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飞扬年代 >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1981年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1981年(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杜飞这个货没完没了的,最终还是中招。  

既然怀上了,总也不能打了,那就再生一个吧虽然朱婷年纪大了,但好在已经生了两胎,身体素质也好,倒是没啥问题,反而觉着比前两胎更轻松了。  

杜飞知道也是喜出望外,这几天都早早下班,吃完饭顺便陪老丈人喝喝茶、聊聊天。  

朱爸喝了一口杜飞刚泡好的龙井茶,问道:“对了,小飞,你听说了法果那个火车,创了记录了。”  

杜飞“嗯”了一声:“您说高铁?的确很快三百多公里每小时。”  

这个年代,国内的铁路即使是运行比较快的客车,也就六十到八十公里每小时。  

还有些慢车,甚至只有四五十公里每小时。  

杜飞听出朱爸的意思,反问道:“您想搞高铁?”  

朱爸毫不讳言:“我们的国土面积大,而且人口众多,虽然这几年航空部门发展的不错,但从根本上解决运输效率的问题还得是铁路。”  

杜飞点头认同,他当然知道铁路的重要。  

而且他跟朱爸所想的不同,因为并没有出现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情况,此时国内还没有春运的概念。  

朱爸更多考虑的是货物物流以及有限的人口流动。  

再就是铁路是基础设施投入的一个重要方向。  

只是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不同意见,其中一个是花果要不要发展高速铁路,再一个就是走哪条技术路线。  

一是东洋派,毕竟东洋的第一条新干线在1964年就已经投入运营了。  

另一派就是法国派,在高速铁路上供,法果的技术一直相当先进,尤其是阿尔斯通公司。  

这次更是创下了世界记录。  

杜飞道:“爸,要我说,与其考虑那些,还不如立足我们现有的铁路网,尽量挖掘潜力…”  

在杜飞的记忆中,未来也是这么搞的,先是提速,再来动车,最后上高铁。  

现在一般客运列车的速度还不到八十公里,完全可以先提升到120公里,就已经相当可观了。  

朱爸点头,心里也比较认同杜飞的想法。  

杜飞又道:“再则火车速度提不上去,除了车辆和铁道的问题,调度也是重要因素。”说到这里杜飞刻意停顿了一下:“正好我们之前投入巨大建立了南北两个计算机基地,现在正好可以跟铁路部门合作,提高调度效率…”  

朱爸眼睛微眯,明白杜飞的意思。  

事实上,之前强力推进两个计算机发展基地,到现在依然有人持有保留意见。  

主要投入太大,而且具有不确定性。  

到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明确的,能够覆盖投入的产出方向。  

这次要是能把计算机与铁路提速结合起来,无疑能彻底压下这些质疑的声音。  

不过眼下只是聊天,要落实到具体的,还需更多考量。  

朱爸思考着,一口口喝着茶,片刻后也没继续说这个话题,转而道:“对了,前天与基薪戈通电话,他们希望我们派去一些留学生…”  

基薪戈目前是福特的果务卿,与朱爸之间有专线联系。  

杜飞微微诧异。  

与他穿越前的世界相比,现在花果与阿美莉卡的关系有很大不同。  

在他穿越前,是我们主动谋求派出留学生,甚至为了进行托福考试,小心翼翼的迎合对方的要求。  

杜飞到现在还记着看过一则新闻,当时阿美莉卡人傲慢的要求,进行考试涂卡的铅笔都要从阿美莉卡高价进口,美其名曰花果的劣质铅笔可能造成读卡机失误。  

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忍着,花费高价去购买那些最常见的铅笔橡皮,还要特地用飞机连同试卷一起跟宝贝似得运回来。  

但是现在,从建立纺织服装集团开始,双方关系缓和,已经几年时间,却仍没有派出一名公费留学生。  

这种情况反而让阿美莉卡着急了。  

没有留学生,他们还怎么洗脑,怎么渗透,什么远程牧羊!  

杜飞不由得玩味一笑。  

其实关于留学的问题,之前他跟朱爸曾谈到过。  

只不过那次并不是阿美莉卡提出的,而是国内有些人希望向阿美莉卡和欧洲派留学生,美其名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那次杜飞就表示反对,还说有那个钱不如办好自己的大学,把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请来讲课。  

这次居然是阿美莉卡提出来,还主动表示每年可以提供三千万美元的特别奖学金。  

杜飞嘿嘿道:“一年三千万,他们倒是舍得花钱,这点钱就想把我们培养了十几年,最优秀头脑资源拿过去,还真是想得美。”  

其实杜飞能猜到,阿美莉卡是被这次的莫思科运动会刺激到了。  

原本他们认为借助阿芙汉战争的由头,有很大把握能抵制成功。  

最终却没想到,花果选择了参加,令他们功亏一篑,最终不得不放弃抵制。  

也令他们发现,对花果内部的影响力几乎为零。  

当然,即便是在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心向阿美莉卡,只是不敢公开表露出来罢了。  

而且那些人终究不是主流,只能躲在犄角旮旯苟延残喘。  

令阿美莉卡认识到,他们必须想办法培养新的可用之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了这每年三千万美元的特别奖学金。  

这还只是开始,一旦口子打开了,他们还有后续动作。  

想办法针对一些重要人物的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