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46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

第46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且她想的更多。  

她并不认为,马钰会突然讲无关的东西。  

突然讲宋朝下限高,大概率和人口制度有关系。  

这就更加值得他们主意了。  

因为很可能这番话里,就有解决大明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路。  

“宋朝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  

“那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大致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其中一条,把部分人不当人。”  

“比如,把多余的人贬为奴隶。”  

“奴隶地位等同牛马,有口吃的就行。”  

“如此一来,就能极大的缩减粮食消耗。”  

“奴隶没有社会地位,不受法律保护。  

“有钱人肯定喜欢,他们就会购买大批奴隶使用。”  

“买了奴隶就得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变相的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国家甚至还可以鼓励杀奴,死一个就少一个人消耗资源。”  

“还可以借着战争的理由,将奴隶送到战场送死。”  

“反正有太多办法可以消耗他们的生命了。”  

朱标忍不住反驳道:“奴隶难道不会造反吗。”  

马钰摊摊手道:“不怕,朝廷只要确保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可以了。”  

“比如确保两千万人的利益,让这两千万人奴役剩下的人。”  

“奴隶敢造反,这两千万人自然会帮朝廷镇压。”  

“而每一次的奴隶造反,都会带来杀戮。”  

“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正好可以消耗多余的人口。”  

朱标眉头直皱:“太残忍了,非仁君所为也。”  

马钰笑道:“你能有这个想法,不正是孔孟思想告诉你的吗?”  

朱标不禁愣了一下,好像确实如此啊。  

此时,他终于明白,孔孟思想是标杆的含义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同样露出深思之意。  

马钰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宋朝的君主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觉得这么做不仁,所以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制度。”  

“也就是符合仁道的制度。”  

“他们不但没有削减人的权力,反而赋予了人更多的权力,并用律法来保护人权。”  

“比如正式废除了贱籍,奴仆不再是主人的财产,而是雇佣关系。”  

“主人想要使用奴仆,就得与人签订雇佣合同,合同受律法保护。”  

“即便他的身份是奴仆,但在律法上依然是国家的臣民,拥有法律赋予的所有权力。”  

“合同到期,就可以恢复自由身。”  

“主人不得杀害奴仆,不得私下交易奴仆。”  

“主人与奴仆之间产生了矛盾,也需由官方出面解决。”  

“宋朝还给了百姓很大的自由,允许迁徙只是其中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允许百姓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更换从事的职业。”  

“除了商人不允许做官之外,别的方面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宽松。”  

“当然,在实际执行中,很多制度确实很难落实。”  

“但至少在法律上,宋朝承认了‘人’的地位,也承认了人作为人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权。”  

“相比起之前的朝代,可谓是划时代的进步。”  

越说越上头的马钰,再次发散了思维,转而说道:  

“据统计,宋朝是历朝历代农民造反最多的时期,很多人因此就说它下限很低。”  

“殊不知在宋朝以前,不是百姓不想反,而是没有机会。”  

“前面说过,从夏商周到隋唐,对人口的管控非常严格。”  

“他们把人锁在村子里,派出大量官吏监管,并严厉禁止人员流动。”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百姓抱团,他们还会定期分拆百姓家庭。”  

“一个家庭男丁多,就会将其中的一部分男丁,迁徙到几十里几百里外的村子居住。”  

“从此父子兄弟离散,终生再难有相见的机会。”  

“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起码有十七八个不同的姓氏。”  

“这些人没有血缘关系,很难抱团反抗朝廷统治,即便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受着。”  

“为何唐朝以前的造反,总是打着宗教的幌子?”  

“因为只有宗教人员才有资格游走四方。”  

“他们可以用传教的名义,游走一个又一个村子。”  

“然后以神佛为纽带,将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团结在一起。”  

“宋朝彻底放开了对人身的管控,不再强迫百姓分家。”  

“慢慢的就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势力,一个宗族就是一个村子。”  

“宗族的凝聚力就非常强了,活不下去他们就能团结起来造反。”  

“而且宋朝还给了百姓迁徙的自由,如此一来想要造反的人,就可以更加方便的联系更多的人一起反。”  

“所以,宋朝农民造反多不是因为他下限低,恰恰是他给了百姓更多的自由。”  

“唐朝以前的人是生活好,不想造反吗?是没机会。”  

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有些莫名其妙,我们也没说宋朝下限高不对啊,你这么激动做啥?  

看着面面相觑的夫妻俩,马钰也知道自己的思维有点过于扩散了,连忙将话题往回收:  

“宋朝农民起义多还有个原因,人多地少。”  

“宋朝本来就没有完成一统,土地比汉唐时期还少,人口却比那时候多。”  

“靠种地已经很难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