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五节 螳螂捕蝉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五节 螳螂捕蝉(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自然觉得井底之蛙的可笑。可是臣又在想。臣虽然跳出了这口井。可是还没有跳出这山,哪一天跳出了这山,那又是何等的景象?哪一天跳出了这天。又将如何?臣不敢想,一想就觉的这心里空落落的。”  

共尉怔怔的看着陈乐,暗自心惊,谁说古人笨?他们不要太聪明。举一反三,看来并不是虚言,从知识上,他们也许不如自己,但是智慧上他们何尝比自己差,甚至可以说,有很多人过自己。  

“逍遥你能这么想,将来的成就更不可限量。”共尉感慨的说道:“对未知的事物,有人好奇,更多的人恐惧心能够战胜了恐惧心,现了其他人明明能够现,却因为恐惧而没有现的真理。”  

陈乐沉思片玄,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很快,共尉从百忙之中抽出了一些时间。去看望孔的,在一些问题上又进行了一些交流。孔斩的思想有了松动,又有了面子,说话随和多了,他随即精神百倍的投入了包括筹建西楚太学、修改官制的诸项事宜之中。个把月的忙碌之后,金秋十月。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子进入咸阳城。西楚国的几件大事一齐提上了日程:大王即位,封拜将相,设立西楚太学。  

西楚国的官制综合了秦楚官制的特点,高层官制以楚制为主,中下层官制以秦制为主,基本没有变动。立三公白公为上柱国,总领西楚兵马,下领韩信、周叔、桓腑、吕释之四柱国,其下又有邸商、田锦江、灌婴、周贲、周勃等十将军,其下各有技尉、司马不等。十将军中,除田锦江领陷阵营、灌婴领虎豹骑驻咸阳外,其他各领大军,随四柱国镇守四边。  

令尹陆贾,左尹公子婴,领民事,协理万机。  

御史大夫邪食其,掌公卿奏事,举劾奏章。  

廷尉吕泽为九卿之,掌刑辟。  

郎中令虞子期,掌各宫殿禁卫。  

卫尉田壮,掌巡循京师。  

十月为新年之,择甲子吉日。共局在咸阳宫即位,改元为西楚元年。封三公、九卿,十将军,列侯三十八人,食邑万户至数百户大不等。在列侯的食邑上,共尉做出了与众不同的规定:列侯可以食邑,但不直接管理封邑,不得治民,而是由各郡县统一管理,届时将他们应该享受的租税再分别调拨到位。  

在咸阳宫举行完了仪式之后。西楚君臣移驾章台宫,举行西楚太学的揭牌仪式。因为妥善处理了与孔稣的分歧,共尉尊师重道的好名声在士子们之中传播开来。有孔销这个老资格儒生做榜样,持各种学说的读书人也能坐在一起评说各家所长。取长补短,各较高低了。共尉提倡的一些理念虽然不能立刻被他们所接受,但是总算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在激烈而又有序的争论下,百家争鸣初现苗头。西楚太学的开张仪式,早就成了咸阳士子们翘以盼的盛事,西楚太学还没有开张,影响已经过了当年的齐国稷下学宫。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西楚太学里居然还设立了商学院,这让接到少府宝珊的邀请前来观礼的各地富商们感到十分亲切。  

共尉亲自为太学揭牌,上柱国白公为兵家院揭牌,令尹陆贾为文学院揭牌,将作少府陈乐为工学院揭牌。治粟内史萧何为农学院揭牌,少府宝珊为商学院揭牌…  

西楚太学席祭酒孔销致词。  

仪式的最后一项,是君臣与批入学的三百多士子大宴,咸阳城大酶三日。  

简洁而热闹的仪式之后,各府开始履行各自的职能。白公召集四柱国商议四边的边防事宜,十将军列席,共尉参与了会议。关中四关。各由一柱国负责,韩信驻临晋。兼顾函谷关和蒲圾,周叔驻慨关,负责武关道,桓腑驻雍,密切注意陇西的章邯,吕释之驻云阳,兼顾翟王司马欣和北地郡。  

在会上,军谋院军谋祭酒李左车向柱国和将军们解释了当前的形势。山东形势紧张,项羽分封的各王正在和各自的故主交战,争夺封地。故齐相田荣因不满项羽的分封。引兵击杀田安、田都、田假三王。正中项羽下怀,项羽闻讯立即兵齐地,正在与田荣大战。这场大战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山东很快就会重燃战火。西楚国当前的任务是坐观其变,守住关中的门户,等待出手的最佳时机。而当其冲的是西线和北线,章邯蠢蠢欲动,正在陇西一带大肆扩充人马,北地郡则因兵力不足,匈奴人多次扰边。西柱国桓腑、北柱国吕释之到任后,要加紧战备。  

会议完成之后,四柱国带着大军离开咸阳,奔赴自己的防区。  

令尹府也进入了繁忙的事务之中。十月,各县道开始上计,关中虽然没有设郡,但是作为秦帝国的京畿。关中的人口足足有普通三个。郡多,今年又是西楚国第一年,令尹府的任务远不是平时那么简单。令尹陆贾、左尹公子婴、治粟内史萧何联席办公,忙得昏天暗地。  

冬季刑决,廷尉府也忙得不可开交,吕泽下令京畿各狱、诸县狱上报在狱人数,罪名,统计要处决或者释放的犯人。  

少府宝珊与赶来参加庆典的南阳孔氏、临邓卓氏、程氏等富商进行会谈,商议盐铁官办私营等相关问题。以丹穴致富,曾经被秦始皇尊崇的寡妇清也接到了宝珊的邀请。但是她年事以高,不宜远行,派来了代表向西楚国致意,并磋商相关事宜。  

共尉亏得有先见之明,他知道诸事草创,有很多事诸府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定会来向他请示。因此他特地把三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