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七百三十四)德国人眼中的双城子会战

(七百三十四)德国人眼中的双城子会战(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基’炮台也被攻占,到了9月17日,十座炮台当中的九座都在中队的猛烈炮击中陷落,在当天的晚些时候,戈尔巴托夫斯基将军的指挥部所在的‘叶卡捷琳娜’炮台被直接命中而遭到彻底摧毁,戈尔巴托夫斯基将军本人也被打昏,没有被炸死的俄国士兵也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同他们的将军一起被中队俘虏。9月20日,取得了完全胜利的中队开进了俄军的防线。”  

“在这场历时半个月的战斗中,俄队共有三万五千人被打死,一万人被俘(算上了俄国援军的伤亡数字),而中队也伤亡了差不多将近两万人,这场战役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光辉的胜利,而对俄国人来说,则是他们失败的开始。…如果说俄国人在奥洛维伊安纳亚战役的惨败还可以用其它战役的胜利来弥补的话,他们在尼克利斯克战役的失败则是无可挽回的,因为,通向俄国在远东最重要的要塞和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门户已经被打开,尼克利斯克的失陷意味着俄国走向失败的真正开始。”  

“这次战役对我们的军队的启发是巨大的,在战役刚刚开始的时候,防守的俄队给进攻中的中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中队的损失百分之八十都是在战争最初的日子里造成的,依靠速射炮和机枪以及坚固的防御工事,俄国人守住了他们的阵地,俄国人如果能够采取更积极的防御措施,完全可以大量的消耗敌人,并能做到长时间的将敌人牵制在外围,但是,俄国人的疏忽大意断送了他们本来可以取得的胜利,俄国人的炮台虽然坚固,但相互之间缺少联系,根本不能协同作战,各炮台之间的空隙没有进行有效防御和填补,以至于被中队突破,这些都说明,俄队的作战思想,还停留在1877年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战争水平上,尽管他们拥有坚固的工事和比较充足的武器,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挥它们的效能。而中队的战略战术水平都远在俄国人之上,中队的将领们学会了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作战计划,并且充分发挥他们手中的武器的威力,中队在最初的进攻受挫之后便及时的改变了战术,避免了更大规模的伤亡出现,使用巨大而笨重的巨型攻城炮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和很多时间,而中队只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些复杂而细密的工作,使这些火炮能够很快发挥作用,这从侧面证明了中队的组织结构远比俄军完善,中队的部队与指挥机关的联系紧密,不同的部队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得很好,这些都是中队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网游版史上第一混乱《帝王将相网游行书号1359664,喜欢轻松诙谐风格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已经三十多万字了,很有意思的说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