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一百一十二章铁勒八旗,提前一千年的壮举

第一百一十二章铁勒八旗,提前一千年的壮举(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天下很大。”  

迎着二人的目光,李承乾给出了许诺。  

“是!”  

张公谨、宋君明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期冀。  

有了这句话,太子上位之后,张家、宋家必然不缺荣华富贵,而这便是他们想要的。  

“朝廷裁撤了胜州都督府、代州都督府,从陇右道至河北道的北疆目前只剩下西域都护府、营州都督府。”  

“居延都督府、云中都督府、东胡都督府、燕然都督府及北庭大都护府都是新近设立。”  

“并无折冲府,更无府兵,设立二者的话,这已经不现实了。”  

“秦怀玉、赵节重新递交了一份都督府兵制奏章,十丁为一伙,三伙为一队,五队为一营,营设校尉、副尉,为正七品、从七品,相当于致果校尉、致果副尉。”  

“八营为一都,设都尉,副都尉,为正六品,从六品,相当于昭武校尉/果毅都尉、昭武副尉。”  

“五都为一旅,设郎将,副郎将,为正五品,从五品,相当于折冲都尉、游击将军。”  

“都督府下辖三旅,即一万五千人,一旅为混合旅,有步卒、弓弩手、骑兵,用以日常守卫,其余两旅都是骑兵,即一万骑兵。”  

“这一方案已经被兵部通过,接下来,燕然都督府、东胡都督府都会实行。”  

接着,一个重要的消息被李承乾吐露了出来。  

‘嚯!!!’  

张公谨、宋君明无不目露精光。  

以往,都督府管辖的折冲府召集到一起,府兵并不多,哪里像秦怀玉他们一样,动辄出动上万骑兵,这样的进攻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都督府。  

单单是四个都督府能够动用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骑兵,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北庭大都护府目前有三万突厥精骑、五万铁勒精骑。”  

“春暖花开时,有大约十五万羌人、鲜卑人、突厥人、汉人迁往燕然城。”  

“从中择取两万人,凑足十万大军,这便是北庭大都护府管辖的兵力。”  

“李世勣到来之前,我希望你们可以将这些军队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他到来之后,这些军队一样优先听从孤的命令行事,明白吗?”  

凝视着二人,李承乾一字一句的叮嘱道。  

“殿下放心,我等必不负殿下重托。”  

张公谨、宋君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既然已经下注,那么他们别无选择了,只能跟着太子一条道走到黑。  

别说什么英国公,就是陛下的圣旨跟太子命令相比,那也是一张废纸。  

“咻!咻!”  

大手一挥,李承乾手指弹出两颗洁白如玉的丹丸。  

“殿下。”  

“这是.”  

两名久经沙场的武将看着手心中的精元丹,有些懵。  

“此物名曰:精元丹,有洗经伐髓,强健肉身之用。”  

“你们服用之后,薛仁贵自会传授《龙象般若功》。”  

“届时,你们自会明白一切。”  

摆了摆手,李承乾逐客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是。”  

张公谨、宋君明似乎猜到了什么,如获至宝般离开了大都护府正堂。  

‘唰!唰!唰!’  

在他们走后,李承乾再度取出了16颗精元丹、10瓶霸血丸、40瓶饲灵丸,吩咐道:“霸血丸化于水中,让八百卫士分别服用,饲灵丸正好八百匹战马各一颗。”  

“精元丹,你们一人一颗。”  

“是。”  

薛仁贵等人喜出望外,连忙接过东西,下去安排了。  

不多时,整个大堂只剩下李承乾一人,显得有些空落落。  

“出来吧。”  

眉头微皱,李承乾轻唤了声。  

“参见殿下。”  

一名东厂番子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堂中,单膝跪地行礼。  

“东西呢?”  

“是,殿下。”  

东厂番子赶紧从怀中取出了那一份用海东青送来的消息,递了上去。  

“嗯。”  

微微颌首,李承乾打开帛书一看,眼神变得格外凛冽,冷哼一声:“哼。”  

“好一个高阳,贱婢所生之女,果然还是卑贱货色。”  

“让她闭门思过,还真是便宜了她。”  

“告诉称心,盯紧了高阳公主府,一个苍蝇都不许跑出来。”  

“还有,将这十瓶大还丹送往东宫,交给太子妃。”  

说话间,他取出了十瓶少林大还丹。  

“是。”  

东厂番子赶紧揣进了兜里,匆匆离去。  

目送着他离去的身影,李承乾心中遐想翩翩,少林大还丹,服用一颗可增加二十年内力,总共200颗,加上《紫霞功》中正平和的特性,足以培养出200名相当于三流高手的侍女。  

这些人在太子妃苏子矜手上能够发挥出不少作用,毕竟,东厂的人不能时时刻刻守在东宫,引人注意。  

‘兕子。’  

想到晋阳公主差一点死了,李承乾对高阳公主的恨意从未有过的浓郁。  

好在有太子妃苏子矜这个一流高手在,足以应对突发事件,等到他回去,再行彻底根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身上的先天不足之症。  

远在河西,鄯州。  

四周群山怀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湟水蜿蜒而过,形成了一个盆地,这里不单单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更是河湟地区的中心,吐谷浑人、羌人、吐蕃人都在这里汇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