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一百七十章太子我来给青雀添一把火

第一百七十章太子我来给青雀添一把火(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你们必然是要以身作则,成为第一批外封的藩王。”  

“要不然,你以为孤让人把你接到这里做什么?只是治治你的臭脾气?”  

“咕噜。”  

第一次听到这个谋划的李佑吞咽了口唾沫,整个人都被震惊了。  

外封开疆,别说这样的谋划有多么具备前瞻性和胆魄,这件事本身就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太子越俎代庖,这是要做什么?  

“别这么看着孤,孤可没想造反,造反的另有他人。”  

“他在玩火,玩火必自焚。”  

耸了耸肩,李承乾随意道。  

“大兄。”  

“你是说”  

李佑从他的话语间一下子想到了魏王李泰,那个受宠的死胖子。  

“那不然呢?”  

“不是他一直给青雀幻想。”  

“现在好了,有些人不单单是想了,还做了。”  

“啊这?!”  

李佑听得都傻眼了,这个世界这么疯狂的吗。  

“你以为青雀为什么要暗中支持阴弘智,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你造反这件事本身去吸引天下人的注意力。”  

“山东士族能拿出那些东西,难道拿不出更多好东西?”  

李承乾调侃了句。  

“也对。”  

对此,李佑倒是无法否认。  

因为阴弘智畜养的死士之所以能这么多拿下齐州,很大原因在于山东士族提供了精良的兵刃、甲胄,那可都是前隋禁军的配备,一般的大唐府兵都未必能及得上。  

“这些事跟我们无关,到头来丢人现眼的还是他。”  

“不过,你难道不想给青雀上上眼药?”  

“大兄,你想怎么做?”  

李佑当然想,他被李泰暗中算计了一把,要不是太子出手,恐怕早就被押解回京了。  

“无他,唯刺激尔!”  

“下个月望日大朝会上,藩王们都回来了。”  

“孤与你一同出面,想必青雀会坐不住。”  

提及此,李承乾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  

“好。”  

李佑同样眼中露出了一抹异色。  

太极宫,甘露殿。  

“阿耶。”  

“快来抓我呀!”  

银铃般的笑声在殿内响起,李世民陪着粉雕玉琢的新城公主在玩耍,晋阳公主李明达恬静的坐在旁边看着。  

“踏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殿中的气氛,李君羡火急火燎的闯了进来:  

“嗯?”  

李世民皱了皱眉,看向李明达:“兕子,你带新城先下去。”  

“是,阿耶。”  

李明达乖巧的牵着新城公主的小手,离开了甘露殿。  

“太子殿下已至关中。”  

目送着两名公主远去,李君羡连忙禀报道。  

“高明回来了?”  

“他在哪?”  

眼神一凛,李世民迫不及待的问道。  

一年多时间没见,他心中有很多疑惑想要让嫡长子给自己解开。  

“太子殿下就在终南山,我们还看见了齐王。”  

“李佑也在。”  

李世民脸色立马变了,齐王造反的背后可是藏了许多东西,这要是被揭露出来,天下还不得一片哗然。  

“他都做了些什么?”  

“禀陛下。”  

李君羡接着汇报道:“太子殿下召见了太子詹事、太子家令、东宫左卫率。”  

‘岑文本、赵弘智、薛仁贵!’  

用最快的速度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李世民没发现任何端倪,在他看来,这三个人都只是太子的家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恰恰如此,这位大唐皇帝心中愈发疑惑不已,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太子李承乾的性格。  

“最近,长安可曾发生什么事?”  

“长安。”  

李君羡想了想,回道:“陛下,日前,四海商行以十万贯的价格买下了高阳商行。”  

“陈国公、潞国公从蓝田的庄园回到了长安城中的府邸,屡次参加魏王举办的宴会。”  

‘唰!!!’  

龙目迸射出精光,李世民自顾自的说道:“高阳竟然输了,这场较量的背后看样子是东宫赢了。”  

“侯君集、薛万均站在了青雀一边,这一点,朕倒是不意外。”  

“辅机、褚遂良支持青雀,再加上他们,能不能跟高明掰一掰腕子?”  

近在咫尺的李君羡把这番话都收入耳中,心中腹谤不已。  

“是否要召太子入宫?”  

“不。”  

大手一挥,李世民自信道:“朕很想看看高明究竟能玩出什么把戏。”  

“百骑司密切关注太子动向,不必惊动他。”  

“是。”  

李君羡缓缓退出了甘露殿。  

角落处,潜龙卫统领的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彷佛想窥透李君羡身上的秘密。  

长安,郑国公府。  

从魏徵死后,这座显赫勋贵府邸就闭门谢客,魏徵嫡长子魏叔玉承继了爵位,却并未出仕,今天却迎来了一个客人,一个等候了许久的客人。  

“这是家父留下的书信,嘱咐我一定要交到您手上。”  

魏叔玉取出了一卷封好的帛书,双手捧着递上前。  

“嗯。”  

接过帛书,李承乾打开一看,脸上表情变得凝重不已,心神震动。  

这是魏徵在死前写的一封奏章,上面言明了大唐之疾受制于士族,以敦敦善诱的口吻劝谏李承乾做事三思而后行,切不可急躁,并且猜出了他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