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一百三十七章灵前交锋,陛下,糊涂呀

第一百三十七章灵前交锋,陛下,糊涂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李治目不转睛的盯着武媚。  

“唐王殿下。”  

魏叔玉在看到李厥出现的那一刻,心中不禁泛起了波澜。  

行至灵堂前,武媚松开了手,识趣的站在了旁边,就这样充作一个雕塑。  

“嗒嗒!”  

只见4岁的李厥小脸紧绷,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灵堂前,双腿屈膝跪地,双手拱合,左手覆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于膝前,手不分散,再慢慢伸头到手前地上,俯伏向下直至头碰到地面并且要停留一会,动作舒缓“唐王殿下!”  

这一幕不禁让所有人为之失声。  

唐王李厥行的并非是普通的礼,而是九拜中最为隆重的礼节,通常用于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及拜天、拜地、拜祖先。  

“魏师乃阿耶之师。”  

“阿耶不在,今日,由我替阿耶行礼,恭送魏师!”  

李厥起身之后,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  

一时间,全场为之寂声,文武百官、勋贵无不为之心神震动。  

“臣替家父拜谢太子殿下、唐王殿下!”  

魏叔玉喜极而泣,深深地行了一礼。  

“硬是要得!”  

程知节、尉迟恭对视了一眼,对远在塞北的李承乾多了几分敬意,连太子4岁的嫡子都知道以师礼吊唁魏徵,窥一管而知全豹,可见东宫之高明。  

魏王李泰看到这里,瞳孔狠狠一缩,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自己这般做派反而被小字辈压了一头,何其憋屈。  

吴王李恪、晋王李治对自己这个侄子无疑是刮目相看,对太子李承乾更是多了几分崇敬。  

“陛下到!”  

正当所有人为李厥之举遐想翩翩之际,李世民出现在了郑国公府。  

“参见陛下/父皇/皇爷爷!”  

众人赶忙见礼。  

“嗯。”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理会他们,目光仅仅在李厥、李泰、李恪、李治身上停留了一会儿,径直步入了灵堂。  

“陛下。”  

“家父.”  

魏叔玉看见李世民的到来,心中五味杂陈。  

“天下万机悉由朕一人听断,虽甚忧劳,不能尽善,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鉴照形,美恶毕见。当今朝臣忠謇,无逾魏徵。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站在灵堂前,想起往昔种种,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来人,拟诏,追敕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一言落下,全场无不侧目。  

自古以来,文贞便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谥号,开唐一朝从未有人获得过如此殊荣。  

“臣替家父叩谢陛下!”  

魏叔玉俯首叩拜。  

“宗正卿何在?”  

“臣在!”  

江夏王李道宗站出身来。  

“郑国公已逝,爵位由其子魏叔玉承继,另授正四品下左谏议大夫。”  

“陛下。”  

没等李道宗应声,魏叔玉出言打断:“《礼记.曲礼上》有言:父母之丧,三年不改其服。”  

“臣愿为家父守孝三年,请陛下成全!”  

言及此,魏叔玉再度叩首。  

这一行为让在场所有人都有些不解,郑国公爵位,正四品下的官职,这已经是陛下加恩了,多少人求都求不来,魏叔玉竟然拒绝了。  

“魏卿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你既孝心感天,朕岂有不同意之理。”  

“官职就免了,待你守孝期满再行授予,这郑国公爵位,宗正寺直接录籍。”  

深深地看了魏叔玉一眼,李世民再度吩咐道。  

“多谢陛下!”  

魏叔玉又行了一礼。  

“是!”  

李道宗暗自记在了心上。  

就这样,李世民凭吊了一会儿,直接离开了郑国公府,这一举动引起了在场官员、勋贵们的热议。  

目送着皇帝离开,众人依次离开了郑国公府,就连唐王李厥都在武媚的引领下,乘坐车驾返回了东宫。  

“稚奴。”  

吴王李恪看着还在愣神的李治,不禁拍了拍他的肩膀。  

“三兄!”  

李治这才回过神来,脑海中满是武媚那冷艳的面庞。  

“该回去了。”  

李恪对李治的态度并不差,温和道。  

“好。”  

李治后知后觉的跟着出了郑国公府。  

郑国公府发生的一切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午夜子时,卢国公府书房中灯火通明,尉迟恭、程知节大眼瞪小眼,二人都没有说话。  

“大老黑。”  

“你跑到我家里来不会是跟我促膝长谈的吧?”  

“说说你的想法。”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程知节悠哉悠哉的说了几句。  

“我不相信你没看出来。”  

“魏王、唐王,还有陛下。”  

“我出镇在外多年,对于朝堂局势不太了解。”  

“你一直都在长安,别告诉我,你都不知道。”  

尉迟恭那一双铜锣般大的眼睛注视着程知节,瓮声瓮气道。  

“魏徵是个硬骨头,一直支持太子,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这个大唐天下。”  

“陛下是不得已而为之,可如今的太子跟魏王,怎么能像曾经的隐太子、秦王一样。”  

“陛下老了,身体远不如从前,他再也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天子了。”  

“太子降服了薛延陀,河西王征服了党项诸羌,还有今天出现的唐王殿下,别说魏王忌惮,难道陛下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