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94章 捣乱的还在后面

第194章 捣乱的还在后面(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手,半开玩笑:“两位驾鹤而来,受宠若惊!”  

“院长,你别惊。”  

陈朋笑了一声,“听说小林摆席,我和老何就是来蹭顿饭。”  

一听“小林”,院长的眼皮跳了一下。  

林思成失踪的那两个月去干嘛了,院领导一清二楚。为表感谢,李春南局长和陈朋还专程来学校道过谢。  

王齐志也特意提过,说林思成给公安、文物两个局帮了不少忙,和两个局的主管领导也相处的很不错。  

院长就以为,王齐志所谓的处的不错,也就是两个局的领导比较赏识林思成。  

压根没想过,竟然处到了请帖都没下,自个跑来道贺的地步?  

问题是,待会怎么办?  

正暗暗转念,陈朋又道:“院长你放心,添两把剪子而已,乱不到哪里…”  

耿院长怔了一下,又点点头:也对。  

顶多改一下开场稿,彩花、礼仪多加两位。即便乱,也乱不到哪里。  

耿院长大致问了一下,基本没什么疏漏。而后,参观车队也进了学校。  

两辆奥迪,三辆帕萨特,后面又跟着一辆考斯特。  

看到奥迪,又瞅了一眼车牌号,耿院长的眼皮又一跳:前一辆他认识,区里负责文宣口的冯副区长,名单上就有。  

但后面那一辆,却是陕B?这不就是铜川的车牌号?  

正暗暗惊疑,车停在门口,后排的车门齐齐的打开。  

前边确实是冯副区长,而后边,竟然是王泽玉和田承明。  

两位还带了秘书,从后备箱里搬出一块匾,黑底金字,古色古香。  

但凡知道一点底理的,全都是一怔愣:如果王泽玉是先去的区里,区里不可能不通知学校。所以十有八九是等在半路上,混进了车队。  

更说不定,一直就等在校门口…  

下意识的,几人对了个眼神:陈朋和何志刚算什么捣乱,这才是真捣乱。  

但来都来了。  

转念间,双方迎到一块。陈朋和何志刚还装模做样的和冯区长握手:“领导辛苦,辛苦辛苦…”  

冯区长哭笑不得:幸亏区里够重视,今天来的是他。要只是三个局的局长,保准被惊一下子。  

开了两句玩笑,冯区长又介绍王泽玉,挺正式,说是兄弟单位来观摩观摩。  

两人挺客气,王齐志和林思成也当他们是来观摩,道了声谢,又让赵大赵二把匾挂了起来。  

略微寒喧,进了一楼的会客室,稍事休息,典礼正式开始。  

冯区长和王泽玉一起上了台,校长紧随其后,而后是陈朋、何志刚,三位局长。  

跟在最后,王齐志使了个眼色,林思成微微一点头。  

这两位来,不外乎是觉得机会难得:区领导在,学院领导在,王齐志、林思成也在,正好可以谈一谈。  

但林思成觉得,他们估计连区里这一关都过不了:看冯副区长的神情就知道,他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暗暗转念,典礼开始,虽然天气不错,但致词都不长。即便加上王泽玉、陈朋、何志刚这三个临时捣乱的,也才半个小时过一点。  

最后剪彩,鼓乐齐鸣,炮声震天。  

最后,冯区长和院长一前一后,把三本证书递到林思成手里。  

恰好对应门口的那三块竖匾:  

碑林区非遗保护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人。  

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培训中心副主任。  

西北大学非遗创研中心,古陶瓷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主任。  

连着两个主任,哪怕暂时没有任何级别,就只是个职务。但看看林思成那张脸,一群人说不出的古怪…  

接下来,例行参观。  

院领导陪同,原定王齐志、商妍轮流解说。  

但进了展厅,两人才想起来,万一领导要问:这四樽红釉是什么釉,上百件残器,数不清的瓷片是什么瓷,鸡缸杯又是哪来的,他俩怎么应对?  

急中生智,王齐志推了林思成和赵修能一把。  

一位是中心负责人,一位是中心合伙人,且同为第三代传承人,你俩不上谁上?  

但当即,赵修能头上的汗就下来的。  

你让老赵对着一帮同行吹牛,那自然是半点都不带怯的。但给领导讲解…王教授,你这不是坑人?  

看他面露苦色,踌躇不前,林思成递了个眼神。然后,把一帮领导带进了展厅。  

起初,都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因为冯建和耿院都清楚,今天这个仪式过于仓促,所谓的展厅里面的展品全是从院里借来的。  

没几件东西,没什么新意,也没什么看头。  

但进去后,一群人才惊觉不对:怎么摆这么满?  

那些金雕、玉器、铜盆、古画也就罢了,都挂着彩,摆明是亲朋送的贺礼。  

但那些残器,五颜六色的碎瓷又是从哪来的?  

林林总总,残器加碎瓷足有几百件。  

两人对视一眼,却一个比一个狐疑。  

“各位领导,这些都是赵总支持的!”  

林思成有条不紊,一指赵修能,“工作室成立之初,赵总就碾转各省,走遍各大名窑,古窑…耗时数月,耗费资金无数,才有现在展厅中一百余件陈设器,以及数千份修复样本。  

从西汉的彩陶,东汉的原始青瓷,到三国时的外半釉、两晋时的越窑密瓷。再到唐代巩县三彩、邢窑白瓷、长沙的彩绘…  

再到宋代的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再到元、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