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进翰林院的门路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进翰林院的门路(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感觉到我跟他之间大不一样。其实你还落了一点,张来瞻乃清流文人出身,而我却是个方士。让他以太常寺少卿、监生的身份,做翰林编修,真的有那么难?未必吧!”  

徐琼府宅。  

这边获悉张峦被迁了太常寺少卿后,徐琼瞬间心里平衡了许多,毕竟张峦才刚入朝,连个进士都没考上,更别说像他这样鼎甲出身的存在。朝廷直接就给授了个鸿胪寺卿的实缺,实在让人心有不忿。  

这天鸿胪寺少卿齐章登门拜访。  

“徐侍郎,您应该已知晓张鸿胪外迁之事了吧?”齐章问道。  

“嗯。”  

徐琼点头,“来瞻他初入官场,难在鸿胪寺卿的位子上施展才能,陛下调他去太常寺,想来也是希望他多接受历练。”  

齐章好奇地问道:“可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啊?”  

徐琼不答反问:“莫非你对此安排有疑虑?”  

“我是说…您想啊,当日李侍郎宴请张鸿胪,礼遇有加,还特意请来礼部倪侍郎作陪…李侍郎对张鸿胪何等器重?  

“这才没过几天,张鸿胪就上疏参劾李侍郎,甚至将李侍郎的…左侍郎之位都给弄没了。随后张鸿胪就被外迁太常寺少卿,这简直是…”  

齐章显然想不明白背后的诀窍。  

前几天还是称兄道弟的好哥们儿,在朝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说是同党都毫不为过,结果一扭头就闹掰了?  

以李孜省的权势,张峦真敢这么干,今后还不得倒大霉?  

就算不宰了张峦,至少也让他以后在朝中混不下去。  

徐琼显然没齐章那么多心思,微笑以对:“来瞻参劾李银台,回头自己也丢了官,这不很正常吗?”  

“所以说…”  

齐章问道,“张鸿胪正是因为参劾了李侍郎,遭到报复,才外迁太常寺?”  

“可能吧。”  

徐琼耸耸肩道。  

齐章叹息一声:“那就如外间所言,张鸿胪还真是敢作敢为,实乃铁骨铮铮的谏臣…先前表面上投靠李侍郎,假意逢迎,却是在搜集李侍郎卖官鬻爵的罪证,拿到后就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危险上疏弹劾,以维护朝纲,此等气节可真少见。”  

“你说什么?”  

徐琼听到齐章对张峦如此评价,不由大跌眼镜。  

心说一声好家伙。  

张来瞻刚入朝,连本职工作还没做好呢,就换来了铮臣名声?  

谁说李孜省是在卖官鬻爵的?  

那你们会不会觉得,我这个通过李孜省提拔上来的吏部右侍郎,也是通过贿赂才得来的官位?  

齐章道:“徐侍郎您或有不知,如今不但鸿胪寺内,就连六科中都有人议论此事,尤其是今天,很多人认为张鸿胪仗义执言,为朝廷维护纲纪法度,实为仁臣典范,都在替他叫屈。甚至有人打算联名上奏,为他打抱不平。”  

徐琼皱眉,心想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别人不知道张来瞻,我作为他“妹夫”,岂能不知道他什么尿性?  

就他?  

还铮臣?  

维护朝廷纲纪法度?  

见鬼去吧!  

“老爷,外面来客人了,似乎是李侍郎府上的人。”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下人的传报。  

徐琼有些不耐烦:“哪个李侍郎?”  

齐章赶紧起身:“莫…莫不是李…银台那边派人来?”  

“嘶。”  

徐琼猛吸了口凉气,口中抱怨,“不会是为来瞻的事而来吧?”  

“谁知道呢?”  

齐章笑着拱拱手,“在下就不多打扰了,告辞。要是有张鸿胪…应该称呼张太常的消息,希望您能派人知会一声,若有人联名上奏替他求情,我们鸿胪寺不能坐视不理。”  

徐琼道:“你的意思是说,要是有人挑头,你们就打算…”  

齐章赶紧申辩:“没有没有,单纯只是想为张鸿胪说说情,希望从轻发落。朝堂上没人敢与李侍郎为敌。事情…也解释不清。”  

徐琼心说,没胆就没胆,说什么解释不清?  

谁不知道李孜省是什么尿性?  

现在你们真的敢帮张来瞻说话吗?  

别闹了!  

徐琼不知不觉间,对张峦多了几分敬佩,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却有那么点想法。  

换作自己,他自问不能做到像张峦这般不顾后果。  

可当他见到李孜省派来的代表,也就是李府大管家庞顷时,他的想法立即又有了变化。  

“…徐大人,我家道爷吩咐,想帮张大人在翰林院谋个差事,级别不用太高,做个编修就行…这不是需要有翰林出身的朝官保举,将此事提出来么?而您现在有道爷撑腰,在吏部中已然是一言九鼎的存在,由您出面最合适。”  

庞顷将他登门的目的和盘托出。  

李孜省答应帮张峦谋个翰林院的官职,但也知晓这件事由他自己提出来不合适。  

本来他跟张峦就在唱双簧,要是自己出面,那不全露馅儿了?  

徐琼闻言皱眉不已:“李银台为何要帮来瞻这个忙?这可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帮忙…”  

本来徐琼也以为张峦跟李孜省间彻底闹掰了,自己这头还不知如何在李孜省那儿立处呢,指不定回头一道调令过来,自己就去南京吏部当侍郎了,毕竟他也知道自己能进入中枢履职是靠了张峦跟李孜省的关系。  

但现在…  

庞顷笑道:“这不是嘛,张大人迁太常寺少卿事,并不在我家道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