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欢迎林工(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不可能有‘既要还要’这个选项。所以,既然不想选,给的再多,也是无根浮萍。  

有句话说的好: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事二主…老师,如果换作你,你会不会答应?”  

王齐志默不作声。  

如果换成他:答不答应是一回事,拒不拒绝又是另外一回事。  

乍一听,挺矛盾,其实一点都不。  

默契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要有本事,别说一条船,踩三四条又能怎么样?  

瓷器修复给陕西,卵白玉给山西,看,是不是不冲突?  

所以追根结底,林思成还是为了他身边的这些人,才想都不想就回绝。  

因为不论在哪里研究,总负责人肯定得是他,论文也罢,期刊也罢,学术报告、研究成果,等等等等,负责人和第一作者那一栏,肯定是他签名。  

剩下的,陕西人签是签,山西人签也是签,有什么区别?  

答案是有:陕西人不可能送林思成一只价值几百万的古董碗,不可能阶段性的给他设置那么高的奖金。更不可能一分钱都不用他出,给他建一座几百万的研究中心。  

下意识的,王齐志想起他经常问林思成的那一句:值不值得?  

林思成每次都说:有些事,总得有人来干…  

王齐志一提,林思成就笑:“那不是为了给你加深点好印象吗?老师你如果现在这么问我,我肯定不这么说。因为太假,太高大上…”  

王齐志瞪着眼睛:“难道不高大上?”  

林思成又笑了起来:“老师,我真没那么伟大。我就说一点:中心建成,出了成果算谁的?我如果想干点什么事情,影响到了当地的利益,会不会发生不太愉快的事情?  

打个比方,我想把卵白玉的专利授权给西京,当地会不会干预。如果我非给了,会怎么样?”  

王齐志张了张嘴,话到了舌根底下,却不知道怎么吐。  

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  

但话说回来,如果在陕西,那肯定不会。  

原因很复杂,先说一点,西大中心从无到有,基本都是林思成自力更生。从本质而言,这就是一家具有科研性质的民营公司,林思成说了就能算。  

关键还在于,林思成已经用一次次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能力、专业性,乃至品格、德行、情操。  

掰着指头算算:倒流壶、张安世墓、耀州瓷…林思成的名字挂进档案的单位,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以及何志刚、陈朋、李春南、关兴民、郝钧,更包括学院的院长、校长,以及自己这个老师在内,等等等等,在各行各业有着深刻影响力的这些人。  

而每一次,都像这一次。  

以前经常听人说,吃亏是福,王齐志一直嗤之以鼻。但自从认识林思成,他就觉得,林思成把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  

想了好久,王齐志叹了一口气:“水老先生给的那只碗,总不是假的吧?”  

“是真的!”林思成点着头,“但无功不受禄,人情好欠不好还,万一还不上呢?”  

王齐志没说话。  

要换成他:我还不上就还不上?  

当然,他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好歹林思成叫他一声老师,他姓王的也是要脸的好不好?  

转着念头,车进了TY市区,又拐了两个弯,开到了文物局的楼下。  

车刚停稳,两位男子迎下台阶。  

一位四十多岁,领先一步,一位三十出头,稍稍落后。  

刚到车前,年长些的伸出了手:“王教授,林老师,辛苦。我姓任,在文物局科技处工作,水先生是我老师…”  

“任处长好!”  

两个挨个握了一下,又跟着进了楼。  

边走说边,都挺客气,但林思成总感觉,这位应该见过自己。  

而且眼神很怪。  

怪就怪吧。  

在当地人看来,自己干的事情,确实挺让人看不懂。  

转着念头,几个人上了四楼的会议室,刚进门,林思成怔了一下。  

好多领导,文物局,文化局,工业局。  

人他是第一次见,但这闲着的一个多星期,为了查资料,他没少往这几个局跑。每天都从大厅经过,即便每次只是捎带着看一眼,也记住了。  

怪的是,水即生也在,坐在右首靠前的位置。  

更怪的是,这些人看到他的第一眼的那种眼神。  

和楼底下碰到任处长时,有什么区别?  

转着念头,他笑着打招呼:“水先生好,各位领导好!”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上首的领导鼓了一下掌:“欢迎林工!”  

随后,掌声如雷!  

王齐志懵了一下,一股酥麻感涌上了脑门。  

做为对手,林思成是很难缠,但扪心自问,谁不期望有这样的同事、下属、朋友?  

谁能说,不佩服?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