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头铁的杨本满(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自的位置一一站好。
杨本满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右前方的长孙无忌,心中冷笑一声。
长孙无忌在大唐朝堂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
一方面,他跟李世民可谓是少年时期的好友,是从龙的功臣。
另外一方面,他又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是李世民的大舅子。
所以,朝中敢跟他过不去的人,虽然不是没有,但是着实不多。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在兰和的尖锐声音之中,开始了今天的早朝。
杨本满深呼吸一口气,“咳咳”两声,在一众大佬异样的眼神中,站了出来。
长孙无忌:莫非李宽最近又犯了什么错,被杨本满抓住把柄了?
房玄龄:这个杨本满有段时间没动静了,今天这又是咋了?
程咬金:这家伙,要是再敢弹劾我女婿,老夫今天非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就在大家都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杨本满说话了。
“启奏陛下,微臣弹劾赵国公纵容下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获取暴利……”
伴随着杨本满的话音,大家都惊呆了。
这杨本满转性子啦?
莫非觉得弹劾李宽不够有难度,要换个难度高的?
这头可真够铁的!
含元殿之中,气氛有些微妙。
就连李世民也愣住了。
这杨本满今天是吃错药了吧?
怎么突然间跟无忌杠上了?
朕没有听说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啊?
“铁料和精钢乃是打造兵器和农具的重要材料,从去年年初至今,长安城的……”
杨本满看到满朝大臣都将眼光转向了自己,越说越来劲了。
这是自己洗刷耻辱的时候啊。
而长孙无忌则是用吃人的眼光看着杨本满。
长安城的勋贵们,总有一些自己的挣钱门道,铁料和精钢虽然算是比较特别的东西,可是长孙家的做法,并没有比其他人过分啊。
“启禀陛下,长安城的铁料和精钢价格上涨,乃是大唐国力不断上涨,百姓生活日渐富裕,对铁料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兵部这几年在不断的更新补充兵器造成的,杨御史口中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纯属子虚乌有。”
被人当着面给弹劾了,长孙无忌自然要出来辩解一下。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心虚,但是稍微想了想之后,长孙无忌心中也就有了底气。
哄抬物价这事,本来就没法拿出具体证据的,怎么扯皮都不会有明确的结果。
至于囤积居奇,虽然自家确实有这么做,但是完全可以用别的理由来解释。
那个观狮山书院的许敬宗不是想购买大量的钢条吗?
自家库房里存放的精钢,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即使被人知道了,也可以说是在准备给观狮山书院交付做的准备。
长孙无忌想到这里,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微笑,这反倒是让自己的反驳显得更加有说服力了。
“赵国公,你贵为当朝国公,屡受国恩,却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朝廷利益,不顾百姓死活,你去问问户部认可你的说法吗?兵部认可你的说法吗?工部认可你的说法吗?”
杨本满学聪明了。
这个时候,把水搅浑,把刚刚闹得沸沸扬扬的兵部和工部尚书争吵之事的当事人卷进来,对自己的好处是最大的。
反正自己弹劾长孙无忌的目的,并不是因为要拿他怎么样。
事实上,杨本满很清楚,只要长孙无忌不干出造反的事情,自己是怎么弹劾也伤不了他分毫的。
但是,把事搞大了,把水搅浑了,自己的名气自然也就上去了。
反正,此时此刻的户部和工部,亦或是兵部,对铁料和精钢价格的上涨,多少都是有所怨气的。
而这些人自然也都知道,关中地区,长孙家才是最大的铁料和精钢生产商。
甭管长孙无忌怎么辩解,要说这事跟长孙家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没人相信的。
“戴爱卿、阎爱卿、侯爱卿,你们几个怎么说?”
李世民脸色淡定,没人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不过,作为帝王,他也总不能一直看到早朝变成杨本满和长孙无忌的互喷之所。
既然杨本满提到了其他几个衙门,那就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听听其他人怎么说。
再跟李总给自己回报的信息对比一下,应该能让自己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事的前因后果。
“咳咳!”
阎立德看了一眼侯君集和戴胄,站了出来。
这几天,他也是一肚子气。
铁料和精钢的价格上涨了,户部的拨款却是没有同步增加,工部自然不可能按照原计划交付各种兵器。
这个时候,户部不啃声,兵部怪工部,自己上哪说理去?
既然这杨本满把矛头对准了赵国公,还要拉自己下水,那就干脆在这朝堂上好好的论一论吧。
“陛下,赵国公府上有没有哄抬物价,有没有囤积居奇,微臣不知道。但是微臣知道如今的铁料和精钢价格已经比去年涨了一大截,而关中地区的铁料和精钢,有一半是出自于长孙家的作坊。”
阎立德心中对长孙家是有点意见的,但是他也不傻,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还有其他好多长孙家的子弟都在朝中为官,自己是不可能去硬怼长孙无忌的。
头再铁,也是要考虑一下阎家的整体利益。
不过,要他站在长孙无忌那边,他也是做不到的。
那侯君集为何冲到工部,指着自己鼻子一顿猛喷?
自己遭受的这些,长孙家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陛下,微臣也是赞同阎尚书说的话,铁料和精钢的价格,最近一年确实上涨的
杨本满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右前方的长孙无忌,心中冷笑一声。
长孙无忌在大唐朝堂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
一方面,他跟李世民可谓是少年时期的好友,是从龙的功臣。
另外一方面,他又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是李世民的大舅子。
所以,朝中敢跟他过不去的人,虽然不是没有,但是着实不多。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在兰和的尖锐声音之中,开始了今天的早朝。
杨本满深呼吸一口气,“咳咳”两声,在一众大佬异样的眼神中,站了出来。
长孙无忌:莫非李宽最近又犯了什么错,被杨本满抓住把柄了?
房玄龄:这个杨本满有段时间没动静了,今天这又是咋了?
程咬金:这家伙,要是再敢弹劾我女婿,老夫今天非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就在大家都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杨本满说话了。
“启奏陛下,微臣弹劾赵国公纵容下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获取暴利……”
伴随着杨本满的话音,大家都惊呆了。
这杨本满转性子啦?
莫非觉得弹劾李宽不够有难度,要换个难度高的?
这头可真够铁的!
含元殿之中,气氛有些微妙。
就连李世民也愣住了。
这杨本满今天是吃错药了吧?
怎么突然间跟无忌杠上了?
朕没有听说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啊?
“铁料和精钢乃是打造兵器和农具的重要材料,从去年年初至今,长安城的……”
杨本满看到满朝大臣都将眼光转向了自己,越说越来劲了。
这是自己洗刷耻辱的时候啊。
而长孙无忌则是用吃人的眼光看着杨本满。
长安城的勋贵们,总有一些自己的挣钱门道,铁料和精钢虽然算是比较特别的东西,可是长孙家的做法,并没有比其他人过分啊。
“启禀陛下,长安城的铁料和精钢价格上涨,乃是大唐国力不断上涨,百姓生活日渐富裕,对铁料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兵部这几年在不断的更新补充兵器造成的,杨御史口中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纯属子虚乌有。”
被人当着面给弹劾了,长孙无忌自然要出来辩解一下。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心虚,但是稍微想了想之后,长孙无忌心中也就有了底气。
哄抬物价这事,本来就没法拿出具体证据的,怎么扯皮都不会有明确的结果。
至于囤积居奇,虽然自家确实有这么做,但是完全可以用别的理由来解释。
那个观狮山书院的许敬宗不是想购买大量的钢条吗?
自家库房里存放的精钢,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即使被人知道了,也可以说是在准备给观狮山书院交付做的准备。
长孙无忌想到这里,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微笑,这反倒是让自己的反驳显得更加有说服力了。
“赵国公,你贵为当朝国公,屡受国恩,却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朝廷利益,不顾百姓死活,你去问问户部认可你的说法吗?兵部认可你的说法吗?工部认可你的说法吗?”
杨本满学聪明了。
这个时候,把水搅浑,把刚刚闹得沸沸扬扬的兵部和工部尚书争吵之事的当事人卷进来,对自己的好处是最大的。
反正自己弹劾长孙无忌的目的,并不是因为要拿他怎么样。
事实上,杨本满很清楚,只要长孙无忌不干出造反的事情,自己是怎么弹劾也伤不了他分毫的。
但是,把事搞大了,把水搅浑了,自己的名气自然也就上去了。
反正,此时此刻的户部和工部,亦或是兵部,对铁料和精钢价格的上涨,多少都是有所怨气的。
而这些人自然也都知道,关中地区,长孙家才是最大的铁料和精钢生产商。
甭管长孙无忌怎么辩解,要说这事跟长孙家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没人相信的。
“戴爱卿、阎爱卿、侯爱卿,你们几个怎么说?”
李世民脸色淡定,没人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不过,作为帝王,他也总不能一直看到早朝变成杨本满和长孙无忌的互喷之所。
既然杨本满提到了其他几个衙门,那就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听听其他人怎么说。
再跟李总给自己回报的信息对比一下,应该能让自己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事的前因后果。
“咳咳!”
阎立德看了一眼侯君集和戴胄,站了出来。
这几天,他也是一肚子气。
铁料和精钢的价格上涨了,户部的拨款却是没有同步增加,工部自然不可能按照原计划交付各种兵器。
这个时候,户部不啃声,兵部怪工部,自己上哪说理去?
既然这杨本满把矛头对准了赵国公,还要拉自己下水,那就干脆在这朝堂上好好的论一论吧。
“陛下,赵国公府上有没有哄抬物价,有没有囤积居奇,微臣不知道。但是微臣知道如今的铁料和精钢价格已经比去年涨了一大截,而关中地区的铁料和精钢,有一半是出自于长孙家的作坊。”
阎立德心中对长孙家是有点意见的,但是他也不傻,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还有其他好多长孙家的子弟都在朝中为官,自己是不可能去硬怼长孙无忌的。
头再铁,也是要考虑一下阎家的整体利益。
不过,要他站在长孙无忌那边,他也是做不到的。
那侯君集为何冲到工部,指着自己鼻子一顿猛喷?
自己遭受的这些,长孙家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陛下,微臣也是赞同阎尚书说的话,铁料和精钢的价格,最近一年确实上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