练。”
齐章好奇地问道:“可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啊?”
徐琼不答反问:“莫非你对此安排有疑虑?”
“我是说…您想啊,当日李侍郎宴请张鸿胪,礼遇有加,还特意请来礼部倪侍郎作陪…李侍郎对张鸿胪何等器重?
“这才没过几天,张鸿胪就上疏参劾李侍郎,甚至将李侍郎的…左侍郎之位都给弄没了。随后张鸿胪就被外迁太常寺少卿,这简直是…”
齐章显然想不明白背后的诀窍。
前几天还是称兄道弟的好哥们儿,在朝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说是同党都毫不为过,结果一扭头就闹掰了?
以李孜省的权势,张峦真敢这么干,今后还不得倒大霉?
就算不宰了张峦,至少也让他以后在朝中混不下去。
徐琼显然没齐章那么多心思,微笑以对:“来瞻参劾李银台,回头自己也丢了官,这不很正常吗?”
“所以说…”
齐章问道,“张鸿胪正是因为参劾了李侍郎,遭到报复,才外迁太常寺?”
“可能吧。”
徐琼耸耸肩道。
齐章叹息一声:“那就如外间所言,张鸿胪还真是敢作敢为,实乃铁骨铮铮的谏臣…先前表面上投靠李侍郎,假意逢迎,却是在搜集李侍郎卖官鬻爵的罪证,拿到后就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危险上疏弹劾,以维护朝纲,此等气节可真少见。”
“你说什么?”
徐琼听到齐章对张峦如此评价,不由大跌眼镜。
心说一声好家伙。
张来瞻刚入朝,连本职工作还没做好呢,就换来了铮臣名声?
谁说李孜省是在卖官鬻爵的?
那你们会不会觉得,我这个通过李孜省提拔上来的吏部右侍郎,也是通过贿赂才得来的官位?
齐章道:“徐侍郎您或有不知,如今不但鸿胪寺内,就连六科中都有人议论此事,尤其是今天,很多人认为张鸿胪仗义执言,为朝廷维护纲纪法度,实为仁臣典范,都在替他叫屈。甚至有人打算联名上奏,为他打抱不平。”
徐琼皱眉,心想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别人不知道张来瞻,我作为他“妹夫”,岂能不知道他什么尿性?
就他?
还铮臣?
维护朝廷纲纪法度?
见鬼去吧!
“老爷,外面来客人了,似乎是李侍郎府上的人。”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下人的传报。
徐琼有些不耐烦:“哪个李侍郎?”
齐章赶紧起身:“莫…莫不是李…银台那边派人来?”
“嘶。”
徐琼猛吸了口凉气,口中抱怨,“不会是为来瞻的事而来吧?”
“谁知道呢?”
齐章笑着拱拱手,“在下就不多打扰了,告辞。要是有张鸿胪…应该称呼张太常的消息,希望您能派人知会一声,若有人联名上奏替他求情,我们鸿胪寺不能坐视不理。”
徐琼道:“你的意思是说,要是有人挑头,你们就打算…”
齐章赶紧申辩:“没有没有,单纯只是想为张鸿胪说说情,希望从轻发落。朝堂上没人敢与李侍郎为敌。事情…也解释不清。”
徐琼心说,没胆就没胆,说什么解释不清?
谁不知道李孜省是什么尿性?
现在你们真的敢帮张来瞻说话吗?
别闹了!
徐琼不知不觉间,对张峦多了几分敬佩,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却有那么点想法。
换作自己,他自问不能做到像张峦这般不顾后果。
可当他见到李孜省派来的代表,也就是李府大管家庞顷时,他的想法立即又有了变化。
“…徐大人,我家道爷吩咐,想帮张大人在翰林院谋个差事,级别不用太高,做个编修就行…这不是需要有翰林出身的朝官保举,将此事提出来么?而您现在有道爷撑腰,在吏部中已然是一言九鼎的存在,由您出面最合适。”
庞顷将他登门的目的和盘托出。
李孜省答应帮张峦谋个翰林院的官职,但也知晓这件事由他自己提出来不合适。
本来他跟张峦就在唱双簧,要是自己出面,那不全露馅儿了?
徐琼闻言皱眉不已:“李银台为何要帮来瞻这个忙?这可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帮忙…”
本来徐琼也以为张峦跟李孜省间彻底闹掰了,自己这头还不知如何在李孜省那儿立处呢,指不定回头一道调令过来,自己就去南京吏部当侍郎了,毕竟他也知道自己能进入中枢履职是靠了张峦跟李孜省的关系。
但现在…
庞顷笑道:“这不是嘛,张大人迁太常寺少卿事,并不在我家道爷的
徐琼府宅。
这边获悉张峦被迁了太常寺少卿后,徐琼瞬间心里平衡了许多,毕竟张峦才刚入朝,连个进士都没考上,更别说像他这样鼎甲出身的存在。朝廷直接就给授了个鸿胪寺卿的实缺,实在让人心有不忿。
这天鸿胪寺少卿齐章登门拜访。
“徐侍郎,您应该已知晓张鸿胪外迁之事了吧?”齐章问道。
“嗯。”
徐琼点头,“来瞻他初入官场,难在鸿胪寺卿的位子上施展才能,陛下调他去太常寺,想来也是希望他多接受历练。”
齐章好奇地问道:“可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啊?”
徐琼不答反问:“莫非你对此安排有疑虑?”
“我是说…您想啊,当日李侍郎宴请张鸿胪,礼遇有加,还特意请来礼部倪侍郎作陪…李侍郎对张鸿胪何等器重?
“这才没过几天,张鸿胪就上疏参劾李侍郎,甚至将李侍郎的…左侍郎之位都给弄没了。随后张鸿胪就被外迁太常寺少卿,这简直是…”
齐章显然想不明白背后的诀窍。
前几天还是称兄道弟的好哥们儿,在朝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说是同党都毫不为过,结果一扭头就闹掰了?
以李孜省的权势,张峦真敢这么干,今后还不得倒大霉?
就算不宰了张峦,至少也让他以后在朝中混不下去。
徐琼显然没齐章那么多心思,微笑以对:“来瞻参劾李银台,回头自己也丢了官,这不很正常吗?”
“所以说…”
齐章问道,“张鸿胪正是因为参劾了李侍郎,遭到报复,才外迁太常寺?”
“可能吧。”
徐琼耸耸肩道。
齐章叹息一声:“那就如外间所言,张鸿胪还真是敢作敢为,实乃铁骨铮铮的谏臣…先前表面上投靠李侍郎,假意逢迎,却是在搜集李侍郎卖官鬻爵的罪证,拿到后就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危险上疏弹劾,以维护朝纲,此等气节可真少见。”
“你说什么?”
徐琼听到齐章对张峦如此评价,不由大跌眼镜。
心说一声好家伙。
张来瞻刚入朝,连本职工作还没做好呢,就换来了铮臣名声?
谁说李孜省是在卖官鬻爵的?
那你们会不会觉得,我这个通过李孜省提拔上来的吏部右侍郎,也是通过贿赂才得来的官位?
齐章道:“徐侍郎您或有不知,如今不但鸿胪寺内,就连六科中都有人议论此事,尤其是今天,很多人认为张鸿胪仗义执言,为朝廷维护纲纪法度,实为仁臣典范,都在替他叫屈。甚至有人打算联名上奏,为他打抱不平。”
徐琼皱眉,心想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别人不知道张来瞻,我作为他“妹夫”,岂能不知道他什么尿性?
就他?
还铮臣?
维护朝廷纲纪法度?
见鬼去吧!
“老爷,外面来客人了,似乎是李侍郎府上的人。”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下人的传报。
徐琼有些不耐烦:“哪个李侍郎?”
齐章赶紧起身:“莫…莫不是李…银台那边派人来?”
“嘶。”
徐琼猛吸了口凉气,口中抱怨,“不会是为来瞻的事而来吧?”
“谁知道呢?”
齐章笑着拱拱手,“在下就不多打扰了,告辞。要是有张鸿胪…应该称呼张太常的消息,希望您能派人知会一声,若有人联名上奏替他求情,我们鸿胪寺不能坐视不理。”
徐琼道:“你的意思是说,要是有人挑头,你们就打算…”
齐章赶紧申辩:“没有没有,单纯只是想为张鸿胪说说情,希望从轻发落。朝堂上没人敢与李侍郎为敌。事情…也解释不清。”
徐琼心说,没胆就没胆,说什么解释不清?
谁不知道李孜省是什么尿性?
现在你们真的敢帮张来瞻说话吗?
别闹了!
徐琼不知不觉间,对张峦多了几分敬佩,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却有那么点想法。
换作自己,他自问不能做到像张峦这般不顾后果。
可当他见到李孜省派来的代表,也就是李府大管家庞顷时,他的想法立即又有了变化。
“…徐大人,我家道爷吩咐,想帮张大人在翰林院谋个差事,级别不用太高,做个编修就行…这不是需要有翰林出身的朝官保举,将此事提出来么?而您现在有道爷撑腰,在吏部中已然是一言九鼎的存在,由您出面最合适。”
庞顷将他登门的目的和盘托出。
李孜省答应帮张峦谋个翰林院的官职,但也知晓这件事由他自己提出来不合适。
本来他跟张峦就在唱双簧,要是自己出面,那不全露馅儿了?
徐琼闻言皱眉不已:“李银台为何要帮来瞻这个忙?这可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帮忙…”
本来徐琼也以为张峦跟李孜省间彻底闹掰了,自己这头还不知如何在李孜省那儿立处呢,指不定回头一道调令过来,自己就去南京吏部当侍郎了,毕竟他也知道自己能进入中枢履职是靠了张峦跟李孜省的关系。
但现在…
庞顷笑道:“这不是嘛,张大人迁太常寺少卿事,并不在我家道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