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师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朱标之死,关中风水不好?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朱标之死,关中风水不好?(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丨江南云南丨广西丨广东丨福建看着地图。  

姜星火缓缓说道:“如图所示,这条线便是季风分界线,也就是华夏大地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昆仑山,大体上便是这条界限所途径的山脉。”  

“这条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两人了然地点了点头,那这么看来,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华夏大地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适合农耕地区,还是都处于季风区内的。  

“都是些沙漠戈壁,倒也无关紧要。”  

姜星火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又点点头,只认同了一小部分。  

“若是只论农耕,这些地方的粮食产出和供养人口的能力,确实意义不大。”  

“但这些地方,存在的本身就是意义!”  

“华夏虽大,绝无半寸无用之土!”  

听了这句话,朱高煦连忙改口:“俺想说的便是姜先生的意思,只是农耕的意义不大,但凡日月所照,皆为我大明疆土,这些土地,是半寸都不能丢的!”  

姜星火这次重重地点了头,随后继续说道。  

“我们接着说降水。”  

“刚才我们提到过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农耕的最低限度。”姜星火顿了顿复又说道:“之所以游牧民族绝大多数都在华夏的北方存在、成长、壮大,便是因为过了长城这条线,就没法农耕了。当然,游牧对于降雨量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三百毫米,嗯.一尺少一点点的样子,如果少于这个降雨量,就被称之为极端干旱,牧草一旦被啃食就很难恢复,所以这样的地方一般被称之为荒漠或者沙漠。”  

“降雨其实非常神奇,很多现在的沙漠,如果降水线回归,只需要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奇迹一般地从荒无人烟之地,变成绿意茵茵的草原。”  

“同样的道理,曾经作为秦汉、隋唐基业的关陇地区,现在之所以变得不如从前,便是因为农耕最佳降水线又一次向南移动到了淮河一线,加之关中的水土流失,农业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变大不如前了。”  

隔壁密室。  

朱高炽不自觉地陷入了沉思。  

他的大伯,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便曾经为了迁都的事情,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受命巡视关中,去关中考察,也正是巡视关中回来后,因风寒病逝。  

那时候,有人说是因为关中的龙脉动了,风水不好。  

他的皇爷爷朱元璋,甚至为此派遣了不少风水术士前往勘察。  

如今想来,曾经在唐朝时八九月都热的必须要躲进终南山避暑的关中,怎么如今让人能在同样的季节,染上风寒呢?  

这虽然只是一件个例,但以管窥豹,也能反映出关中所面临的问题。  

说白了,便是姜星火说的道理,关中本身就处于季风区的边缘,一部分还处于非季风区,而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此一来,一场秋雨一场寒风,要了大明帝国继承人的性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若非如此,朱标还在世的话,以朱标的威望和能力,哪还有什么靖难之役?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朱高炽,更是不可能坐在现在这个位置听姜星火讲课。  

便是非要设想,他爹朱棣造反了,那既然是朱标继位,朱元璋也不可能清洗那些洪武朝的名将啊,说白了不就是朱允炆资历浅年纪轻,怕他镇不住场子吗?  

如果是洪武朝的那批名将来,而不是实战经验不行的李景隆、进攻能力不足的耿秉文,朱棣就算造反,又怎么可能赢呢?  

真要是这么假设下去,他朱高炽倒是有可能出现在这里,只不过是以犯人的身份罢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小冰河期?  

季风和降水,从真正的“风水”意义上,成了朱标的直接死因。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真是老天爷开的玩笑呢。  

还有一章2000字,稍后码出来就发,下个月发誓重新做人,天天爆更2万字,绝不拖延(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