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不学习,能行吗?(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紧啊!老哥我可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几个路过的工人听到大胖头的打趣,也跟着善意地哄笑起来。
赵灵儿羞得把脸埋在韩蕾肩头,只露出通红的耳尖。韩蕾轻拍着小姑子的手背,眼中满是促狭的笑意。
既然华天佑都已经表了态,赵樽也不再提这茬。
他目光落在华天佑沾着玻璃粉末的衣袍上:“说起来,你身份尊贵,怎么想到来玻璃厂学手艺了?”
华天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觉得吹玻璃那玩意儿挺有意思的。”
他指向不远处正在成型的玻璃花瓶,“您看,明明是一团液体,转眼就能变成各种精巧的物件。”
他说着,眼睛亮了起来,“再说宋元庆那边最近安分得很,我每日除了操练那五百府兵,实在闲得发慌,就来这里帮帮忙。”
工坊里,橙红的玻璃溶液在匠人们手中流转,映照得众人脸上光影斑驳。
风箱的呼呼声、铁钳的碰撞声、工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冬日增添了许多暖意。
大胖头接过话:“这里灰太多,你们还是回赵家的宅子再说吧,我先赶紧帮他们把水管接上,明日玻璃厂就可以通水了。”
赵樽让华天佑去通知了扶风县的一些重要负责人,让他们都到赵家的宅子里开会。
华天佑有对讲机不用,却拉了赵灵儿去挨个通知。赵樽和韩蕾到水泥厂转了转便回了赵家宅子。
夕阳西沉,暮色渐浓。
赵家宅院内灯笼次第亮起,将大厅照得通明。
扶风县各项目的主事陆续而至,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赵家宅子的下人一通忙碌,大厅内八仙桌上已摆好热气腾腾的饭菜。
赵樽换了一身靛青常服,发梢还带着沐浴后的湿气。韩蕾挽着简单的发髻,正亲手为众人布菜。
“诸位尝尝这醋溜黄河鲤。”韩蕾将鱼腹嫩肉夹到杨大柱碗中,“听说建筑队昨日刚修完西郊水渠?”
杨大柱慌忙起身,粗粝的手指在衣襟上擦了擦:“托王爷王妃的福,比原计划早了三天。”
他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就是工匠们总抱怨图纸上的字儿认不全…”
赵樽闻言放下竹筷,瓷勺碰在碗沿“叮”地一响:“这正是今日本王要与大家商议议之事。”
他目光扫过满座,在太阳能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深邃。
“扶风县是整个苍州最先发展起来的,现在也发展得最好。民生和工业并驾齐驱,本王打算明年在苍州各县都修建学堂。杨大柱你再想办法多培养些会看图纸的工匠,扩大阵营。”
赵樽正说着,突然听得传来“咚”的一声。
大胖头把酒杯重重撴在桌上,黝黑色的脸膛涨得更红。
本就讨厌读书,所以,最先提出反对意见。
“现在苍州工业发展得好,那就应该将重点放在发展工业和商业上,能快速的赚银子才是首要,建什么学堂?浪费精力财力。”
“你说建学堂是浪费精力财力?”赵樽愕然。
大胖头振振有词:“当然了,那些诗词歌赋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要我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嗯!对!”华天佑点头认同。老实说,作为京城有名的纨绔公子,不爱读书学习也是他的最大特点。
见华天佑也认同自己的看法,大胖头得意的挺胸:“水泥厂那边,荆州的订单供不应求,那银子每日哗哗流入,玻璃厂这边…”
“你当本王不知?现在赚银子发展是很重要。可你懂什么?”赵樽瞪了他一眼,指节在檀木桌面上叩出脆响。“读书能够让人明事理,苍州那么多百姓的孩子都在田里玩耍帮忙,打下手。长大大字不识一个,能做什么?”
大胖头不乐意了。
“我就知道你是看不起我,跟我爷爷一个样。读书有什么好?若外敌入侵,把那些浑身酸腐味学子拉到战场上,难道骂敌人几句,跟敌人斗几句诗,就能让敌人知难而退吗?”
华天佑深以为然的点头,力挺到底。“对啊!上了战场还不是得拼实力。读一肚子书手无缚鸡之力,能杀敌吗?”
赵樽面色一沉,正要回话,眼见他们就要吵起来,韩蕾拍了拍他的腿。
“胖头。”韩蕾软糯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只会诗词歌赋的书生确实无用,那些诗词歌赋在太平盛世时可以作为一些消遣,可赵樽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全能发展的学子。”
“何为全能发展的学子?”大胖头顿时来了兴趣,两眼晶亮的看着韩蕾。
韩蕾继续说道:“胖头,你会做这些奇技淫巧的活那是因为天赋使然,但有一天你老了呢?谁能接你的班?”
大胖头摇了摇头,听得云里雾里。
韩蕾耐心解释:“以后苍州的发展用到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没有知识是无法操作的。包括水泥厂和玻璃厂,若不设学堂教授相关知识,以后谁又来接他们的班?苍州又如何能更上一层楼?”
韩蕾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场的众人似乎听懂了,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韩蕾教授的水泥和玻璃的烧制方法他们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而正是因为韩蕾提供了这些知识,才让曾经穷山恶水的苍州因地制宜,得以飞速发展。
赵樽的大手覆上韩蕾的手背,尽量耐心的说道:“你们也看到了,杨大柱的
几个路过的工人听到大胖头的打趣,也跟着善意地哄笑起来。
赵灵儿羞得把脸埋在韩蕾肩头,只露出通红的耳尖。韩蕾轻拍着小姑子的手背,眼中满是促狭的笑意。
既然华天佑都已经表了态,赵樽也不再提这茬。
他目光落在华天佑沾着玻璃粉末的衣袍上:“说起来,你身份尊贵,怎么想到来玻璃厂学手艺了?”
华天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觉得吹玻璃那玩意儿挺有意思的。”
他指向不远处正在成型的玻璃花瓶,“您看,明明是一团液体,转眼就能变成各种精巧的物件。”
他说着,眼睛亮了起来,“再说宋元庆那边最近安分得很,我每日除了操练那五百府兵,实在闲得发慌,就来这里帮帮忙。”
工坊里,橙红的玻璃溶液在匠人们手中流转,映照得众人脸上光影斑驳。
风箱的呼呼声、铁钳的碰撞声、工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冬日增添了许多暖意。
大胖头接过话:“这里灰太多,你们还是回赵家的宅子再说吧,我先赶紧帮他们把水管接上,明日玻璃厂就可以通水了。”
赵樽让华天佑去通知了扶风县的一些重要负责人,让他们都到赵家的宅子里开会。
华天佑有对讲机不用,却拉了赵灵儿去挨个通知。赵樽和韩蕾到水泥厂转了转便回了赵家宅子。
夕阳西沉,暮色渐浓。
赵家宅院内灯笼次第亮起,将大厅照得通明。
扶风县各项目的主事陆续而至,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赵家宅子的下人一通忙碌,大厅内八仙桌上已摆好热气腾腾的饭菜。
赵樽换了一身靛青常服,发梢还带着沐浴后的湿气。韩蕾挽着简单的发髻,正亲手为众人布菜。
“诸位尝尝这醋溜黄河鲤。”韩蕾将鱼腹嫩肉夹到杨大柱碗中,“听说建筑队昨日刚修完西郊水渠?”
杨大柱慌忙起身,粗粝的手指在衣襟上擦了擦:“托王爷王妃的福,比原计划早了三天。”
他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就是工匠们总抱怨图纸上的字儿认不全…”
赵樽闻言放下竹筷,瓷勺碰在碗沿“叮”地一响:“这正是今日本王要与大家商议议之事。”
他目光扫过满座,在太阳能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深邃。
“扶风县是整个苍州最先发展起来的,现在也发展得最好。民生和工业并驾齐驱,本王打算明年在苍州各县都修建学堂。杨大柱你再想办法多培养些会看图纸的工匠,扩大阵营。”
赵樽正说着,突然听得传来“咚”的一声。
大胖头把酒杯重重撴在桌上,黝黑色的脸膛涨得更红。
本就讨厌读书,所以,最先提出反对意见。
“现在苍州工业发展得好,那就应该将重点放在发展工业和商业上,能快速的赚银子才是首要,建什么学堂?浪费精力财力。”
“你说建学堂是浪费精力财力?”赵樽愕然。
大胖头振振有词:“当然了,那些诗词歌赋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要我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嗯!对!”华天佑点头认同。老实说,作为京城有名的纨绔公子,不爱读书学习也是他的最大特点。
见华天佑也认同自己的看法,大胖头得意的挺胸:“水泥厂那边,荆州的订单供不应求,那银子每日哗哗流入,玻璃厂这边…”
“你当本王不知?现在赚银子发展是很重要。可你懂什么?”赵樽瞪了他一眼,指节在檀木桌面上叩出脆响。“读书能够让人明事理,苍州那么多百姓的孩子都在田里玩耍帮忙,打下手。长大大字不识一个,能做什么?”
大胖头不乐意了。
“我就知道你是看不起我,跟我爷爷一个样。读书有什么好?若外敌入侵,把那些浑身酸腐味学子拉到战场上,难道骂敌人几句,跟敌人斗几句诗,就能让敌人知难而退吗?”
华天佑深以为然的点头,力挺到底。“对啊!上了战场还不是得拼实力。读一肚子书手无缚鸡之力,能杀敌吗?”
赵樽面色一沉,正要回话,眼见他们就要吵起来,韩蕾拍了拍他的腿。
“胖头。”韩蕾软糯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只会诗词歌赋的书生确实无用,那些诗词歌赋在太平盛世时可以作为一些消遣,可赵樽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全能发展的学子。”
“何为全能发展的学子?”大胖头顿时来了兴趣,两眼晶亮的看着韩蕾。
韩蕾继续说道:“胖头,你会做这些奇技淫巧的活那是因为天赋使然,但有一天你老了呢?谁能接你的班?”
大胖头摇了摇头,听得云里雾里。
韩蕾耐心解释:“以后苍州的发展用到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没有知识是无法操作的。包括水泥厂和玻璃厂,若不设学堂教授相关知识,以后谁又来接他们的班?苍州又如何能更上一层楼?”
韩蕾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场的众人似乎听懂了,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韩蕾教授的水泥和玻璃的烧制方法他们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而正是因为韩蕾提供了这些知识,才让曾经穷山恶水的苍州因地制宜,得以飞速发展。
赵樽的大手覆上韩蕾的手背,尽量耐心的说道:“你们也看到了,杨大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