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钱(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数,特别是徽州商人,几乎将杭州当作前往上海发展的第一个跳板。
因为发展的非常早,杭州接受外来文化的速度也仅次于上海。
从1890年开始,杭州就追随美国的新城市和美化城市运动,对城市进行新的规划和发展,在城市内部,所有的新建筑都需要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美学审核。
上海已经开始效仿纽约建立地下铁路体系,而杭州则在经办环城铁路公交和环城电车。
老城区的明清建筑和宋代建筑都在修缮,新城区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一种新古典风格,国家的气势越来越强大,这一时期,中国的很多新建筑,特别是私人园林、街道在整体风格上略偏向于汉唐时期,比较豪迈。
简单的说,所谓新古典风格就是汉唐的布局构架,明清的装饰细节,现代的建筑材料,建筑上讲究对称和白墙黑檐,整体布局上又追求宋明结构的不对称性,布局高低起伏,山高水低。
在实际的房间设置上,则更加现代化。
江南是孕育新古典风格的源头地,而杭州则是源头中的源头,在现在的杭州,新古典风格和外来的学院派风格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是到处都是。
杭州的园林面积也非常大,特别是在西湖周边区域,几乎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级城市公园,非常漂亮。
火车到站之后,胡楚元继续乘车穿过街道,看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变得这样漂亮,他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特别是在街道上行驶的过程中,一路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轿车、新式的马车,还有人力车、三轮车、卡车、货车,街道也非常的宽,铺着很漂亮的柏油石子路。
胡楚元心里特别有种感叹,杭州人有钱啊。
他一路看过去,至少遇到了一百多辆轿车,有国产的,也有洋牌子,江南牌、上海绅宝牌的轿车特别多。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能够在中国发现如此漂亮现代的一个城市,胡楚元相信,任何人都必须承认中国的强大和实力。
他的车慢慢驶入了胡家大院,机要秘书处和特勤局的人早就到了,整个大院里显得特别热闹,大家在这里不停的布置着。
有的时候,胡楚元也喜欢搞用人唯亲这一套,在陈三立离开机要秘书处出任上海市长后,胡楚元就将杭州人梁启超提为领班机要,总领秘书处诸项事宜。
梁启超有没有这个能力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一点…他对胡楚元是绝对忠诚的。
梁启超已经将能布置的都提前布置了,提前一个月就深入杭州乡镇搞调研的他,也准备了第一手的研究报告,只能胡楚元休息下来,他就将报告送了上来。
胡楚元草草的浏览一眼,没有细看,将梁启超这份关于浙江农业经济的调查报告放在一边,让梁启超先下去忙别的事。
等梁启超走了,他就默默着看着百狮楼二楼的这间大书房。
胡雪岩留给他的那张大书桌尘封未动的布置在原地,正对着窗户,推开门窗,胡家大院的风景更是一览无遗。
嘎吱。
门被人推开,潘丽美悄然走了进来。
胡楚元看了她一眼,问道:“淑珍呢?”
潘丽美含笑,道:“大姐在收拾卧室,她想住在红木厅,让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胡楚元点着头,道:“随便吧,反正是家里,住哪都一样。”
说着这番话,他心里却觉得这里已经失去了家的韵味。
他的家在资政园,在上海墉园。
那是他自己为家人建立的家宅,而这里是胡雪岩建立的家宅,凭借双手建立自己的家宅,为家人遮风挡雨,为孩子们提供生活起居的安全地区。
这就是家的意义,也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和价值。
可惜,孩子们陆续都有了自己的世界,胡维中已经提前完成了耶鲁大学的法学学位,刚去了北京,在机要秘书处给瞿鸿机做秘书官,胡维蕙在斯坦福大学,胡维妮即将嫁人,胡维娅和胡维赛也决定留在美国生活,胡维棠和胡维庭刚去德国,一个在柏林陆军学院,一个在波恩大学。
只有小儿子胡维新还在上海同济公学就读。
胡楚元心里想,当胡维新也离开了墉园,偌大的墉园是否就剩下他和妻子三人。
他的成就如此高,财产如此多,世界又那么的大,真正属于他的到底是什么?
看着父亲满怀希望的留给他,却被他放弃的家…胡家大院,胡楚元忽然间有种特别的顿悟——他想,他年轻时候疯狂追求的那些东西,或许并不重要。
财富、权利…。
也许并不是很重要。
似乎,没有什么能比内心的平静更重要。
问题是,他的内心能平静吗?
不做亏心事的人…内心才能平静吧,可是,可是…可是,我做了太多的亏心事呢!
胡楚元这么平淡的对着自己说着,感叹着,凝视着胡家大院里的风景,太久没有人住,虽然一直有人打扫和护理,这里终究还是缺乏了一种生气,没有往日和回忆中的那样奢华。
原来,没有了人的存在,奢华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他的眼睛里不断闪烁着迷一般的光华,潘丽美狡诘的笑着,像是也回忆起自己和他的青春岁月,在这个胡家大院里留下的点滴。
她幽幽的含着笑,平静的走到胡楚元的身边,也和他一起看
因为发展的非常早,杭州接受外来文化的速度也仅次于上海。
从1890年开始,杭州就追随美国的新城市和美化城市运动,对城市进行新的规划和发展,在城市内部,所有的新建筑都需要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美学审核。
上海已经开始效仿纽约建立地下铁路体系,而杭州则在经办环城铁路公交和环城电车。
老城区的明清建筑和宋代建筑都在修缮,新城区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一种新古典风格,国家的气势越来越强大,这一时期,中国的很多新建筑,特别是私人园林、街道在整体风格上略偏向于汉唐时期,比较豪迈。
简单的说,所谓新古典风格就是汉唐的布局构架,明清的装饰细节,现代的建筑材料,建筑上讲究对称和白墙黑檐,整体布局上又追求宋明结构的不对称性,布局高低起伏,山高水低。
在实际的房间设置上,则更加现代化。
江南是孕育新古典风格的源头地,而杭州则是源头中的源头,在现在的杭州,新古典风格和外来的学院派风格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是到处都是。
杭州的园林面积也非常大,特别是在西湖周边区域,几乎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级城市公园,非常漂亮。
火车到站之后,胡楚元继续乘车穿过街道,看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变得这样漂亮,他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特别是在街道上行驶的过程中,一路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轿车、新式的马车,还有人力车、三轮车、卡车、货车,街道也非常的宽,铺着很漂亮的柏油石子路。
胡楚元心里特别有种感叹,杭州人有钱啊。
他一路看过去,至少遇到了一百多辆轿车,有国产的,也有洋牌子,江南牌、上海绅宝牌的轿车特别多。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能够在中国发现如此漂亮现代的一个城市,胡楚元相信,任何人都必须承认中国的强大和实力。
他的车慢慢驶入了胡家大院,机要秘书处和特勤局的人早就到了,整个大院里显得特别热闹,大家在这里不停的布置着。
有的时候,胡楚元也喜欢搞用人唯亲这一套,在陈三立离开机要秘书处出任上海市长后,胡楚元就将杭州人梁启超提为领班机要,总领秘书处诸项事宜。
梁启超有没有这个能力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一点…他对胡楚元是绝对忠诚的。
梁启超已经将能布置的都提前布置了,提前一个月就深入杭州乡镇搞调研的他,也准备了第一手的研究报告,只能胡楚元休息下来,他就将报告送了上来。
胡楚元草草的浏览一眼,没有细看,将梁启超这份关于浙江农业经济的调查报告放在一边,让梁启超先下去忙别的事。
等梁启超走了,他就默默着看着百狮楼二楼的这间大书房。
胡雪岩留给他的那张大书桌尘封未动的布置在原地,正对着窗户,推开门窗,胡家大院的风景更是一览无遗。
嘎吱。
门被人推开,潘丽美悄然走了进来。
胡楚元看了她一眼,问道:“淑珍呢?”
潘丽美含笑,道:“大姐在收拾卧室,她想住在红木厅,让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胡楚元点着头,道:“随便吧,反正是家里,住哪都一样。”
说着这番话,他心里却觉得这里已经失去了家的韵味。
他的家在资政园,在上海墉园。
那是他自己为家人建立的家宅,而这里是胡雪岩建立的家宅,凭借双手建立自己的家宅,为家人遮风挡雨,为孩子们提供生活起居的安全地区。
这就是家的意义,也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和价值。
可惜,孩子们陆续都有了自己的世界,胡维中已经提前完成了耶鲁大学的法学学位,刚去了北京,在机要秘书处给瞿鸿机做秘书官,胡维蕙在斯坦福大学,胡维妮即将嫁人,胡维娅和胡维赛也决定留在美国生活,胡维棠和胡维庭刚去德国,一个在柏林陆军学院,一个在波恩大学。
只有小儿子胡维新还在上海同济公学就读。
胡楚元心里想,当胡维新也离开了墉园,偌大的墉园是否就剩下他和妻子三人。
他的成就如此高,财产如此多,世界又那么的大,真正属于他的到底是什么?
看着父亲满怀希望的留给他,却被他放弃的家…胡家大院,胡楚元忽然间有种特别的顿悟——他想,他年轻时候疯狂追求的那些东西,或许并不重要。
财富、权利…。
也许并不是很重要。
似乎,没有什么能比内心的平静更重要。
问题是,他的内心能平静吗?
不做亏心事的人…内心才能平静吧,可是,可是…可是,我做了太多的亏心事呢!
胡楚元这么平淡的对着自己说着,感叹着,凝视着胡家大院里的风景,太久没有人住,虽然一直有人打扫和护理,这里终究还是缺乏了一种生气,没有往日和回忆中的那样奢华。
原来,没有了人的存在,奢华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他的眼睛里不断闪烁着迷一般的光华,潘丽美狡诘的笑着,像是也回忆起自己和他的青春岁月,在这个胡家大院里留下的点滴。
她幽幽的含着笑,平静的走到胡楚元的身边,也和他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