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明尊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玉佩琳琅行傩步,且放白鹿青崖间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玉佩琳琅行傩步,且放白鹿青崖间(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经典。  

甚至到了仙汉时期,世家大族一样要学《诗》的。  

故而高昭所说的话,几乎全部来源于《诗经》。  

乃是《卫风.竹竿》中的一句,描述的乃是君子美女出行之时,佩戴玉饰,淇水泉源流淌的美好景象。  

《卫风.竹竿》之中的四句短诗,几乎都蕴含着一种原始的术法。  

而这一句便是君子配玉之道。  

天周神朝,修士无不佩玉。  

他们将天地间种种的纹路铭刻在美玉之上,乃是介乎如今的法器和符箓之间的一种‘神器’。  

一如昔年燕殊请苍天炼药。  

苍天显化为璧,其上的每一颗犹如乳牙的钉纹,皆是大道的显化。  

玄门之玄,最早的含义,便是绳索交缠在玉器上留下的痕迹!  

是故:云雷纹、饕餮纹、蒲纹、谷纹、涡纹等等铭刻大道的纹路,雕琢成器。  

便是寄托着上古巫祭的种种巫术,神只留下的种种神术,乃至修士仰俯天地,察觉的种种道理,近乎符箓、法器、祭祀、礼器融汇的一种东西。  

上古修士投掷玉器可以爆发如今符箓一般的通天之能。  

又能发动祭仪轨。  

乃至与之共鸣施法…  

所以高昭一身的玉器,着实都是佩戴在外的符箓和法器。  

而佩玉之傩,便是统御全身上下的玉器,犹如傩法一般的大型祭仪。  

它也是一种步法,讲究身上的玉器在脚步中碰撞,犹如琳琅锵鸣一般。  

由徵角宫羽这般的正音,将所有的巫法神术,玉佩铭刻的大道和谐共鸣,加持于自身。  

高昭平心静气。  

一但脚步错乱,周身玉佩上的神光碰撞之后就会有冲突,亦难如天音一般和谐。  

这乃是以极高的心性修为,驾驭所佩之玉象征的天地万物的一种原始神通。  

他微微迈出一步,身上的玉佩,代表天地万物的纹路随着玉佩的轻轻摇摆,相互撞击,神光在撞击中丝毫不乱,发出和谐的天音。  

顿时天地万物的纹路汇聚成一种道韵,笼罩着他。  

足底已经踩在了水面上,但天地万物和诸神的和谐,近乎共鸣一般的化为了道韵。  

吴越剑阁的钱棠感叹道:“未想如今还能见到这等上古之法!”  

崔啖也点头赞叹:“今法精而古法博,古人求道,不在乎山川日月之别,水火风雷之精,只见大道于其中,混然成道。是故古法之中,种种术法神通不分五行,甚至更无水火等外相,就连神通术法三教大道的区别也没有。”  

“只以天地为师,向大道而求!”  

高昭以佩玉之傩,稳稳的行于水面上,一众幻境竟然都难以将他拉下水中,就这么一步一步的迈往湖中。  

但少倾,高昭便原路返回,上岸后拱手道:“我心性修为还不够,水面之下有无数幻境滋扰,每一步耳边都仿佛有无数杂音,唯有让身上玉佩碰撞的天音盖过杂音,才能行走于水上。”  

“这般傩步耗费精神,走出去短短数十步,就感觉后继无力,只能回来!”  

旁人连忙劝道:“高兄能避御幻月,已是神通不凡了!这湖面广大,万不可亲涉其中…”  

李休纂钻出水面,看到他们这一群人滞留岸边,张开手,却见一尾金色的小鱼在他手中蹦跶。  

柳如烟也再次斩破湖面,翻身上来,道:“刚才谁在湖面乱走,身上都挂着什么玩意?你知道那天音传入水下,被幻境扭曲成了何等魔音,害的我差点上不来!”  

“奶奶的…”她朝着高昭一瞪:“是不是你?”  

崔啖连忙上前:“高兄欲渡镜湖,难免要显露道法神通,此乃佩玉之傩,上古诗经里的道法,并非有意为之…”  

“啥玩意?”  

柳如烟眉毛一竖,继而挥手道:“算了!我也管不着你们,但你们渡湖的神通,会被下方的幻境倒映、扭曲!方才魔音着实厉害,乍起之下,我差点没撑住。你们要渡湖的先试一遍,我观望一下,有个准备再下去!”  

说着她笑眯眯的从胸口掏出一只灵龟,端是灵性不凡,豆大的眼睛闪烁着一种智慧之光。  

让旁边的白马寺知晦看直了眼睛,忍不住道:“这灵龟如此灵性,看着小僧眼中似乎领悟了佛法,端是大有慧根之物…”  

他看向柳如烟,而柳如烟却好像没听见一样,转头对旁边的李休纂说:“你捞到了什么?”  

“唉!是只小金鱼…”  

“我这灵龟应该是某种天机之物,得了滋养,化为的生灵。你这金鱼通体鳞片金灿灿的,哇!水金之属,应该是某种天地奇金所化,可以作为炼制法器的主材,若能保留灵性,所成法器必然不凡!”  

高昭看着灵龟也有些眼馋:“这等灵龟,若是用于占卜。”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等灵龟怎能用于占卜呢?应该放养在功德池中,予它日月说佛法度化。”  

知晦和尚也来到湖边,深吸一口气,念诵真言,拨动手中的念珠。  

只见一朵金莲落下,在湖面漂浮着。  

他踩上去,稳稳当当的站住了!  

但往下一看,却见一朵黑莲倒映在湖中。  

顿时心中一惊,足下金莲便微微开始荡漾…  

知晦和尚连忙下了金莲,凝重道:“佛门以清净功德之空性,视四大为梦幻泡影,但我以佛法渡湖,却见佛法亦倒映幻魔。”  

“这幻月之湖,未得众生有情之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