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三部第三章 前奏(2)

第三部第三章 前奏(2)(6/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新的援助,不再是孤立的,刘铭传从浙江给福建送来了三千新式步枪和三十挺重机枪,全是兵工厂新出产的家伙,还有一百个军官负责训练台湾岛上的部队,为了表示对杨一命令的坚决执行,刘铭传还调调拨出一个团的兵力,外加一个重迫击炮团交给李鸿章使用,有了这两千增援和新到的武器,李鸿章守卫台湾的信心更足了,不但如此,湖南的曾国藩考虑到福建台湾一带,民风孱弱,士兵战斗力低下,曾国藩身为李鸿章的老师,弟子有困难,怎么会袖手旁观,所以曾国藩不但给福建运来大批粮食,还送来了五千兵勇,这样一来,台湾岛上的李鸿章能用上的部队就多达两万余人,加上李鸿章的提前准备,守住台湾,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战争已经一触即发,联军主力已经到达他们的第二个集结地点——新加坡。  

多年以后,李鸿章回忆起自己在台湾的经历时坦言,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是其一生最闪光的时刻。也正是由于李鸿章对战争发展做出的提前预判,并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才使得台湾防御不至于仓促启动。  

印度,联军内部就作战的计划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原因是威而金森元帅提出的进占广州以后,先夺取台湾为跳板和补给站的计划,遭到了统帅部其他人的置疑。老到沉稳的威而金森元帅把中国军队当成了一个对等的对手,充分考虑到这场战争可能出现的艰难,所以才提出这一稳健的方案。客观的来说,这一战略是正确的,如果完全按照威而金森元帅的方案来执行,占领台湾以后,以强大海军为依托的联军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可以说联军完全处于不败之地,就算在中国内陆遇到挫折,也可以迅速从海上撤退,到时候台湾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其机动性,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联军可以说想打哪就能打哪。  

庆幸的是,威而金森的这一作战方案,在战争初期遭到了联军统帅部其他人的置疑,通过表决以后,这一方案被否定。被否定不是因为这一战略是错误的。而是因为这一战略和联军发动战争的初衷和目的相违背。英法两国之所以发动战争,一是由于上一次联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批联军士兵甚至两国公使都成了中国人的俘虏,别的不说,单就在国际上影响上来说,英法两国败给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已经成为了全欧洲的笑柄,这是两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其次,尽管有印度和新加坡作为进攻中国的跳板,但联军的补给线还是相当漫长的,粮食可以就地掠夺,武器弹药就必须远送了。从这一点上来看,英法两国最期望的结局是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迫使中国皇帝投降,在英法两国的印象中。中国和印度不同,中国的士兵是顽强的,百姓是难以驯服的,想把中国完全变成殖民地是不现实的。要想让中国屈服,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中国的皇帝屈服,而中国最容易向西方屈服的就数中国的皇帝了。  

最后是两国想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英国人目的明确,就是要中国单方面无条件投降,然后赔偿巨额战争赔款,释放联军战俘和公使,中国全境向两国开放中国的海关由英法两国来管理,鸦片贸易合法化,要求中国进一步割让香港附近的几块领土。法国人的胃口也不少。英国人的要求他们也一样要求,另外还要求中国割让广西大部分领土,这样他们在安南的殖民地就能连成一片。  

综上所述,两国政府目的很明确,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争,从战争榨取最大利益。正因为如此,皇家海军主将亚当斯,法国陆军元帅让、卡尔蒙多极力主张先打广州。拯救出侨民后,留下一部分军队据守广州和香港,主力立刻挥师北上,在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江浙一带大肆破坏后,立刻继续北上,从天津大沽口登陆,迅速拿下北京,到时候中国皇帝想不投降都难。  

尽管这一方案在威而金森看来不够严密,但军事是为了政治服务的,从两国利益的角度来说,后一方案更符合两国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李鸿章在台湾得到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威而金森虽然觉得后一方案有些不妥当,但本着对皇家海军和陆军的信任,加之对手是个落后的国家,二十万联军怎么打都不至于失败吧,更何况还有俄国人在中国东北的十万大军,所以威而金森同意了这个方案。  

和英法两国不一样,俄国人在赔款上倒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土地,只要联军一动手,俄国公使就会跳出来充当和事佬,也权和谈为理由,要求中国割让土地,反正他看上的土地都是些寒冷荒凉的地方,俄国人想当然的认为,中国政府也不会太心疼这些地方。退一万步来说,要挟不能达到目的,英勇的俄罗斯士兵也应该能达到目的。俄国人心底的想法是,能不打仗就能得到的好处,那就别打仗。也就是由于俄国人不是十分积极的态度,使得战争初期未能形成联军预计中的对北京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中国,东北,聂士成已经到任一个多月了,面对俄国人在边境的骚扰,聂士成只能忍耐,一边动员边民内迁,一面在距离边境两百多公里的地方建立起第一道防御阵地。四月的南方已经是春意盎然,百花争艳,而这边境一带依旧是冰天雪地,这样的季节俄国人也不会主动进攻,更别说他们并不是十分想扩大战争的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