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63章 三生义父和中堂

第63章 三生义父和中堂(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承德,烟波致爽殿,八十一岁的老太爷斜坐榻上,案头放着一本摊开的《永宪录》。  

此书由学者萧奭编撰,成书于乾隆十七年,全书四卷附续编,记载了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六年间朝野发生的重大事件,包含夺嫡、年羹尧案、隆科多案等权争内幕,以及文狱与军事征伐等史实。  

本书并非禁书,一直允许民间刊印。  

只如今这本书突然出现在老太爷榻上,叫坐在老太爷对面手拿黑棋的纪昀心头直打鼓,以致棋下的都有些心不在焉,接连走错了好几步。  

老太爷虽年老眼花耳聋,可纪昀紧张的样子却是看清楚的,只一直没有说什么。  

内侍首领李全将一碗冰镇酸梅汤搁在边上时,低声笑道:“主子,狮子园今年的桂花开得比往年还要多,还要好看,闻着也更香,主子要是乏了不妨去瞧瞧。”  

闻言,老太爷抬起头,看了眼李全后视线缓缓落在纪昀脸上:“听说市井又传朕生于这狮子园?”  

本就提着心的纪昀身子下意识动了动,陪着小心道:“不过是些无知之人的愚民妄议,先帝《起居注》明载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皇上降诞于雍和宫东书院,当年接生嬷嬷的供状尚存”  

不待纪昀说完,老太爷随手拿起那本《永宪录》“叭”的一下砸在纪昀面门之上,一脸怒容:“那为何永瑆跟朕说《四库全书》收录的《永宪录》关于朕的出生之地被你纪晓岚给删了!”  

“皇上恕罪!”  

纪昀吓的赶紧起身“扑通”跪在地上,磕头如蒜:“皇上,汉人总爱编排皇室秘闻,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如前明建文帝踪迹,本朝世祖顺治爷出家.《永宪录》上说皇上诞于避暑山庄的狮子园而非京师雍和宫,臣觉得不妥这才删了。”  

老太爷微哼一声:“你觉得不妥就给删了,那朕觉得不妥是不是给补上?”  

纪昀吓的哪敢说话。  

李全在边上见了也不敢上前劝主子息怒,只将头垂得低低。  

半响,老太爷摆了摆手:“起来吧,记住,朕出生在何处只能由朕了算,朕说生在哪儿就必须是哪儿。”  

言罢,艰难直起身子,李全忙上前弯腰搀扶。  

下榻后,看了眼脸色发白跟犯错小孩似的纪昀,老太爷不无好笑,面色旋缓了下来,指了指纪昀:“朕乏了,你陪朕到处走走。”  

“是,皇上。”  

纪昀小心翼翼跟在老太爷身后大气不敢出一声,这等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折腾了他几十年,当真是有苦难言,好在《四库全书》已到收尾阶段,明年应可完本。  

不过越想越觉这头磕的冤枉,《永宪录》关于老太爷的出生地和实录不符,老太爷又说自己是雍和宫出生,那把《永宪录》上的错误记录删除有什么不对的?  

总不能实录说的雍和宫是错的,《永宪录》说的热河狮子园是对的吧。  

真要如此,老太爷你认假为真安的几个心思?  

难道你的身世有问题?  

又见视线中的老太爷连走路都不利索,若不是李全扶着怕是走不了几步不得坐下,没来由的生出一个大胆念头来:“老头子早点驾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我能解脱。”  

军机大臣值班室四知书屋离皇帝住处烟波致爽殿不过200米,伴驾的三位军机大臣自来承德后便于此处理京中转来的各类紧急奏章、起草谕旨。  

每年夏天都是如此。  

与前朝皇帝出巡、出征以太子监国、内阁辅佐不同,本朝因秘密建储缘故不设太子,故军国大事以皇帝为尊。  

即皇帝在哪,国家的最高权力就在哪。  

因此明面上京师有军机处在处理国家大事,实际军国大事的决策出于伴驾的军机大臣。  

连带着皇子皇孙也以伴驾为荣,朝野也均默认伴驾者为尊。  

说句难听点,老太爷真驾崩在外,只要有伴驾的军机大臣支持,纵是名字不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也未必不能君临天下。  

当年秦二世不就是因为和赵高、李斯合谋,才窃取了大秦的江山社稷么。  

老太爷可能也意识到这一“漏洞”,因而昨日召见和珅等人时说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承德,听的和珅当场心酸,只以为老太爷上了年纪腿脚不好,以后不方便再来承德避暑,压根没往老太爷是在堵接班人“漏洞”这块想。  

下值回到住处,和珅心情一下又好了,因为其党羽礼部侍郎李潢费尽心思找到一幅大家赵孟頫所书的《为袁桷书千字文》。  

和珅一见之下就视若珍宝喜欢的不得了,欢喜之下竟对李潢说这幅字就是他和中堂的命根子。  

如此好东西一人独赏肯定不符和珅喜欢“众乐乐”的为人,这不一大早便将《为袁桷书千字文》带到四知书屋请同为军机大臣的王杰、松筠欣赏。  

不无炫耀之意。  

松筠新入军机处根基不稳,虽对和珅不满却也不敢当众扫其面子,加之确是好东西便附和着赞了几句。  

王杰却是只看一眼就对和珅轻笑一声道:“这幅书法少说也值几万两,哪位贪官大手笔孝敬的和中堂?和中堂又打算把什么肥缺赏给人家啊?”  

见王杰如此跟和珅说话,松筠心里佩服这位状元相公,面上却不敢流露什么,只略显一点尴尬样,假意喝茶掩饰。  

让他吃惊的是和珅对王杰的讥讽不仅不来气,反而上前笑着伸手捏住王杰的右手夸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