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一九六章 超职业的感觉

第一九六章 超职业的感觉(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一边在棋盘上默默的帮李小强想办法,就是没有人开口说话。

好在他们没有等多久,当后面一张棋盘传来的时候。大家看到了李小强的应对。聂旋风几乎是脱口而出:

“白棋这步好像是好棋!”

是的,他几乎是脱口而出!他根本就没有计算和分析后面的变化就脱口而出。

这不是他不负责任,更准确的描述,这是一种“职业棋手的感觉”。

李小强下了一步出乎意料的棋。一步显得有点“业余”的棋。一步被大家“职业感觉”早就排除了的棋。

可是当大家看到这步棋的时候。大家的“职业感觉”马上又认为这可能是一步好棋。这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应该说一点都不奇怪!在职业围棋界,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李小强的确是在这个角部行棋。只不过他的选点大家没有想到。他下了一步“碰”!

黑棋第1步是下在“超高目”的位置,白棋呢?这步棋下在“高目”的位置上。两颗棋子是紧挨着的。所以叫做“碰”!

在围棋的布局阶段,高手一般是不会紧挨着别人的棋子去下棋的。这是一种“职业感觉”。所以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步棋。几乎是在下意识里,这步棋就被排除了。可是当大家看到这步棋以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步好棋!

这步棋好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看看后面的进行吧。

棋局又进行了10多步棋,在这个角部的接触战已经告一段落。现在就连张志东都看得出来。白棋在这个局部大有收获。心情愉快的张志东甚至有心情开玩笑:

“哈龗哈哈,大家看看,在这个局部的形状。是不是和大雪崩定式的一个简明型很像?只不过,白棋好像肥了一圈……”

对目数非常敏感的俞彬马上帮李小强计算起在这个局部的收获:

“1,2,3,……和那个定式相比,白棋的空多了6目。而黑棋的外围厚薄几乎和那个定式一样。这样一增一减之下,白棋几乎便宜了6目。这这这,白棋真是赚大了……小强真是赚大发了!”

俞彬的这样分析对吗?如果单纯就局部而言,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他运用的分析方法,就是围棋中一个很常用的分析方法:

“手割!”

在围棋中,只要被认为是“定式”,就可以认为是“局部两分”。意思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谁也没有吃亏。比如张志东所说的那个“大雪崩定式简明型”,是一个典型的“势地对抗”定式。白棋获得实地,黑棋获得外势。实地是可以用“目数”来计算的。外势虽然没有办法用“目数”来计算。不过既然认为是“两分”,那么也可以把形成的外势“折算”成相同的目数。

现在李小强的白棋“肥了一圈”。意思就是本来围3路空的,现在围在4路。本来只有15目的确定实地,现在有了21目确定实地。

而黑棋目前的外势和那个定式一模一样。最多也就“相当于”15目实地。俞彬当然可以认为李小强“便宜了6目”!

一个局部下了,有一方就“便宜了6目”。这在职业比赛中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是黑棋下错了吗?

不。依田基纪没有下错!不仅没有下错,当李小强下出了那步“碰”之后。黑棋后面的下法几乎可以认为是“最佳应对”。

这个时候,“布局专家”聂旋风笑眯眯的开口:

“呵呵,没想到小强居然准备了这么一手。现在可以肯定,他早就想到了这么一手,不然他前面的下法就无法理解了……”

聂旋风是从全局来解读李小强这步“碰”的。

前面下了20多步棋,在全局也是“地势对抗”的局面。这步“碰”的好处就在于,它在局部纠缠住黑棋“超高目”那个子。让它更加无法转身。在那之前,由于黑棋对自己的外势已经“投资”了很多手棋。为了保证这些子的“子效”,已经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转身去取实地了。他只能继续去取外势。

由于有了这个顾忌,于是在这个局部,黑白双方都用貌似很“俗”的手法在这个地方“定型”。

黑棋为了“顾全大局”,继续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道外势。白棋呢?当然高高兴兴的在这个地方赚取了“6目便宜”。

棋局进行到40多手棋,虽然现在谈论胜负还早。不过毫无疑问!现在是白棋的形势稍好。白棋好龗的原因,当然是那步“碰”。在棋谱还没有继续传进研究室之前。大家七嘴八舌的对那步“碰”讨论开了。

“李小强是什么时候想到这步棋的呢?”

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坂田荣男先生喃喃自语:

“这步棋真是超职业的感觉。这次来中国,哪怕是仅仅只看到这一步棋,也算是不虚此行啊!哎……真没有想到。原来手割不仅可以用来判断形势。还可以用来寻找妙手的……”

在场的都是围棋行家,坂田先生的话大家都听懂了。没错,李小强下出的这步“碰”,其实就是运用了“手割”的原理。而“手割”。是日本近代围棋鼻祖道策发明的。“手割”这种方法,可以认为是日本流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不过“手割”也有其局限性,它一般在棋盘的边角运用的比较多。这是因为在棋盘的边角,常常出现相近或相似的棋型。只有出现这种棋型。“手割”才有用武之地。而在棋盘的中腹,正所谓“千古无同局”,几乎不可能出现相似的棋型。自然而然。“手割”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这也是“手割”为龗什么出现在日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