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狐狸(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
以前没来应天的时候,他们幻想过很多画面。
真正到了这里才知道,自己极尽想象的画面,都远远不如这里的真实情况。
大户人家的规矩是真多,仪表、吃饭、言行举止都有规矩。
很多规矩还不是刻意去讲究,而是周围环境在影响着你,让你下意识的跟着去做。
他们在乡下自在惯了,天热了袖子裤腿都挽起来,也没人会说啥。
吃饭的时候,周围一圈人家都端着碗,拿着粗糙的食物,来到大树下席地而坐边吃边聊。
在这里,这些动作根本就做不出来。
即便没人监管,他们自己也做不出来,总觉得这么做和环境格格不入。
至于马钰,每天都能见到面,还经常在一起吃饭。
对他们的态度也非常和蔼,对几个孩子也很疼爱。
可对这个少年家主,他们心中却只有敬畏,根本就不敢亲近。
没办法,在这家里马钰可是一言九鼎。
他笑其他人才会笑,他不高兴其他人都会绷着脸。
再加上他身后时刻都跟着几个满脸横肉的壮汉。
一家之主的形象直接拉满了。
马老三老五他们实在不敢和他亲近。
这种环境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过拘谨。
只是几天就够了,心念念的想去乡下。
马八爷自然想让他们留在大城市,又劝又骂都没有啥用,也只能去找马钰。
马钰自然得有所表示,出面挽留了几次,又多留了他们几日。
见他们依然想去庄子这才松口。
至于给孩子请老师之类的,确实有拉拢的意思,但也是真的想多培养几个年轻人出来。
未来如何,还得是看他们啊。
最后一次挽留过他们,马钰就找到管家袁朗,让他去庄子上安排住所之类的。
这些事情对袁朗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当即就去办理。
处理完琐事马钰长舒口气,接下来就是等刘伯温上门了。
刘伯温确实是个讲究人,不早不晚上午十点整到达。
在这个年代,能将时间掐这么准还真是难为他了。
寒暄见礼之后,马钰将其迎入正堂落座。
接下来就是一番吹捧。
一个说马公子少年才俊,必为国之栋梁。
一个说刘中丞才学过人,是国家的肱骨之臣,是我们晚辈的楷模。
总而言之,双方一个比一个会夸,谁都不愿意让话掉在地上。
马钰是笃定了,你刘伯温不先说正事,我是肯定不会主动说的。
咱们就拉扯着呗,看谁能沉得住气。
最终还是刘伯温先绷不住了,开始将话题往朝政上撤。
马钰立即打起精神,这老狐狸每一句话都不简单,可不能上当。
能掐准他是什么意思的,就证明回答上几句。
感觉有坑的,就直接点头:嗯,刘中丞高见,晚辈佩服。
要么就是:哎,晚辈后学末进,哪有什么见解。
刘伯温见这少年始终不上套,也非常无奈。
其实他倒也没什么坏心,主要是想套套话,看最近的差距变化马钰参与了多少。
顺便再摸一摸他的心思,然后再决定后面怎么开启话题。
哪知聊了半天,说的口干舌燥,茶水都喝了两杯,少年一招都不接。
知道对方心智比外表成熟,今天自己很难讨到便宜,刘伯温也不再浪费口舌。
终于开始切入主题:“朝中做官难啊,别看我表面风光,实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马钰心道你个老狐狸,还是被我的不接招大法给治住了吧。
任你本事通天,我通通用嗯、啊、哦、好等字来回答。
就不信你能从这些字里,分析出几千字的心理波动来。
不过见刘伯温终于开始谈正事,马钰也没有再敷衍,而是顺着他的话说道:
“刘中丞哪里的话,你可是朝中肱骨之臣。”
“当年鄱阳湖之战多赖你的计策,之后的朝政建设你也立功颇多。”
“若陛下分封功臣,名单上也必有你一席之地,何至于生出如履薄冰之心。”
刘伯温摇摇头,说道:“公子谬赞了,愧不敢当。”
“我这御史中丞也只是看起来光鲜罢了,现在朝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交锋。”
“我只求自保,不敢有别的想法。”
马钰故作不解的道:“哦?刘中丞以为凭陛下的能力和性格,还压不住这些势力吗?“
刘伯温叹道:“陛下口含天宪乾纲独断,自然无往而不利。”
“但这种大势交锋,局外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余波波及灰飞烟灭啊。”
马钰惊讶的道:“局外人?刘中丞身为大明的御史中丞,又是开国功勋,竟然将自己当做局外人?“
刘伯温苦笑道:“我只想当一个局外人,能功成身退足矣,不敢有其他奢望。“
马钰眉头微皱:“你的想法我不敢苟同…算了,人各有志,我也不劝你了。”
“天下一统在即,你此时激流勇退,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有立国之功在身,日后不论朝中有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到你。”
刘伯温面露犹豫之色,内心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好一会儿才说道:
“马公子可知,李相一直在针对我?”
马钰心中吐槽,这刘老头戏真多,但还是配合的道:
以前没来应天的时候,他们幻想过很多画面。
真正到了这里才知道,自己极尽想象的画面,都远远不如这里的真实情况。
大户人家的规矩是真多,仪表、吃饭、言行举止都有规矩。
很多规矩还不是刻意去讲究,而是周围环境在影响着你,让你下意识的跟着去做。
他们在乡下自在惯了,天热了袖子裤腿都挽起来,也没人会说啥。
吃饭的时候,周围一圈人家都端着碗,拿着粗糙的食物,来到大树下席地而坐边吃边聊。
在这里,这些动作根本就做不出来。
即便没人监管,他们自己也做不出来,总觉得这么做和环境格格不入。
至于马钰,每天都能见到面,还经常在一起吃饭。
对他们的态度也非常和蔼,对几个孩子也很疼爱。
可对这个少年家主,他们心中却只有敬畏,根本就不敢亲近。
没办法,在这家里马钰可是一言九鼎。
他笑其他人才会笑,他不高兴其他人都会绷着脸。
再加上他身后时刻都跟着几个满脸横肉的壮汉。
一家之主的形象直接拉满了。
马老三老五他们实在不敢和他亲近。
这种环境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过拘谨。
只是几天就够了,心念念的想去乡下。
马八爷自然想让他们留在大城市,又劝又骂都没有啥用,也只能去找马钰。
马钰自然得有所表示,出面挽留了几次,又多留了他们几日。
见他们依然想去庄子这才松口。
至于给孩子请老师之类的,确实有拉拢的意思,但也是真的想多培养几个年轻人出来。
未来如何,还得是看他们啊。
最后一次挽留过他们,马钰就找到管家袁朗,让他去庄子上安排住所之类的。
这些事情对袁朗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当即就去办理。
处理完琐事马钰长舒口气,接下来就是等刘伯温上门了。
刘伯温确实是个讲究人,不早不晚上午十点整到达。
在这个年代,能将时间掐这么准还真是难为他了。
寒暄见礼之后,马钰将其迎入正堂落座。
接下来就是一番吹捧。
一个说马公子少年才俊,必为国之栋梁。
一个说刘中丞才学过人,是国家的肱骨之臣,是我们晚辈的楷模。
总而言之,双方一个比一个会夸,谁都不愿意让话掉在地上。
马钰是笃定了,你刘伯温不先说正事,我是肯定不会主动说的。
咱们就拉扯着呗,看谁能沉得住气。
最终还是刘伯温先绷不住了,开始将话题往朝政上撤。
马钰立即打起精神,这老狐狸每一句话都不简单,可不能上当。
能掐准他是什么意思的,就证明回答上几句。
感觉有坑的,就直接点头:嗯,刘中丞高见,晚辈佩服。
要么就是:哎,晚辈后学末进,哪有什么见解。
刘伯温见这少年始终不上套,也非常无奈。
其实他倒也没什么坏心,主要是想套套话,看最近的差距变化马钰参与了多少。
顺便再摸一摸他的心思,然后再决定后面怎么开启话题。
哪知聊了半天,说的口干舌燥,茶水都喝了两杯,少年一招都不接。
知道对方心智比外表成熟,今天自己很难讨到便宜,刘伯温也不再浪费口舌。
终于开始切入主题:“朝中做官难啊,别看我表面风光,实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马钰心道你个老狐狸,还是被我的不接招大法给治住了吧。
任你本事通天,我通通用嗯、啊、哦、好等字来回答。
就不信你能从这些字里,分析出几千字的心理波动来。
不过见刘伯温终于开始谈正事,马钰也没有再敷衍,而是顺着他的话说道:
“刘中丞哪里的话,你可是朝中肱骨之臣。”
“当年鄱阳湖之战多赖你的计策,之后的朝政建设你也立功颇多。”
“若陛下分封功臣,名单上也必有你一席之地,何至于生出如履薄冰之心。”
刘伯温摇摇头,说道:“公子谬赞了,愧不敢当。”
“我这御史中丞也只是看起来光鲜罢了,现在朝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交锋。”
“我只求自保,不敢有别的想法。”
马钰故作不解的道:“哦?刘中丞以为凭陛下的能力和性格,还压不住这些势力吗?“
刘伯温叹道:“陛下口含天宪乾纲独断,自然无往而不利。”
“但这种大势交锋,局外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余波波及灰飞烟灭啊。”
马钰惊讶的道:“局外人?刘中丞身为大明的御史中丞,又是开国功勋,竟然将自己当做局外人?“
刘伯温苦笑道:“我只想当一个局外人,能功成身退足矣,不敢有其他奢望。“
马钰眉头微皱:“你的想法我不敢苟同…算了,人各有志,我也不劝你了。”
“天下一统在即,你此时激流勇退,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有立国之功在身,日后不论朝中有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到你。”
刘伯温面露犹豫之色,内心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好一会儿才说道:
“马公子可知,李相一直在针对我?”
马钰心中吐槽,这刘老头戏真多,但还是配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