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七百六十一章 学生

七百六十一章 学生(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地方也有,可全部在河北,非是在京东路,河北以后会动工,可今年并没有动工。听不明白了。  

欧阳修说道:“此曹家乃是武惠王的远房宗室。  

赵祯一听反应过来,也不责怪,风闻言事嘛,欧阳修也没有犯错误。说道:“这样吧,你下去查一下。”  

欧阳修傻眼了,无奈下去,结果被郑朗血淋淋的骂了一顿回来。根本就没有辨解,而是一连串的斥责:“欧阳永叔,你以君子自居,修河是何等大事,你知道不知道?曹彬一生慎重,曹玮兄弟数人与曹皇后更是禀程父辈祖训,谨小慎微,由是天下敬之,你身为国家栋梁,却坐让小人污曹家清白,有没有失职之错?昔日你讥讽吕夷简,如今此举多有阿附权贵嫌疑,你的气节何在?身为翰林学士,掌帝王旨书,不问青皂白,胡乱上书,你有没有臣子之道?”  

一顿痛骂,乖乖地逃到京城。  

赵祯还是没有责怪。  

郑朗说的美丽背后真相,指的是国家繁荣背后,弊病却越积越多,特别是大臣的气节越来越差。  

许多大臣脱变,没有变好,而是变得世故,乃是体制的问题。祖宗家法本是好的,有功即赏,有过即罚,这样朝中大臣贬贬升升,不会出现权相控国掌权现象。也使得大臣们做事更小心谨慎。  

但这一体制发生不好的变化,原先是有过即贬,如今却变成不管有没有过,只要大臣们竞相弹劾,即遭贬罢,导致朝堂上胡乱地弹劾攻击。当然贬下去也可以升回来,原来是在下面立功,才可以重新升回来。现在不是立功升回来,只要在下面磨一磨,有了资历,就可以迅速调回朝堂。因此大臣越来越世故。  

知道,可怎么解决?  

再说这个功与过又如何判断?  

因此赵祯茫然,尽管郑朗那个故事讲了夫半个时辰。  

无旦便到了。富弼以母老累求退,赵祯不许,又称疾卧家,赵祯派中使强行召出,乃复视事。按照故倒,节度使移镇加恩,需上表再三辞让,最后才可受恩。许怀德仅出一表,欧阳修弹劾其轻慢朝廷。诏以欧阳修奏章示之,许怀德谢罪,仍然没有上表。  

士大夫讥之,但许怀德有许怀德的说法,要么就不受,受之何必作伪,惺惺作态,这更不是君子所为。因此刘敞上奏,臣见故倒,诸让官,或一让,或再让,或三让,其迹容伪,其礼恶烦,应设中制制止。昔舜命九官,夔龙不让,其他伯益仅一让,现在士大夫每有除命,不问高下累让,虽有的人是出于至诚,恬于势利,但过于夔益矣。如果是习俗逐巧,挟伪采名,要上迷众,则是可恶了。以前郑公别,段辞为卿,退又让太史命己,子产恶其人。其后,公孙段为乱。这还是小者,王莽代汉,其始皆以善名,最后入于邪道。性格淡泊,前者莫过于仲淹,后者莫过于郑朗。朗虽淡,然难见其让,又因事往往讨官。望陛下三思。  

让来让去,有意思嘛。  

学郑朗吧,很少让官,有时候为了方便做事,主动向朝廷要官要权。但谁敢说郑朗性子不淡泊?  

高滔滔也不敢说。  

他还没有说到重点,这让来让去的,更使大臣容易养成虚伪的风气。  

契丹派使者耶律思宁,韩造,耶律嘏,王棠来贺无旦节。不过宴接时,王棠忽然说了一句很古怪的话,看着赵祯道:“陛下,我主托臣带口信,向老师问好。”  

没有提名字,但宋朝谁有资格做辽国新皇帝的老师。  

郑朗的确是教过耶律洪基,但算是辽国皇帝老师么?一殿君臣张口结舌。  

一句问后,王棠又说道:“我主又让臣带了一些礼物过来赐给老师,又让臣向陛下请求,允臣前去代我主寿望老师。”  

ps:前几天看到河南推土机推死农民,今天又看,居然看到四川的也有了,广西的也有了,难道这玩意儿还能成长为雨后春笋?这一更是补昨天的。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