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人口暴增南望中原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人口暴增南望中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仈jiu,究其原因,在于每一天你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或许有人会觉得很不爽,或者抱怨命途多桀,从而怨天尤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世界上是倒过来的,每天顺心的事是十之仈jiu,估计你又会指天骂地的大喊着无聊了。  

这就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方志文的烦恼每天也不会少,最近则集中在人口暴增带来的压力上。  

幽州地广人稀,按说人口再多问题也不大,就算是农耕时代,以幽州如此广阔的土地,养活一两亿人应该也不是问题,更何况,这里是有游戏世界,资源能再生,土地能承载的人口应该会更多才是。  

但是,这也不是没有限制的,首先水源是个问题,或许一条小河能够养活一个三极镇,但是这个镇会被归类在水资源短缺的行列,如果这是个以采矿加工业为主的城池,那么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农牧为主的,那就有问题了。  

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后果是粮食产量低下,土地肥力消耗过快,轮耕周期延长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相当基本的吃饭问题。  

从整个大局来看,如果粮食调动方便,总体粮食产量平衡,这也没啥大问题,可以慢慢的开发这些城市,创造和发现新的经济支柱。可是,如果整体的粮食本来就紧缺呢?这种城市就不能建立了,于是,城市选址的范围就相对缩小了。  

当然,还有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缩小城市的规模,建立二级镇为主的城市群来缓解这种矛盾。可这种做法明显的与幽州的大城市、重节点的策略是违背的,这在周边环境还不是完全安宁的情况下,改变战略布局,那是风险非常大的事情。  

不过这个意见在幽州的高层也是有一定市场的,不少人认为幽州现在似危实安,周边并无能够直接威胁幽州的势力,因此,过于谨慎的维持旧有的战略布局是一种保守,不符合幽州与时俱进的政治主张。  

这种争论近来经常出现在政务会议上,两边的代表分别是荀彧和田畴,荀彧主张继续延续大城市战略,而田畴则主张在中心州郡率先打破大城市战略,利用大小城市结合来解决土地容纳的瓶颈问题。  

“诸位,文若刚才也说了,在玄菟、高丽、长白和乐浪,因为气候的问题,对水源丰水期的稳定xing要求更高,特别是长白和高丽、乐浪,山多地少,如今的大城市布局已经基本上饱和了。辽东和辽西、昌黎、右北平、渔阳、蓟县相对比较平坦,土地资源也多,但是这个地区发展的最早,城市布局也已经基本定型了,增量空间不大。至于雁北五郡,那里的水资源就更有限了,现在所有的城市几乎都是在黄河沿线,其他非农牧业城市总体数量已经接近危险线。总体来看,目前还有些空间的只剩下涿郡和上谷南部,如果这里也布局完成,我们只能被迫向不大合适的地方投入了,这样做不但投入大,风险也大,一旦粮食供应失衡,那就是塌天的大祸。”  

田畴在地图前面,指着一个个的圈圈点点说着,从地图上看,幽州的城市形成了三个城市圈,一个是围绕密云,在蓟县、渔阳、右北平和丰宁形成的一个巨大城市圈,这个圈子有二十多个大城市组成。  

另一个是在辽东、玄菟、高丽、乐浪形成的城市圈,这里也有二十多个的大城市,还有一个就是雁北城市圈,有二十多个大城市组成。  

这三个城市圈的人口占据了幽州总人口的七成,将近四千万人,平均城市人口高达六十万,这还不算异人的人口数,这个数据是相当吓人的,如果曹cāo看到这个数据,估计心气一定骤降。  

田畴的话不少人早就知道,也有人第一次这么全局xing的看到这个情况,想不到偌大的幽州,竟然也有土地不够用的时候。  

“各位,不是我们的土地不够用,这点不用担心,从这幅图上大家一眼就能看到,土地大部分都是闲置的,虽然养出了大量的野怪,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野怪产业链,但是这个效率明显的没有开发后的效率高。”  

“呵呵”  

“这是自然,野怪又不种田!”  

田畴也笑了笑,看了一眼明显在走神的主公,摇了摇头继续道:“但是,这些土地由于水资源缺乏,也没有太丰富的别的资源,因此很难支撑起超过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而且,我们还必须考虑随之而来的异人人口,一个规划为五十万的人口,应该按照百万的标准来衡量当地的资源水平。”  

众人都点头,荀彧也点头不语。  

“但是,这种符合我们要求的地方现在剩下不多了,勉勉强强的,还能有十个候选地方,若是再算上两个铁矿和木材产业区,一个渔业和养殖业选址,一个特殊资源选址,我们还有十四个候选城市,按照我们的人口增速,明年,我们将会面临无处建城的窘境!”  

这个话题不是第一次说了,大家都将目光转向了荀彧,等待着他的看法,因为他一直在坚持继续走这个大城市的道路。  

其实这点很有趣,大城市战略是方志文定下来的,可是现在想要改弦更张的却是最早跟着方志文,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心腹大将田畴,而后来半路加入的荀彧,却反而坚定不移的支持方志文的战略构思。  

荀彧见方志文和甄姜、李雪音都没有说话的意思,遂清了清嗓子道:“子泰还是认为应该在密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