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八十二章 鱼鳞塘

第二百八十二章 鱼鳞塘(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么不让他做官。这也是大家与小家的兼顾。可反之,若自己儿子有本事,要勇敢地将他推荐出来,而不是自污。所以说举亲不避仇,这才是上古士大夫的风范。  

因此有了这个基础,若是好,老师会重用,不好,老师必然不会重用,甚至弹劾朝廷。但这两人后面的父亲…以及新进士,这些人新中进士,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前来杭州做什么?抛开他们进士光彩的外衣,不如从太平州召一些有经验的老吏过来。  

但朝廷这一换,会换掉一半官员。又是不大好,还不如当初去太平州,赵通判带着一干官吏继续维护着太平州的事务,老师不作声不作气将太平州细细察看后,这才改天换地。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正是有赵通判坐镇,才得以平稳过渡。  

“是啊,王三郎,朝廷这样做不大好,”严荣又擦了一把汗水说道。  

“岂止不好。先生是中庸之道,可终是年龄少壮,恐怕来的诸位新进士也多比先生岁数大。又有这么多麻烦,还有几位来历很大。会超过老师的中庸能力范围。”  

严荣低头不语。  

老师的中庸之道不是平衡之道,是调济之道,但这个调济之道,也要调济的人有能力有资历,就是知道这个道,能将吕夷简与范仲淹两党调济得好么?  

然后抬起头,看了看远处,远处就是西湖,万里的荷花遮天蔽曰,无数妖娆的红莲在碧叶间绽放,山色空濛,严荣道:“五六倍啊。”  

老师才能是相信的,可这个五六倍让严荣也不解。  

其实在远处京城皇宫里,赵祯听到王昭明禀报后,同样也不解,在他想来,所谓的支持,需要国家大量钱帛、人手,可仅是法令,而且仅是市舶司的法令。  

只要将杭州收入增加五六倍,朕将几个市舶司全部交给你,让你折腾行么?  

然后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还有什么能阻挡着宋朝向更繁荣昌盛进步?连年的灾害都不行,只是稍稍恢复一下,宋朝又比以前更加安定,因此举国上下在准备一场千古未有的大祭祀,文武百官群策群力,以宋绶为首,重新绘制《卤薄图记》,共十卷长文,说明郊祀大典所需的玉辂大仗与诸班法器,散扇、御马等等。仅动用的人手整两万零六十一人。  

赵祯看着两万多人的排练,脸上难得的露出笑容。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