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十二章 大三元(八)

第二百十二章 大三元(八)(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郑朗也舍不得…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不是将所有士子召入殿中,中一名唱一名。有可能会出现麻烦,或者遇到一个范进那样的人,传胪传唱:某州士子范进高中状元。  

然后范进在殿外一路高歌,一边跑一边道:“噫!好!我中了!”  

那成了什么?  

难不成用飞机将他的杀猪老丈人接来,来一个大耳瓜子,不然难办了,让天子如何接见他?试想一下,赵祯高兴的想看一看状元风范,人拉进来了,还在发颠疯呢,手舞足蹈地说,噫,我中了,好,我中了!  

不是他发疯,有可能赵祯会气得发疯。别说没有,至少类似的情况时常发生,连郑朗看到自己中了省元,还失了好一大会儿神,这是正常人的心理反应。  

先在尚书省门口放榜,中者引入殿内,有这个缓冲过程,中者心情渐渐平复,再传胪唱名,一系列仪式开始。就是这样,高中者心情激荡之下,又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天子,天子与自己说话,时常有失态者。但论最光彩的状元,还是宋朝,太隆重了,后来明清也不及之。  

张榜时间稍晚一点,要等赵祯进殿,拿着详定官的名单进来,吊开真卷,赵祯唱名,吏官记录,有时候也对名次进行一些改动,特别是前十名的名次。再与诸官核实两份试卷,将榜单递到尚书省。有些慢,因此郑朗虽起来早,可出去看榜时间并不早。  

梳洗准备了一番,太阳早就出来,雾气也散去,郑朗带着两个少女,这才坐在马车上,往尚书省不疾不忙地驰去。  

路过那个老卒的包子铺,看到居然有许多人在排队,郑朗对宋伯说道:“停下。”  

郑朗对四儿说道:“去,我赐他四个字,给他招来这么好的生意,替我要两个大包子过来,不能便宜了他。”  

又是冷笑话,江杏儿捂些小嘴巴一个劲的乐。  

四儿真去要了,挤到人群前道:“兵哥子,给我们家省元两个包子。”  

老卒用汗巾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看了看四儿,又看了看停在不远的马车,惊喜地跑过来,跪于地上说道:“谢过省元。”  

“勿谢,上次向你讨要了两个包子,考得很顺,再讨要两个包子,以图一个好兆头。”  

老卒这一回知道了,郑朗不是向他讨要包子,而是替自己宣传啊。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拿来两个包子,大声道:“省元,你一定会中状元的。”  

“谢你吉言。”但郑朗知道自己会中,不会省元连一个进士都中不了,状元这个难度还是很高。好在这一届“高人”不多,否则上一届或者下一届难度会更大。  

马车又开始行驶起来。  

江杏儿偎依在他怀中,媚声说道:“郑郎,奴才知道你的心有多善良。”  

“非是善良,唯求不要去害别人,在自保的情况下,多帮助一些人吧。”  

“奴突然感到郑郎中不中状元无所谓,只要这样一直偎依下去,奴比什么都开心。”  

“那怎么行呢?大郎一定要中状元,”四儿道。  

良好气氛生生地就让她破坏掉了,郑朗看着这个小迷糊,不由乐起来,大约她认为今天曰子很重要,刻意打扮一下,梳了双螺髻,中间的青丝散披于双肩上,身上也穿了一条湖绿色长裙,并且脸上抹了一些脂粉,随着晨风吹进马车,香味若有若无的飘进郑朗的鼻子里。郑朗嗅了嗅问道:“四儿,你搽的是什么香粉?”  

“是杏儿姐姐带奴去潘楼钟家铺子买的桂花脂。”  

“好脂,香而不浓,隽而不俗。”其实郑朗对脂粉也不懂,只觉得不刺人鼻子,就很好了。  

得到郑朗夸奖,四儿高兴地说:“谢过杏儿姐姐。”  

然后缩在郑朗怀中做了一只乖猫。  

到了尚书省,来了许多士子,不仅有进士科的,还有诸科士子,以及开恩科考特奏名制的老士子们。后者数量占了多数,有许多人白发苍苍,站在晨风中,脸上有些期待,有些担忧。  

郑朗心里说道,此时不能让小皇帝看到他们表情,否则前一段时间自己与张方平的努力有可能全白费了。正想着,张方平走了过来,道:“先恭贺省元。”  

“若是状元,我不敢受之,若是进士,当受之。”  

两人哈哈一乐,郑朗又说道:“我也先恭贺张兄台。”  

“唉,我连进士都不敢受之。”张方平担心地说。郑朗心中有数,这一届录取的进士不会少,张方平一定会高中的。可诸士子心中没有底,万一象前些年,来一个只录三分之一,自己未必能中的。因此,连张方平这样洒脱的人,此刻有些着了相。  

两个舅哥也走了过来。三舅哥春风得意,挽着一个满脸英气的小娘子,不过长得还蛮好看的。小姑娘施了一礼道:“见过省元。”  

“见过嫂嫂。”郑朗道,怎么办?王家这个小娘子岁数比自己小一岁,可嫁的是舅哥,乖乖喊嫂嫂。  

又说了一会儿话,两小口子躲在一边说悄悄话。王德用抢婿,仅是一个开始,更多的人从东华门到贡院这一段路上张棚结彩,开始磨刀霍霍,这才是真正的榜下捉婿。  

接着又有一些士子过来寒喧,说了一会儿,一些官员衙役在禁军的拱卫下到来。  

先是特奏名,榜单渐渐拉开,许多老年士子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上面,喜极而泣。但更多的人失望了。录的人比史上少了三分之二,只取了三百十二名,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