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都出不了东京内城,百姓皆嘲笑我为泥塑太宰!”  

李邦彦叹息:“你我虽得官家宠爱,可惜根基着实太浅,省部重臣多为蔡家门生故吏,这些人肯定更愿意投靠蔡攸。”  

“还不如把蔡京留下呢!”白时中气愤道。  

李邦彦心头愈发愤恨,脸上露出狰狞笑容。他一直都在两边下注,现在却更加倾向于朱铭。  

虽然李邦彦非常明白,朱铭夺取天下之后,自己不可能身居高位,但他这样做就是觉得解气。而且时局风雨飘摇,大宋这条破船迟早倾覆,是该认认真真选一条好船了。  

蔡攸在干嘛?  

在做正事!  

他现在掌控朝堂,第一件事,便是减免各州土贡,释放出实行仁政的意思。  

接着又任用贤才,以博取声望。  

比如有人举荐聂山,蔡攸也听说过此人贤明,立即从江西召回来亲自考察。  

蔡攸对此人非常满意,任命聂山为云中太守。因为金人一旦南下,必定会分兵走云中,聂山做事猛烈可堪重任。  

聂山十四岁中举,太学毕业获赐进士身份,做人做官都以刚猛著称。  

历史上,就是他派出杀手,弄死罢官归乡的王黼。靖康年间力主抗金,却被宋钦宗派去议和,跟金人接触不成,立即前往河北调动兵马勤王,被降州守将挖出双眼残忍杀死。  

在世人眼中,此时的聂山,便是造反前的朱铭,皆为正直不阿的刚猛官员。  

蔡攸重用聂山再加上推行“仁政”,立即赢得内外官员赞誉。似乎他只要今后改正,好好治理国家,以前干的混账事儿全都不存在了。  

可见如今的天下人,对执政者要求有多低,颇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味。  

燕京、云中、中山、河北…各地都做出相应布置,显然大宋朝廷是真的害怕了。他们绝非对金人南下一无所知,而是知道得比所有人都清楚,并且尽最大的可能做出防御策略。  

在这件事情上,挑不出童贯和蔡攸的毛病。  

只是他们万万想不到,金兵攻不下沿途城池,竟然绕城而走直奔东京,完全不怕粮道和归途被堵住。就跟二战时候的德军一样,东路金兵也是绕过坚城,闪电奔袭来到大宋的首都。  

蔡攸施“仁政”以博取名望,只能赢得天下官员一时好感。  

大家都在等待下文呢,然而蔡攸没有下文,很快就让官员和士子失望透顶。  

反而是金国那边,金国皇帝颁布诏书,严禁贵族和富户购买百姓做奴隶。强迫百姓为奴者,按购买价十五倍罚款;诱骗百姓为奴者,以购买价两倍罚款,并杖责一百。同时,再度调拨粮草,赈济辽东饥民。  

当然,这种诏书效果不大,也不是对百姓怜悯,纯粹是为了防止豪强兼并人口。  

而吃不起饭的百姓,其实愿意做奴隶,对金国皇帝的政策并不领情。  

今年垦荒的第二季豆子正在收割,朱铭带着百余亲卫骑马视察各地,同时也是去视察各部驻军。  

他先去一趟邓城,召见那里的魏氏家族。  

襄阳城周边并无农民垦荒,整体来看是一直在发展的。  

宋真宗时期,足足在襄阳屯田二十年,官府获得田赋三十万石。然后屯田就玩崩了,因为贪污太严重,只得放弃屯田让百姓自由开垦,如今的发展跟汉中府城周边差不多。  

相比起唐朝,北宋襄州的人口,已经增涨了六分之一。  

“见过大元帅!”魏泰拱手作揖。  

朱铭亲自搀扶:“老先生有大功,不必如此拘礼。”  

邓城士绅见状,都羡慕不已,这招人烦的老头儿,居然被大元帅如此厚爱。  

他们还不知道,魏家曾经是朱铭的间谍站。  

由张锦屏做媒,魏家的孙女,如今已嫁给陈子翼,跟大元帅府绑定得更加紧密。  

魏泰微笑道:“大元帅请。”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