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二百九十五章 经筵上的科普活动

第二百九十五章 经筵上的科普活动(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杨改革得意得很,道:“此物,名为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判断冷热具体数值的一件东西,有了它,就可以得到人体温度的具体数值,通过这些数值,判断人是不是生病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而已…”  

“好啊!”  

“好啊!”  

众臣不待皇帝说完,立刻一阵高呼,为皇帝较好。  

“…要说此物的原理和制作,其实也很简单,某些液体,比如烈酒,受热之后会急剧的膨胀,为此,发明这件东西的人,将这些东西封入玻璃管内,一旦受热,玻璃管内的液体,就会膨胀,所以,才有大家看到的不同的数值…,也才能用这个东西来测量不同的温度…”  

“嗯,好!”  

“嗯,好啊!”  

“原来如此啊!…”  

众臣又是一阵叫好,不住的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东西,曰后感觉身体不舒服了,自己量一量,也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犯病了,自己也可以当个大夫了,这绝对是一件好东西,是件宝贝。  

“…关于这个刻度是怎么确定的,其实也很简单,做好了管子之后,放在冰块和水的混合物里,在这里做个记号,再把玻璃管子放到开水里,最后上升的刻度也做个记号,这两个刻度之间,分成一百等分,也就是一百度了,所以,得到的人体温低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并不是直接确定人体的温度就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的,诸位可明白…”  

“…明白,明白了…”  

“…这样啊!倒是有理…”  

“…陛下,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乃大才也…”  

“陛下,可为我等演示一番?”一位很有科学精神的大臣问到。  

“呵呵,可以,大伴,立刻弄一些冰块来,再弄一锅沸水来,真要当堂给诸位大臣们演示…”杨改革是笑呵呵的接受了,本来,在经筵上给大臣们科普科学知识就是自己的目的,如今有人提出要搞科学实验,杨改革是巴不得呢。  

“遵命,奴婢这就去。”王承恩答应下来,飞快的吩咐小太监到冰窖里去取冰,然后又叫人到膳房里去抬个小灶过来。  

…不一会,东西都准备齐备了。  

“诸位大人,请看,咱家现在就把温度计放进冰水里,诸位大人先过目一下这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王承恩见识过这东西,亲自客串一回科学家。  

“王总管,我等刚刚用过,大约还有三十多吧。”一个大臣看了看温度计上的读数,说道。  

“好,那咱家可就把这个温度计放到冰水里了,诸位大人稍等片刻。”王承恩也很高兴,今曰,没有让小太监们动手,亲自客串这个科学家了。  

王承恩抓了几只温度计,把温度计放进冰水里,那温度计里的水银刻度,迅速的往下掉。  

不一会,王承恩就得意的道:“诸位大人,快过来看看,看看读数是多少。”  

“哎呀呀…真的到了零了啊!果然是厉害啊!”大臣们早就盯着读数了,一待王承恩发问,立刻惊呼起来。  

“呵呵,好!诸位大臣,看清楚了,是零度。”王承恩把温度计交给大臣们,让大臣们逐个的传递观看。大臣们看到玻璃管里面的客户降到了零,纷纷称奇。  

“呵呵,诸位大人,请把温度计还给咱家,咱家再把这温度计放到沸水里,看是怎么样。”王承恩笑着说道,这个新奇的东西是皇帝发明的,他知道,在为皇帝高兴呢。  

大臣们把温度计又递给了王承恩,王承恩准备把温度计放到沸水里。  

“大伴,稍等一下,让温度计回归正常的温度才行。”杨改革交代了一句。杨改革这是怕玻璃冷热不均发生破裂。  

“是,奴婢明白了。”王承恩也做过不少实验,弄碎过几根温度计,这个时候,是不会再犯错误的。  

过了一会,王承恩才把那几支温度计放到沸水里。  

只见玻璃管里的读数迅速的上升,很快就到了一百的位置。众人又是看得神乎其神,纷纷惊呼!这种东西,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啊!众臣现在也终于知道,这个温度计是怎么表示刻度的了。  

“陛下,神乎其神啊!”  

“…大开眼界啊!”  

“陛下,今曰始知天下居然有如此神奇之事,不虚此生啊!陛下,此物果然神奇…,当得是一宝贝…”  

大臣们都很快乐和高兴的评价道,这绝对是件稀奇的玩意,绝对是件新奇的事物,绝对是件宝物,如果仅仅是件奇技银巧的物件,大臣们也绝对不会如此感兴趣,绝对会排斥,但是,这是件能断病的工具,能够测量冷热,那就不同了,有这样一个东西,就等于天下多了多少医生、大夫,也算是一场救人无数的功绩了,这绝对是崇祯朝历史上值得说道的事,绝对是一件史书上能大书特书的事,皇帝能流传千古,我们做臣子的也能沾点光不是?好歹也是我们这一朝出的“政绩”。  

一场本来是要给皇帝洗脑的经筵,如今,变成了新科技发布会,变成了杨改革用科技给众大臣洗脑,杨改革是相当的快乐,曰后,遇到有大臣请开经筵,都可以照这个办,把经筵办成高科技的发布会,变成自己给明朝士大夫洗脑的课堂。  

“呵呵,当然神奇,不神奇,没用,朕把它拿来干什么?…至于是谁发明制作的,其实,大家看这个玻璃管就明白了,除了琉璃斋,还有哪家能做出如此精细的玻璃物件来?发明的人,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