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大格局(万字求月票)(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所以到时候我们的产品出来之后,一定会给人很大的惊喜。
至于被人家抢先搞出来的可能性,则是非常低下的。”
荆木这么一说,劳汉三的心情倒是缓和了一些。
现在的情况确实就像是劳汉三说的那样。
各个书院一旦有什么进度,都很是主动的把自己的论文给发表出来。
更有甚者,直接就通过报社的写手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或者发现发表在了报纸上面。
这么一来,倒是方便了荆木他们这些在旁边偷师的人。
别人有什么新的进度,他基本上都搞得比较清楚了。
但是自己这边是什么情况,人家压根就啥也不知道。
到时候等到量产的产品推出来的时候,大家再反应过来也已经迟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再从各个地方挖一批匠人过来,争取尽快的把能够使用的发动机给制作出来。
一旦我们开了这个头,那么以后我们在大唐工商业里头就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了。”
虽然劳汉三不懂发动机工作的具体原理,但是他的目光不差。
如今听了荆木的话,他对这个项目有了充分的信心。
这个时候,自然就有必要再加一把火,把事情搞得热闹一点。
……
“太子殿下,大唐邮局遍布各地,是非常好的打听消息的一个渠道。
我准备安排一部分情报调查局的人员进入到大唐邮局。”
王玄武作为情报调查局的负责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管理的力量越强大越好。
在之前,情报调查局的力量,更多的都是集中在长安城及边疆州县、朝鲜半岛和倭国等地。
对于大唐境内的影响力,其实是比不过百骑司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报调查局是一个主外的机构,百骑司是一个主内的机构。
当然了,这个区分肯定不是绝对的。
“大唐邮局的首要目的是要确保各地之间信件的顺利流通。
情报调查局可以在一些信件的分拣中心安插一些人手,其他地方就尽量少插手。”
权利是需要平衡的。
李宽如今已经开始接受一部分百骑司的力量了,所以对于今后情报调查局跟百骑司的分工,他自然也是有一些考虑的。
情报调查局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外的。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拿过来对付内部的敌人。
而百骑司则是监视百官,监察民间的机构,到时候整改一下,尽量往这个方面发展。
除此之外,李宽也准备在警察部里面成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内部的一些防间谍之类的工作。
反正大唐的情报机构,其他人可能不见得很重视,李宽是绝对不会忽视的。
信息的重要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太子殿下您放心,情报调查局肯定不会干扰大唐邮局的运转的。
只不过那么多的信件从大唐邮局经手,里面肯定有一些目标人物的信件。
我们想通过一些手法提前获取相关的信息,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用处。”
对于李宽,王玄武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隐瞒。
所以他很是坦诚的把自己安插人员进入到大唐邮局的目的。
“可以是可以,不过如果对方有准备的话,肯定就会在信件上做一些标记。
到时候一旦让人意识到大唐邮局不安全,那么就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李宽这话,也算是一个提醒。
这些特殊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大家还是要尽量的守规矩,不能乱来。
要不然他们今天可以做出这样的出格事情,明天指不定就可以对李宽下手了。
这自然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所以说以前的朝代,为何朝廷的不少机构设定的明明不是特别的合理,但是却是能一直的延续下去。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变革的成本或者说是代价太大了。
很少有人能下定决心的。
“太子殿下您放心,这个事情我们肯定是会慎重考虑的。”
听李宽的话,王玄武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做成了,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
襄阳是山南道的交通要地,不仅地理位置重要,经济也是非常发达的。
哪怕是大唐新冒出来很多发展迅速的州县,襄州在大唐的赋税收入榜单里头,也是能够进入到前十名的存在。
虽然只是在十名上下徘徊,但是考虑到李宽折腾出来的那么多产业都跟襄阳没有什么特别关系,还能有这个成绩,就算是非常不简单了。
哪像是后世,襄阳别说是前十名了,前一百名都不知道有没有它。
只能说不通的时代,城市发展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像是华亭县那个地方,现在完全就是一片农田和滩涂地,谁能想到哪里将来会是华夏大地最发达的城市所在呢?
“陛下,这段时间,长安城送过来的奏折数不胜数,太子殿下刚开始的时候还老老实实的上朝。
后面没几天就改成三天一次朝会了,据说最近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参加朝会了。
这样的监国太子,恐怕会搞出事情出来啊。”
襄阳县衙,如今已经被征用了。
县令彭志安是长孙无忌的人,这次倒也总算有机会在李世民面前刷一下存在感了。
“无忌,太子殿下这段时间其实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我刚看户部的赋税数据,今年一到四月份,长安城的赋税增长幅度创出了新高。
特别是四月份,很多数据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显然是有太子殿下的功劳在里头的。”
房玄龄
至于被人家抢先搞出来的可能性,则是非常低下的。”
荆木这么一说,劳汉三的心情倒是缓和了一些。
现在的情况确实就像是劳汉三说的那样。
各个书院一旦有什么进度,都很是主动的把自己的论文给发表出来。
更有甚者,直接就通过报社的写手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或者发现发表在了报纸上面。
这么一来,倒是方便了荆木他们这些在旁边偷师的人。
别人有什么新的进度,他基本上都搞得比较清楚了。
但是自己这边是什么情况,人家压根就啥也不知道。
到时候等到量产的产品推出来的时候,大家再反应过来也已经迟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再从各个地方挖一批匠人过来,争取尽快的把能够使用的发动机给制作出来。
一旦我们开了这个头,那么以后我们在大唐工商业里头就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了。”
虽然劳汉三不懂发动机工作的具体原理,但是他的目光不差。
如今听了荆木的话,他对这个项目有了充分的信心。
这个时候,自然就有必要再加一把火,把事情搞得热闹一点。
……
“太子殿下,大唐邮局遍布各地,是非常好的打听消息的一个渠道。
我准备安排一部分情报调查局的人员进入到大唐邮局。”
王玄武作为情报调查局的负责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管理的力量越强大越好。
在之前,情报调查局的力量,更多的都是集中在长安城及边疆州县、朝鲜半岛和倭国等地。
对于大唐境内的影响力,其实是比不过百骑司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报调查局是一个主外的机构,百骑司是一个主内的机构。
当然了,这个区分肯定不是绝对的。
“大唐邮局的首要目的是要确保各地之间信件的顺利流通。
情报调查局可以在一些信件的分拣中心安插一些人手,其他地方就尽量少插手。”
权利是需要平衡的。
李宽如今已经开始接受一部分百骑司的力量了,所以对于今后情报调查局跟百骑司的分工,他自然也是有一些考虑的。
情报调查局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外的。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拿过来对付内部的敌人。
而百骑司则是监视百官,监察民间的机构,到时候整改一下,尽量往这个方面发展。
除此之外,李宽也准备在警察部里面成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内部的一些防间谍之类的工作。
反正大唐的情报机构,其他人可能不见得很重视,李宽是绝对不会忽视的。
信息的重要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太子殿下您放心,情报调查局肯定不会干扰大唐邮局的运转的。
只不过那么多的信件从大唐邮局经手,里面肯定有一些目标人物的信件。
我们想通过一些手法提前获取相关的信息,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用处。”
对于李宽,王玄武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隐瞒。
所以他很是坦诚的把自己安插人员进入到大唐邮局的目的。
“可以是可以,不过如果对方有准备的话,肯定就会在信件上做一些标记。
到时候一旦让人意识到大唐邮局不安全,那么就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李宽这话,也算是一个提醒。
这些特殊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大家还是要尽量的守规矩,不能乱来。
要不然他们今天可以做出这样的出格事情,明天指不定就可以对李宽下手了。
这自然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所以说以前的朝代,为何朝廷的不少机构设定的明明不是特别的合理,但是却是能一直的延续下去。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变革的成本或者说是代价太大了。
很少有人能下定决心的。
“太子殿下您放心,这个事情我们肯定是会慎重考虑的。”
听李宽的话,王玄武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做成了,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
襄阳是山南道的交通要地,不仅地理位置重要,经济也是非常发达的。
哪怕是大唐新冒出来很多发展迅速的州县,襄州在大唐的赋税收入榜单里头,也是能够进入到前十名的存在。
虽然只是在十名上下徘徊,但是考虑到李宽折腾出来的那么多产业都跟襄阳没有什么特别关系,还能有这个成绩,就算是非常不简单了。
哪像是后世,襄阳别说是前十名了,前一百名都不知道有没有它。
只能说不通的时代,城市发展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像是华亭县那个地方,现在完全就是一片农田和滩涂地,谁能想到哪里将来会是华夏大地最发达的城市所在呢?
“陛下,这段时间,长安城送过来的奏折数不胜数,太子殿下刚开始的时候还老老实实的上朝。
后面没几天就改成三天一次朝会了,据说最近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参加朝会了。
这样的监国太子,恐怕会搞出事情出来啊。”
襄阳县衙,如今已经被征用了。
县令彭志安是长孙无忌的人,这次倒也总算有机会在李世民面前刷一下存在感了。
“无忌,太子殿下这段时间其实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我刚看户部的赋税数据,今年一到四月份,长安城的赋税增长幅度创出了新高。
特别是四月份,很多数据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显然是有太子殿下的功劳在里头的。”
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