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狠狠输出(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还有一名叫刘注的官员,因为私自惩罚家中下人而被削职流放。”
“因为小妾打死奴仆被罢相,惩罚奴仆被削职流放,在华夏历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其标志性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宋徽宗因为靖康之变一直被骂,但在民权方面他也是做出过贡献的。”
“他将北宋之前几任皇帝关于奴仆的规定,梳理总结成了统一的法条。”
“并且还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惩罚措施。”
“陈执中那件事情如果放在宋徽宗时期,按照律法就不是罢相那么简单,最少也要流放三千里。”
“这还是因为他没有参与,如果他直接参与了,就是死刑。”
“可以说,随着公权力的扩张,民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民权提升,公权力才得到了保障。”
“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元朝时期,华夏的发展历程被打断,蒙古蛮子大开历史的倒车。”
“皇帝沦为了权臣手中的工具,皇室贵女也成了权臣的玩物。”
“百姓就更不用提了,这一点陛下和姑姑应该是最清楚的。”
马皇后回以一声长叹,她可见过太多悲剧了。
朱元璋神色里浮出痛苦之色,他家数十口,几年时间就死的只剩下几个。
记忆太惨痛了。
但他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痛苦之中,很快就开始思考马钰所说的公权和民权。
元朝的公权明显是不行的,除了忽必烈之外,别的皇帝都被权臣、军头掣肘。
民权方面,法律规定的四等人就是最好的证据。
以前没有人提醒,他其实并没有觉得,元朝的制度有什么问题。
百姓就是地位低,有口饭吃就行了,哪还敢奢求那么多。
倒不能说他刻薄之类的。
而是因为,这是他身处其中亲身体会到的,所以他认为这就是正确的。
当初他最大的愿望,也是出来一个猛人结束乱世,让他能回家好好种地。
甚至他还想过参加元军,赶紧将义军给消灭了,让国家恢复太平。
后来之所以加入义军,还是因为汤和给他写信,被别人举报了。
参加元军的路被断,又被元廷通缉,他才不得不加入义军。
真正要怪,也是蒙元的制度,扭曲了世人的认知。
让世人误以为这就是正确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马钰的分析,跳出了时代的限制,从历史的角度解析了时代发展规律和趋势。
也帮助朱元璋从更高的维度,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引起了他的思考。
他甚至想到了《孟子》。
难怪自己一直不喜欢《孟子》,觉得这本书里很多话都大逆不道。
原来不是孟子有问题,真的是我有问题。
看着陷入沉思的朱元璋,马钰心情也有些忐忑。
不知道这臭要饭的能不能醒悟过来啊。
原本的世界,他就继承了很多元朝的鄙陋政策,小开了一把历史的倒车。
不过即便如此,明朝依然在文化制度上做出了阶段性突破。
比如内阁制度。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来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人,机缘巧合弄出了内阁制度。
可以说,内阁制度是古典帝国最优解了。
既保障了皇权的利益,又发挥了群臣的主观能动性。
当皇帝有作为的时候,内阁就是辅助机构。
当皇帝昏庸无能的时候,内阁能代替皇帝执政。
甚至没有皇帝,内阁也能照常维持国家运行。
而且内阁制度还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权臣的产生。
有明一朝,真正能算得上权臣的,只有张居正。
但张居正也是得到了太后和大太监冯保的支持,才得以执掌朝政。
没有这两个人的支持,他也当不了权臣。
而且,内阁制度还为虚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参照。
明末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就基于对明朝政治的研究反思,提出了虚君思想。
黄宗羲的探索更进一步,反对君权天授,认为君权是民授的。
他认为君是天下最大的危害。
我们不妨遐想一下,如果华夏思想顺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新思想新制度呢?
可惜,也只能遐想了。
因为这一切都被满清给打断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华夏文明一直在完善进步的。
所以,当马钰听到西方某人说,华夏没有历史,只是在重复的时候,就很无语。
这是多么的无知傲慢,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关键是,这话不光外国人信,很多中国人竟然也信了。
好好了解一下中国史就知道,华夏文明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的。
从公权到民权,从生产力到生产制度…
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过程,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还出现了好几次开倒车的情况。
但总体上来说,一直都在向前发展。
因为满清的黑暗统治,就否定之前所有的一切,这太滑稽了。
西方人否定中国历史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要打造唯西方论思想。
可是中国人也认同他们的观点,就有点无法理解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西方后来者居上了吗。
“因为小妾打死奴仆被罢相,惩罚奴仆被削职流放,在华夏历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其标志性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宋徽宗因为靖康之变一直被骂,但在民权方面他也是做出过贡献的。”
“他将北宋之前几任皇帝关于奴仆的规定,梳理总结成了统一的法条。”
“并且还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惩罚措施。”
“陈执中那件事情如果放在宋徽宗时期,按照律法就不是罢相那么简单,最少也要流放三千里。”
“这还是因为他没有参与,如果他直接参与了,就是死刑。”
“可以说,随着公权力的扩张,民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民权提升,公权力才得到了保障。”
“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元朝时期,华夏的发展历程被打断,蒙古蛮子大开历史的倒车。”
“皇帝沦为了权臣手中的工具,皇室贵女也成了权臣的玩物。”
“百姓就更不用提了,这一点陛下和姑姑应该是最清楚的。”
马皇后回以一声长叹,她可见过太多悲剧了。
朱元璋神色里浮出痛苦之色,他家数十口,几年时间就死的只剩下几个。
记忆太惨痛了。
但他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痛苦之中,很快就开始思考马钰所说的公权和民权。
元朝的公权明显是不行的,除了忽必烈之外,别的皇帝都被权臣、军头掣肘。
民权方面,法律规定的四等人就是最好的证据。
以前没有人提醒,他其实并没有觉得,元朝的制度有什么问题。
百姓就是地位低,有口饭吃就行了,哪还敢奢求那么多。
倒不能说他刻薄之类的。
而是因为,这是他身处其中亲身体会到的,所以他认为这就是正确的。
当初他最大的愿望,也是出来一个猛人结束乱世,让他能回家好好种地。
甚至他还想过参加元军,赶紧将义军给消灭了,让国家恢复太平。
后来之所以加入义军,还是因为汤和给他写信,被别人举报了。
参加元军的路被断,又被元廷通缉,他才不得不加入义军。
真正要怪,也是蒙元的制度,扭曲了世人的认知。
让世人误以为这就是正确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马钰的分析,跳出了时代的限制,从历史的角度解析了时代发展规律和趋势。
也帮助朱元璋从更高的维度,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引起了他的思考。
他甚至想到了《孟子》。
难怪自己一直不喜欢《孟子》,觉得这本书里很多话都大逆不道。
原来不是孟子有问题,真的是我有问题。
看着陷入沉思的朱元璋,马钰心情也有些忐忑。
不知道这臭要饭的能不能醒悟过来啊。
原本的世界,他就继承了很多元朝的鄙陋政策,小开了一把历史的倒车。
不过即便如此,明朝依然在文化制度上做出了阶段性突破。
比如内阁制度。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来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人,机缘巧合弄出了内阁制度。
可以说,内阁制度是古典帝国最优解了。
既保障了皇权的利益,又发挥了群臣的主观能动性。
当皇帝有作为的时候,内阁就是辅助机构。
当皇帝昏庸无能的时候,内阁能代替皇帝执政。
甚至没有皇帝,内阁也能照常维持国家运行。
而且内阁制度还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权臣的产生。
有明一朝,真正能算得上权臣的,只有张居正。
但张居正也是得到了太后和大太监冯保的支持,才得以执掌朝政。
没有这两个人的支持,他也当不了权臣。
而且,内阁制度还为虚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参照。
明末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就基于对明朝政治的研究反思,提出了虚君思想。
黄宗羲的探索更进一步,反对君权天授,认为君权是民授的。
他认为君是天下最大的危害。
我们不妨遐想一下,如果华夏思想顺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新思想新制度呢?
可惜,也只能遐想了。
因为这一切都被满清给打断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华夏文明一直在完善进步的。
所以,当马钰听到西方某人说,华夏没有历史,只是在重复的时候,就很无语。
这是多么的无知傲慢,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关键是,这话不光外国人信,很多中国人竟然也信了。
好好了解一下中国史就知道,华夏文明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的。
从公权到民权,从生产力到生产制度…
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过程,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还出现了好几次开倒车的情况。
但总体上来说,一直都在向前发展。
因为满清的黑暗统治,就否定之前所有的一切,这太滑稽了。
西方人否定中国历史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要打造唯西方论思想。
可是中国人也认同他们的观点,就有点无法理解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西方后来者居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