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 第二百零八章 解谜

第二百零八章 解谜(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副官,分别来自户部与工部,三方彼此监督。  

至于军卒,也是京军与禁军混搭的。  

这点众人都知晓。  

齐平叹道:  

“敌人突袭,官员来不及反应,或者战败被杀,尸体被冲走,难以寻觅,这听起来合乎逻辑,但我还是那句话,至于如此疏忽大意吗?  

同样是外派的巡抚,李琦,李巡抚出驶时,官印都是从不离身的。  

这吴合,当夜理应在船舱内,身边也该有护卫,莫非是睡死了?  

那般大的动静,连激发官印,护持自身都做不到?  

即便无法反击,可连护持自身都不行?这是其二。”  

同为御史,齐平知道,李琦可是把官印拴在裤腰带上的,睡觉都搂着…  

虽然他也好奇过,老李嫖的时候把印章放哪…但起码,谨慎的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对比,差距太大。  

顿了顿,留给众人消化的时间,齐平继续道:  

“至于第三点,便是那逃回的禁军军官,冯步安。  

卷宗上倒是没有异常,但是,我看过后,便觉得好奇,他既然逃回了京都,为何不入城,而是去了书院?”  

洪娇娇翻了个白眼,挺起胸脯:  

“这个多简单,第一,书院在郊外,距离城门还有不少距离,他肯定选近的啊。  

第二,人都重伤成那样了,眼瞅着撑不住了,去书院有人救治。  

第三,他本身就出身书院。这不是再明朗不过?”  

齐平似笑非笑:  

“可以啊,还学着我,说上一二三了。  

女锦衣得意地扬眉。  

下一秒,齐平轻轻叹了口气:  

“你说的没错,单纯这个行为,并不问题,可是…他为什么要拼死往京都逃呢,为什么不去最近的官府?”  

一名锦衣愣了下,道:“许是觉得官府太弱。”  

齐平摇头:  

“他一路逃回,耗费了接近三天,如此状态下都未被敌人截杀,说明起码后面一段路,并无追兵,而这么长的路,他有大把的机会与人接触。  

甚至不需要求援,只要表明身份,送出情报即可,但他没有这样做。”  

裴少卿道:  

“也许,是他意识模糊,难以思考,你不是说过,他识海受创吗,也许,当时他已经神智浑噩,只想着活命,本能地朝书院赶,想要请人救治。”  

齐平点头道:  

“也许是,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便是,他信不过地方官府!”  

裴少卿一愣。  

齐平语速飞快道:  

“他可能由于某种顾虑,对官府心生提防,甚至于,对进入京都,都有所顾忌,所以,无奈之下,只好逃回书院!  

要知道,书院的位置,虽然也在南边,但与通往宛州的官道、河道皆有距离,他前往书院,甚至要比去码头更远一些…”  

“同时,还有一点,你们想到没有,他拼命逃回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活命?  

不,两地太远了!  

若是养伤为主,没道理偏要回来,更大的可能,是要报信。  

那问题就来了,若只是被劫杀,并没有拼死报信的必要。  

除非,他有一定要上报的情报!”  

“此外,还有第四个问题,从结果看,那货匪徒显然是有预谋的,才能如此干脆利落完成劫杀,那么问题来了。  

他们如何确保,船队在那一晚,会经过关峡?  

呵,记得吗,我前面说过,若是正常船速,大概要天亮后才能抵达。”  

齐平冷静分析道:  

“当然,这些只是我当时的猜测,不过,只是猜测,就已经够了,结合这几个疑点,我推断出一种可能,那就是,船队中,很可能存在内鬼!”  

内鬼!  

锦衣校尉们精神一震。  

齐平淡淡道:  

“这样,上面的一切疑惑,就都有了解释。船为何加速?恰好撞入匪徒埋伏?军卒为何大量卸甲,防御不足?  

很可能,是船上有鬼,而且,其地位很高,可以下达命令。  

而符合条件的人里,一个尸体找到了,可以排除,冯步安重伤逃回,也可以暂时忽略。  

余下两个失踪的,嫌疑最大,而其中,更以运粮主官,携带官印的吴合为最!”  

“倘若吴合是内鬼,那冯步安的行为,就有了解释,他一定发现了这点,所以才拼死逃回,而之所以不联络沿途官府,是因为信不过。  

毕竟,就连运粮官都有问题,那沿途的衙门,谁能确保安全?”  

裴少卿恍然:“所以,那时候你就怀疑上了吴合?”  

齐平点头:  

“是。在意识到这点后,我大胆猜测,吴合假死脱身,此刻也许还活着,而且极有可能,与那伙匪徒,以及丢失的官银在一起。  

那么,逻辑就很清晰了,只要找到吴合即可。”  

洪娇娇疑惑:  

“可是人都失踪了,又过去了好几天,如何找?”  

齐平笑道:  

“原本,是很难的,但冯步安的存在,让我意识到了机会,还记得吗,在西北路上,我们遇到过一伙劫匪,当时,我怀疑江湖动乱与不老林有关。  

而司首命我接手此案时,也说过怀疑是不老林出手。  

再结合皇陵案里,不老林与徐士升的勾结,我意识到,如果说,这背后是他们,那么,京都里肯定还有这伙人的眼线。”  

“而当时,事情闹得那么大,幕后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