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无题(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将来遇到过不去的坎了,就算变卖家产,也能多卖几文钱不是。”  

“说不定这几文钱就能救他们一命。”  

“如果千家万户都如此,那整个国家的财富总量将会增加多少?”  

“国家面对灾难的时候,抵抗力也会成倍数的提升。”  

“说的难听点,家底厚了,子孙就算败家,也能多败几年不是。”  

众人心下莞尔,都点头表示认同。  

说到这里马钰顿了一下,转而说道:  

“当然,前人也有前人的困难。”  

“生产力太低,强行追求多元化发展,也是不切实际的。”  

“但前面我们说过,从宋朝开始情况就变了。”  

“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人口也出现了大量富裕,有这个条件去发展百业。”  

“宋朝已经在往这条路上探索,他们将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把多余的劳动力引导向百业,南宋靠着很少的土地,就养活了八千多万人口。”  

“如果仔细研究宋朝的财税就可以发现,地税和人头税所占比例很小。”  

“他们财税的主要来源,其实就是百业。”  

“这就说明,多元化发展这条路是可行的。”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蒙古人入侵,宋朝的国祚是否可以再延续一两百年?”  

听到这里,朱元璋心中大动。  

宋朝地少人多,面对着寒冷期,还面临北方强敌的侵扰。  

即便如此,也养活了八千多万人口。  

关键是,他们还能让这些人都吃得上饭。  

如果没有外敌,靠着宋朝自己发展,说不定真的还能再延续一两百年。  

这么一算,宋朝国祚就能超过五百年。  

五百年啊。  

大明也即将面临寒冷期,人口也同样会出现大量富余。  

但大明没有那么强大的外敌啊。  

照这样算,那大明的国祚有多长简直不敢想啊。  

算着算着,他眼珠子都绿了,催促道:  

“快说快说,接下来呢。”  

朱标等人也同样都竖起了耳朵,增加几百年国祚,谁不兴奋啊。  

马钰心下也非常高兴,你感兴趣就好啊,兴趣就是最好的动力源泉。  

“但是宋朝也只是探索阶段,他们并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做。”  

“或者说,他们的做法是很粗放的,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如果宋朝对此能有个清晰的认识,再由朝廷出面制定宏观发展计划,我相信他们的情况会更好。”  

“但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基层官吏来实施。”  

“我们不能指望一群不识数的人去搞经济…”  

“这就是为何我一直说,大明要拓展官吏的职能范围,为何要提倡普及算学的原因。”  

“一切都是为了让大明的经济多元化,给后世子孙多积攒一些家底。”  

“力争让大明能熬过寒冷期,创造一个更加辉煌,国祚更长的王朝。”  

“让后世寻找治国经验的时候,不再提什么三代之治,只会拿大明做榜样。”  

一席话说的,就连朱元璋都感到热血沸腾。  

就更别提朱标、朱棡、朱棣哥仨了,如果不是环境不适合,他们恨不得站起来高呼开创辉煌了。  

等大家都冷静下来,朱元璋说道:  

“咱就知道,你小子对治国有一整套的想法,今天没有让咱失望。”  

虽然没有说具体的政策,可这一节课比任何具体政策都管用。  

让他对过去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明确的想法。  

再回想之前自己设计的国策,他觉得还是别拿出来了,重新设计吧。  

当然,他肯定不会这么草率,后续依然会做大量的调查。  

但最起码,现在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查了。  

比之前无头苍蝇一样,要强太多了。  

之后众人又围绕这个问题发起了提问,马钰一一做了解答,让他们对经济多元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且马钰也顺便讲了一下商业税的问题,并强调了商业税在未来的重要性。  

事实上这次不用他提醒,在讲经济多元化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商业税的重视不够。  

税制方面,必须把这一块给补上。  

不过具体要如何征收商业税,马钰也表示不懂:  

“但我相信肯定有人懂,陛下多探查一番,定然能找到的。”  

朱元璋点点头,并没有认为他在藏拙。  

马钰要是啥都懂,那才有问题。  

之后又聊了一会儿,就到了午饭时间。  

用过饭之后,马钰就提出告辞。  

话题已经谈的七七八八,朱元璋倒也没有再留他。  

只是等到朱标三兄弟也想离开的时候,朱元璋却将他们三个留了下来,然后说道:  

“你们是不是很奇怪,为何我会将老三老四也留下来听讲?”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