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三部 第十七章 征服(4)

第三部 第十七章 征服(4)(6/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一能做到的是,在日本全面维新之前,尽量让日本的元气被消耗,尽量从日本捞够好处。  

萨摩藩的硝烟还没散尽,中国舰队还没离开,幕府就开始想尊王攘夷派动手了,不过这次动作还不是很大。八月十八日晨一时许,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京都所司代稻叶正邦等进入京都皇宫,加强了九门的防卫。发布召集各藩藩主进宫的命令。八时许,已经住在京都各藩藩邸的米泽、备前、大洲、大谷、新洲等藩藩主进入皇宫。其他公武合体派的藩主也随后相次入京。在发布藩主召集令的同时禁止了长洲藩等尊王攘夷派的人物入宫。因为公武合体派各藩掌握了实权,尊王攘夷派各藩不得不陆续离开了京都,之后又发布了解除长洲藩警卫京都职务的命令。三条实美等七名公卿和长洲藩人员在京都东郊的妙法院集结,于十九日晨三时许在大雨中逃向长洲,史称“七卿落难”。随着这次政变,全国的政治格局急速的向公武合体派倾斜了。一八政变标志着尊王攘夷派和幕府之间的矛盾达到又一个高潮,双方不可避免的要进入武力对抗的阶段。  

在萨摩藩捞够好处的中国舰队终于结束了这次日本的旅行,这次日本之旅,受到震动最大的是萨摩藩,在这之后萨摩藩加快了军政变革的步伐,杨一虽然也想长期驻军萨摩藩,但是条件还不成熟,英国人和其他国家是不会答应的,中国的海军还没有强大到所向无敌的地步,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海军,根本没办法和英国人抗衡。  

另外受到震动的还有英国人,他们近距离的感受到中国武器的威力,之后也开始加大对机枪和迫击炮的研制,单兵武器步枪上的差距也让英国人看到了自己落后的地方,一直是世界老大的英国,也开始注意到中国对其地位的威胁,开始全方位的对中国的限制。  

琉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年年朝贡,同时琉球还是日本的附属国,说的准确一点,它是萨摩藩的附属国,琉球在萨摩藩还设有使节馆。这种两面讨好的做法持续了很久,琉球归附日本都是背着中国来的,萨摩藩方面也都是偷偷摸摸的,中国使节到琉球的时候,日本在琉球的人员都会藏起来。  

琉球王不是傻子,中国舰队在萨摩藩大打出手的事情他已经知道,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那些派驻在萨摩藩的人员下落如何,万一落到中国人手上,那乐子就大了。俗话说怕鬼有鬼,琉球王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  

中国舰队从萨摩藩起航,并没有直接回国,路过琉球时,也没有派人来要求琉球提供淡水和给养,而是把舰队停泊在海面上,用大炮对着琉球国。  

用杨一的话来说,回家得路过琉球,顺便收拾一下琉球,这叫篓草打兔子,两不耽误。琉球位于台湾和九州之间,是中国监视和进攻日本最好的跳板。  

小小的琉球岛国,面对中国舰队巨大的战舰,琉球王吓得魂不附体,一向好说话的中国人怎么翻脸了,把舰队开来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中国人在萨摩藩杀了个血流成河,风声早就传到琉球国内了,琉球国王这些日子一直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下,中国能在萨摩藩大开杀戒,就能在琉球照样来一次,小小琉球连萨摩藩都能欺负它,更何况泱泱的天朝大国中国。  

琉球国王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中国人的善良上了,中国一向以天朝上邦自居,对前朝拜的小过客气有加,以往取中国朝贡的差使在琉球官员看来都是美差。中国人有的是钱,根本不在乎你送去的是什么。他们在乎的是面子,天朝大国的面子,每次朝贡的礼品其价值还不如中国回礼的一半,可以说派人去中国朝贡,那就是去捞一笔。希望这一次中国人也能放过自己,这才是琉球国王内心的最大希望。  

事与愿违啊,中国舰队地一封最后通牒把琉球国王打入了深渊,投降,无条件的投降,否则就血流琉球。接到通牒的琉球国王赶紧的派人到中国的舰队上去,看看事情有没有回旋的余地。可这事派谁去估计谁都不情愿,再说他们去也不能表示琉球国的诚意,琉球国王决定亲自去一趟。留在家里等中国军队打上门,还不如去碰碰运气,万一派个不知轻重的家伙说错话那就麻烦了。  

“琉球小王叩见天朝上使,祝天朝万年昌盛,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琉球国王一国之尊这时候也只能放下架子,在琉球国王看来,给中国使节磕头那也是理所当然的,要不是多年来靠着中国威名的庇护。日本人早就直接占领琉球了,他这国王也没得当了,只可惜中国太远。似乎对琉球顾及的不够,才使日本有可乘之机。  

“嘿嘿,这么客气做什么我可担当不起你的大礼啊。”杨一冷冰冰的话语惊的琉球王一身冷汗,这下得小心了,可别说错什么话了。  

“上使,小国一直诚心臣服于天朝,视天朝如父母,如何有担当不起一说”琉球王小心翼翼的问道。  

“是吗我看你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既然你要装糊涂,那我就让你明白明白。”杨一怒道:“把人给我带上来。”话音一落,士兵们押着琉球驻日本的使节人员出来了。  

琉球王这下再没有侥幸之心了,这天大的把柄落在人家手上了,中国人最要面子,这事对中国的面子来说,是极大的挑衅,难怪没有以往的好脸色。  

“大人,听我一言再怒不迟。”琉球王见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