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纵横宋末 > 第六百一十章、烂尾工程

第六百一十章、烂尾工程(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气。  

“秦典吏,汝是工房,对造价更加清楚。在下,敢问仙水泥大道造价几何?”贾理向着秦闲拱手一礼,想问一个清楚。  

杨真冷冷打量贾理一眼,也拱手一礼:“秦典吏,谢家与徐家也选择秦始皇驰道,敢问造价几何?”  

秦闲本来在喝茶,听到两人纷纷逼问,心里不禁一惊。  

虽然同样在问造价,但是杨真与贾理显然方式不一样。  

贾理显然要自然得多,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而杨真显然就不一样,他虽然在问话,但是先把当朝两个相公的家族抬出来,企图通过两个相公来压倒对方。  

“这个造价很复杂,让在下算计一下。”秦闲放下茶杯喝茶,一边拱手还礼,一边思考。  

这个真的难以回答,仙水泥大道乃是小圣人所修,造价虽然不知道,但是绝对比秦始皇驰道好。  

秦始皇驰道虽然已经过去千多年,但是没有料到其修建方法竟然被当朝两个相公家族捡起。  

自己如果是御史就好了,敢于说真话,可是自己乃是典吏,连官都不是。  

想到这里,他眼睛一转,向着杨真与贾理拱手一礼,摇摇头:“杨典史,贾典史,在下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两种道路,其造价确实不知。”  

他此话说出,显然双方都不想得罪,虽然说出,其实等于没有说话。  

贾理有些失望,但是他知道秦闲也只有这样说。  

杨真松了口气,他刚才其实对于造价心里没有底,才只好把谢家与徐家作为挡箭牌。  

“各位,既然造价不知,但是谢家与杨家已经采用,吾等应该采用这种法子。”杨真目光一一扫去,显然逼着在场之人表态。  

贾理想了想,双手向着杨真拱手一礼:“在下不是坚持用仙水泥来修建,既然杨典史铁心要用秦始皇的法子。在下家里有事,现在就退出。”  

“你,你怎么能够这样。难道你不知道,这个驰道乃是徐知县要求修建的万民路吗?”杨真见势不对,立即又把徐跃抬了出来,显然希望通过徐跃压倒对方,让对方知难而退。  

贾理又是拱手一礼:“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如此,在下只有退出。各位,在下退出,现在告辞。”  

说完,他向着在场之人行了一个团礼,随后一挥大袖,扬长而去。  

“贾典吏,这个驰道乃是徐知县要修建的,难道你相与徐大人作对?”杨真脸色铁青,没有料到贾理如此不给面子,抬出徐跃进行恐吓。  

贾理此时站住,依然对着在场之人拱手一礼:“杨典吏语气说得太重了,在下哪里与徐大人作对,在下不是已经捐助积善积德款了吗?”  

他必须停下,把此话说出,否则廉洁留给杨真话柄。  

杨真脸色铁青,但是还得安慰在场之人,否则这些典吏都离开了,只有他一人唱独角戏。  

“诸位,这是徐知县一手亲自抓的驰道,乃是惠及万千百姓的积善积德之事,吾等不能跟随贾典吏那样。要知道,灵泉县知县是徐大人,而不是他贾理。”杨真目光扫过在场之人,口里全部都是威胁。  

其它几个典吏互相看了看,他们这一群典吏并不是朝廷命官,其前途与命运而是掌握在知县手里。  

几个典吏互相看了看,点点头,一起向着杨真拱手一礼:“吾等当然要修建驰道,做好积善积德之事。”  

杨真一边还礼,铁青的脸放松下来,露出一丝笑容。  

但是他感觉下面有人又让人他不高兴,因为又有人提出关于驰道的问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工房典吏秦闲。  

他苦着脸,对着杨真说道:“杨典吏,吾等家境不如汝富裕,已经快揭,请杨典吏想一个法子。”  

“就是,吾等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请杨典吏想一个法子。”随着秦闲说话,其它几个典吏也跟着说。  

秦闲乃是工房典吏,当然造价知道比其它之人清楚。  

他们这一群苦逼的典吏,为了讨好新来的知县,众人一起凑钱,打造一个金鼠。  

他们以为过关,没有料到徐知县为了他的政绩,又要求他们捐献俸禄。  

经过徐知县两次搜括,这些典吏虽然还不至于揭不开锅,但是也好不了多人。  

现在正好趁着贾理离开之机,逼着杨真表态。  

你们又不是我的儿子,难道让老子把家产捐献出来给你们,杨真气急败坏地想到。  

但是此话他不能说出,他眼睛一转,想了想说道:“秦始皇法子修建驰道必须执行,但是可以不需要轨道。”  

“杨典吏高义,如此多谢。”几个典吏不禁大喜,终于不用为家用忧愁。  

如果不修建轨道,说不定这个驰道还能赚钱。  

想到这里,几个典吏又互相拱手一礼,互相祝贺一番。  

杨真脸上皮笑肉不笑,跟着互相拱手一礼。  

在另外一个雅间里面,坐着钱多多与他的一众手下。  

他一边悠悠喝茶,一边等待账房计算结果。  

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竟然结识了徐跃这个同窗。  

他家里有钱,对于徐跃一直非常大方,经常请客。  

徐跃对于吃喝兴趣不大,倒是非常喜欢上青楼。  

青楼有一个红牌春香,就是他义无反顾垫付。  

现在看到灵泉县修建驰道,钱多多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这是积善积德万民路,可是要载入史册的。  

修路不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