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胶巨头(万字大章又来了)(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初的时候,虽然大唐对橡胶的需求还不是特别的旺盛,但是橡胶的来源也同样是很少。
所以橡胶的价格那是精钢的好几倍,简直就是一块谁都想要上去咬一口的肥肉。
正因为橡胶的价格很感人,未来的需求又很值得期待,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去南洋开设种植园。
如果这些人都没有办法挣到钱,那么对于蒲罗中的发展,对于大家金进军海外的热情,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程咬金和尉迟恭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收到了自己儿子的信件之后,尉迟恭才会那么认真的对待。
要不然真的只是因为一点钱的原因的话,他肯定不至于这么掉价啊。
好歹也是大唐的国公,尉迟家这些年跟着李宽也没有少挣钱。
哪怕是整个橡胶种植园都亏损进去,也不至于让尉迟家伤筋动骨。
顶多就是损失了家族一年的收益而已。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了,要不然等到下半年的时候,大量的橡胶来到长安城,情况立马就会朝着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
知节,我觉得要解决这个办法,其实也不算很难,只要能提高大唐对橡胶的需求就可以了。”
供需平衡这个理论,很多人都知道了。
哪怕是对商业理论没有太多研究的人,也能比较容易的理解这个道理。
因为在日常生活之中,类似的场景是到处都会发生的。
就比如今年的水果收成非常的好,那么水果的售价就会下跌。
同样的,收成很不好的年景,售价就会上涨。
就连长安城各个作坊招募匠人也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那种比较稀缺的匠人,工钱肯定是比较高的。
同样的,不稀缺,工钱就没有那么感人了。
“怎么提高对橡胶的需求呢?现在使用橡胶的地方,除了蒸汽机上的密封件以及自行车和马车的部分轮子之外,其他地方用的比不是特别多。
虽然橡胶制作的橡皮在许多每个书院都有学员在使用,但是那东西又太小了。
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对橡胶的需求,那就得有新的突破。
而最好的方法则是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增加橡胶的需求,改变现在大家认为橡胶会供过于求的趋势的看法。
只要把这种看法给转变过来,让大家看不大清楚橡胶价格的走势,那么才算是最理想的效果。”
程咬金虽然也有种植园在南洋,不过他显然不是简单的想要把橡胶价格抬起来,而是要先稳住现在的局面。
以后有涨有跌,整体缓慢的下跌,这样才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符合大唐的利益的。
暴涨不跌的商品,不管是对于这个商品的生产方来说,还是需求方来说,都不是一个好事情。
“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应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你现在不是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负责人吗?
去年的时候,那个米其林橡胶作坊使用橡胶制作出了一批雨鞋,不过因为价格比较昂贵,穿起来的舒适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销量不是很好。
如果我们大唐军方能够采购一批橡胶雨鞋的话,是不是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大家对橡胶价格的预期?”
很显然,尉迟恭今天跟程咬金谈论橡胶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程咬金能够辅助协调采购橡胶雨鞋的事情。
虽然程咬金只是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负责人,但是以军事学院如今在大唐军方中的影响力,基本上只要军事学院先采用了橡胶雨鞋,后面的反馈不错的话,推广开来的可能性就会非常的大。
大唐各地的府兵和边疆将士的数量加起来,那可是有着超过五十万的规模。
每双橡胶雨鞋至少需要使用两斤的橡胶,几十万双的数量,放在后世可能什么都不是。
但是放在现在的大唐,那就是非常恐怖了。
“如果只是在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头给学员先采购一批进行使用的话,那么应该问题不大,我回去找叔宝商量一下就可以定下来。
但是如果是所有十二卫、折冲府、边军都要配备橡胶雨鞋,这个就需要跟兵部一起沟通,并且找陛下汇报才行。”
程咬金权衡了一下这个事情的大小,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刚开始的话,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先采用就行了,只要他们使用了,大家对于橡胶雨鞋的预期使用规模就会看涨。
相应的,大家就会认为雨鞋在未来将会大量使用,对于橡胶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
哪怕是南洋那边我们自己种植的橡胶园已经开始出产橡胶了,也不会对价格带来特别大的冲击。”
尉迟恭将自己的想法跟程咬金进行了坦率的沟通。
橡胶种植园是南洋如今最重要的一个产业之一,尉迟环现在又是蒲罗中的城主。
尉迟家到时候能不能出现一门两国公的盛况,就得看尉迟环在南洋的表现了。
所以尉迟恭对这个事情是非常积极的。
毕竟,不管是谁都是有私心的。
这种对国家和对个人都有好处的事情,他自然就更加积极了。
“没问题!明天我就开始去办理这个事情。正好很快就开春了,到时候春雨一下,将士们演练的时候,肯定会碰到泥泞的路面,甚至是下雨的场景。
到时候不仅需要雨鞋,也需要雨衣。咦,对了,橡胶能够制作成雨鞋,是不是也可以制作成雨衣呢?
突然之间,程咬金发现长安城除了蓑衣和雨伞售卖之外,好像没有听说有雨衣这个东西。
“雨衣?”
尉迟恭也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
很显然
所以橡胶的价格那是精钢的好几倍,简直就是一块谁都想要上去咬一口的肥肉。
正因为橡胶的价格很感人,未来的需求又很值得期待,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去南洋开设种植园。
如果这些人都没有办法挣到钱,那么对于蒲罗中的发展,对于大家金进军海外的热情,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程咬金和尉迟恭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收到了自己儿子的信件之后,尉迟恭才会那么认真的对待。
要不然真的只是因为一点钱的原因的话,他肯定不至于这么掉价啊。
好歹也是大唐的国公,尉迟家这些年跟着李宽也没有少挣钱。
哪怕是整个橡胶种植园都亏损进去,也不至于让尉迟家伤筋动骨。
顶多就是损失了家族一年的收益而已。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了,要不然等到下半年的时候,大量的橡胶来到长安城,情况立马就会朝着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
知节,我觉得要解决这个办法,其实也不算很难,只要能提高大唐对橡胶的需求就可以了。”
供需平衡这个理论,很多人都知道了。
哪怕是对商业理论没有太多研究的人,也能比较容易的理解这个道理。
因为在日常生活之中,类似的场景是到处都会发生的。
就比如今年的水果收成非常的好,那么水果的售价就会下跌。
同样的,收成很不好的年景,售价就会上涨。
就连长安城各个作坊招募匠人也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那种比较稀缺的匠人,工钱肯定是比较高的。
同样的,不稀缺,工钱就没有那么感人了。
“怎么提高对橡胶的需求呢?现在使用橡胶的地方,除了蒸汽机上的密封件以及自行车和马车的部分轮子之外,其他地方用的比不是特别多。
虽然橡胶制作的橡皮在许多每个书院都有学员在使用,但是那东西又太小了。
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对橡胶的需求,那就得有新的突破。
而最好的方法则是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增加橡胶的需求,改变现在大家认为橡胶会供过于求的趋势的看法。
只要把这种看法给转变过来,让大家看不大清楚橡胶价格的走势,那么才算是最理想的效果。”
程咬金虽然也有种植园在南洋,不过他显然不是简单的想要把橡胶价格抬起来,而是要先稳住现在的局面。
以后有涨有跌,整体缓慢的下跌,这样才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符合大唐的利益的。
暴涨不跌的商品,不管是对于这个商品的生产方来说,还是需求方来说,都不是一个好事情。
“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应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你现在不是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负责人吗?
去年的时候,那个米其林橡胶作坊使用橡胶制作出了一批雨鞋,不过因为价格比较昂贵,穿起来的舒适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销量不是很好。
如果我们大唐军方能够采购一批橡胶雨鞋的话,是不是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大家对橡胶价格的预期?”
很显然,尉迟恭今天跟程咬金谈论橡胶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程咬金能够辅助协调采购橡胶雨鞋的事情。
虽然程咬金只是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负责人,但是以军事学院如今在大唐军方中的影响力,基本上只要军事学院先采用了橡胶雨鞋,后面的反馈不错的话,推广开来的可能性就会非常的大。
大唐各地的府兵和边疆将士的数量加起来,那可是有着超过五十万的规模。
每双橡胶雨鞋至少需要使用两斤的橡胶,几十万双的数量,放在后世可能什么都不是。
但是放在现在的大唐,那就是非常恐怖了。
“如果只是在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头给学员先采购一批进行使用的话,那么应该问题不大,我回去找叔宝商量一下就可以定下来。
但是如果是所有十二卫、折冲府、边军都要配备橡胶雨鞋,这个就需要跟兵部一起沟通,并且找陛下汇报才行。”
程咬金权衡了一下这个事情的大小,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刚开始的话,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先采用就行了,只要他们使用了,大家对于橡胶雨鞋的预期使用规模就会看涨。
相应的,大家就会认为雨鞋在未来将会大量使用,对于橡胶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
哪怕是南洋那边我们自己种植的橡胶园已经开始出产橡胶了,也不会对价格带来特别大的冲击。”
尉迟恭将自己的想法跟程咬金进行了坦率的沟通。
橡胶种植园是南洋如今最重要的一个产业之一,尉迟环现在又是蒲罗中的城主。
尉迟家到时候能不能出现一门两国公的盛况,就得看尉迟环在南洋的表现了。
所以尉迟恭对这个事情是非常积极的。
毕竟,不管是谁都是有私心的。
这种对国家和对个人都有好处的事情,他自然就更加积极了。
“没问题!明天我就开始去办理这个事情。正好很快就开春了,到时候春雨一下,将士们演练的时候,肯定会碰到泥泞的路面,甚至是下雨的场景。
到时候不仅需要雨鞋,也需要雨衣。咦,对了,橡胶能够制作成雨鞋,是不是也可以制作成雨衣呢?
突然之间,程咬金发现长安城除了蓑衣和雨伞售卖之外,好像没有听说有雨衣这个东西。
“雨衣?”
尉迟恭也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
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