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七百三十二章 摊上事了

七百三十二章 摊上事了(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缓下去。  

这种平缓非是长江,一旦平缓,积沙能迅速沉淀,黄河也越来越成为一条地上河,就是没有六塔河,也迟早会出大事…”塔河就在濮阳城,也就是澶州城的东面,自商胡埽东北修纳的一条蓄水新河道。  

因为用来蓄水,上游与黄河相通,下游却塞死了,不入海。若成功,不仅蓄水,还能用来灌溉。因此此议得到富弼与文彦博的通过。于其说是河,不如说它是一个水库,河型水库。  

郑朗看得很仔细,不仅看六塔河,还要看小吴埽,商胡埽以及其他数条黄河岔流。  

看后心情沉重。  

钱多惹得祸,比自己想像的要严重得多,修的规模太大了,长度与史上差不多,就着当地的地形,想长也无法长了,可是宽度与深度远远超出史上的规模。  

郑朗写了第三篇奏折,再次请辞,但让文彦博与富弼,将贾昌朝召到京城议事,议六塔河。  

两人顺着黄河西返。  

在舟上时恒问道:“郑相公,那个高炉只能冶铁,不能炼钢?”  

“高炉冶铁转炉炼钢…”郑朗耐心地讲解了铁与钢化学分子不同之处,又说了高炉与转炉的原理。又说道:“这是一种理论,想成为实际,必须要更大规模的试验,研发成本更高,许多技术难题要一一克服。现在懂格学,学格物的人不多,没有助手,你一人无法研究成功的。关健还是火炮,这样吧,你先将黄火药放下,雷贡研发也放下,专攻火炮。火炮成功,让更多的人看重格物学,学习格物学,你的助手就会多起来。另外,向朝廷也便于讨要研究资金。”  

饭得一口一口地吃。  

一来一去,花了二十多天,郑朗不仅是看黄河,也与时恒讲解了许多理论知识。仅是理论方面的,化为实践还要很长时间,但必须将这种理论完善,让时恒知道其中所有原理,有方向的研发,便能将这几百年的差距缩小起来。  

到了京城,贾昌朝耍大牌,他拿郑朗没办法,可是富弼与文彦博在他面前,只能算是两个小毛孩子。  

郑朗也不急,反正修也修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赡后,不能出人命。  

于是在家中做了准备。  

数天后贾昌朝才姗姗来迟。  

若不是因为郑朗,有可能他还不回京城。现在回京城做什么?是见赵祯还是见文富二人行下属之礼?  

郑朗发出请柬,遍请两府大臣,以及两制官员与言臣,还有贾昌朝来自己家中做客,谈六塔河。  

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所有相关的大臣:起到来。  

别的不说,在水利上郑朗乃是宋朝的一哥。  

事情传到后宫,赵祯听闻后,抱病亲自来到郑家。  

非是小事,黄河一出事皆是大麻烦,况且六塔河也花了朝廷许多钱。这些钱用在荆湖南路,今年荆湖南路开发资金全部能解决,用在民生上,可以宽解一半的两税,百姓生活能得以改善。不过仅是一种理论,郑朗再三的削减禁兵,如今宋朝一年军费仍然接近六千万缗钱,官员一年薪俸三千多万缗钱,与这两样支出相比,六塔河什么也不是。  

一一落坐,郑朗刻意拿来一相棉垫子铺在赵祯椅子上。  

举措又过了媚。  

但是怎么办呢?自己原先一直将赵祯当成好兄弟,现在能算是好兄弟吗?  

赵祯抬起虚弱的手,在他胳膊肘儿上拍了拍,表示嘉许。  

是臣子,也算是半个女婿,应当做的。  

并且郑朗回京之前,也听到一则消息,李母做得不好,女儿也是胆大妄为。因此赵祯迟迟不决的判决终于宣判下去。让李玮与赵念奴和离。不离不行哪,这事儿摊大了,李玮肯定也不高兴自己头上戴着一顶绿油油的大帽子。况且女儿要回来的,又不愿意进李家。但又找了一个宗室的女子,下嫁给了李玮。  

抛开真相,赵祯做法很仁慈的。不过害怕舅母再次闹事,又让李璋供养李母,并且将那座豪华的驸马府依然赐给李玮。李家上下官职依然未变。但将李玮召进内宫,说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了。  

随后又将赵忭二人重新召回京城,女儿平安,赵祯怒气消解下去。  

可怜两个大臣才到两广,还没有坐稳呢,又匆匆北上,返回非封。  

当然,赢来士大夫一片喝彩声。  

这就是北宋中期一个缩影,认为能虐皇上才算是真本事。越往后越严重,最牛的乃是崇文馆校书唐炯。崇文馆校书是什么官职,只不过掌管图书,教授诸生而己。但在他起居日突然发威,弹劾王安石六十条,说王安石曾布表里为奸,窃国天下。说文彦博与冯凉胆小怕事,说王佳是王安石家中养的奴仆。说无绛薛向陈绎三人是王安石家奴,张琥李定是王安石的爪牙,说张商英乃是王安石鹰犬。  

本来他是没资格说话的,想一想那么多大臣在起居日,多会轮到他说话,但他喝道:“王安石到御驾前听取札子。”  

王安石蒙住了,自己好歹还是一个宰相,就是皇上也不敢用这种语气对自己这样说话啊。  

迟疑间,唐炯又说道:“陛下面前尚且如此,到外面可想而知。”  

然后开始打开奏章数落王安石大罪,数落完了,将当时所有大臣痛骂一个遍,不顾满殿几百名君臣,扬长而去。宋神宗当时呆住,你不是大臣,也不是皇上,乃是玉皇大帝,否则不会这么牛!  

在郑朗提醒下,赵祯也渐渐醒悟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