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1077【忠不可言赵先生】

1077【忠不可言赵先生】(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人家。  

还追求进步干什么?  

直接退下来安享晚年吧,他已经有了四个孙辈,含饴弄孙多么自在惬意。  

杨志嘀咕道:“我再干两年也退,就是不晓得退休回家能做什么。”  

石元公笑道:“能做的事情多了。你我都有一些积蓄,退休时还能获得赏赐,退休之后也能领半俸和全禄。到时候先修缮祖宅和祖坟,置办一些店铺和田产,再资助乡邻的好孩子读书。”  

杨志撇撇嘴:“我是开封城里苦出身,哪有什么祖宅祖坟?”  

“那你就自己开枝散叶,置办家产做开封杨氏始祖,”石元公说道,“几百年后,说不定能有上千个后代给你祭祀。族谱上写,杨氏始祖讳志公怎样怎样。”  

杨志听得心头欢喜:“这个要得,这个要得,俺死了也能受香火吃冷猪肉!”  

镇远县。  

这里是前宋的安夷县,一听这名字就蛮夷很多,大明开国时已荒废为寨子。  

随着不断流放犯人过来,又吸纳那些半汉化的蛮夷,如今总算是有点县城的样子。  

可惜,依旧没有像样的城墙。  

只有依山傍水的一处石头城堡,城堡外面则是县城的街道,颇有点日本城下町的味道。  

赵佶终究没能立功复官,但也不再是戴罪之身,已然做了安夷县的首席文吏。  

这货自从逃亡再婚,陆续生了四个儿女。  

现在肯定生不动了,他已经活了六十多岁。  

一艘快船驶来,信使直奔县衙,拿出公文对县令说:“尽快腾出郊外空地,先锋大军半月可至,要在那里建军营和粮站!”  

任务落到赵佶头上。  

他虽然可以安排皂吏去办,但军国大事害怕出纰漏,于是亲自带人前往郊外。  

地皮早就选好了,甚至还修了一些粮仓。  

但附近尚有村民,须得暂时搬走。  

赵佶在这里极有威望,亲自亮相打一声招呼,保甲长们就开始做准备。  

这里的村民,一大半是流犯及其亲属。  

最早的一批未婚流犯,在这里娶蛮夷女子为妻,儿女都快要成年了。  

他们虽然结为保甲,并且领了兵甲,但还真没怎么打仗。  

附近蛮夷早就是半汉化状态,在急于立功赎罪的犯官带领下,汉人和蛮夷齐心协力开荒垦殖。  

朝廷运来粮食、耕牛、农具和种子,愿意归化的蛮夷也有份。还有劝农官过来做指导,在玉米红薯丰收之后,大量蛮夷主动到官府登记落户。  

不到半月,先锋大军抵达镇远县。  

统兵将领叫叶铁,原为福建农民军领袖之一,造东南小朝廷的反投了大明。  

“着实不错,不但建好了粮仓,还把军营也修得似模似样。”叶铁巡视之后点头赞许。  

这种小县,只有县令,没有主簿和县丞。  

因此,赵佶虽然身为吏员,其实是镇远县的二把手。  

他这种正规吏员,是要在吏部登记的。  

赵佶跟在县令屁股后面,陪着叶铁到处走,不断回答具体问题,把叶铁听得连连点头。  

一个宋末皇帝,一个宋末反贼,交流得十分愉快。  

叶铁颇为惊讶:“老先生以前也当过兵?”  

赵佶回答说:“老朽以前是中原人士,前宋昏君无道,把中原搞得盗贼四起。老朽做官无门,家里又被盗贼洗劫,亲人全都失散了,只得跟着流民南下。”  

“前宋那昏君确实混账,老子就是被他逼反的!”叶铁惺惺相惜道。  

赵佶心里暗骂一句,面不改色继续说:“后来李郡王率兵攻略江南,老朽趁机说服一股山贼,举义攻克了一府之地,继而投效国朝做了大明官员。”  

叶铁愈发喜欢:“我也是造反投了当今朝廷!难怪你会修军营,原来是义军首领出身,怎就来镇远县做了老吏?”  

“唉!”  

赵佶叹息道:“带着民夫修军营,却是在朝廷征讨钟相时学的,当时我在东路军最前沿的县城做官。后来立功升迁,忍不住贪了点…贪得也不多,被流放到这里来了。”  

叶铁说道:“老先生的经历,比我还离奇许多。我休整两日就要开拔,后续源源不断有军粮运过来,需要劳烦老先生的地方还很多。”  

“都是忠君报国,不用说什么劳烦之语。”赵佶一副大忠臣模样。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