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63章 海上京观

第263章 海上京观(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候,吴绍祖和副手们不算太愉快。  

一个文官,一个锦衣卫,一个太监。  

这样的组合,放在京师任何一个衙门,都要天天打出狗脑子来。  

但是到了琉球之后,大概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让三人放下了成见,开始通力合作起来。  

有关琉球国内贵族暗通倭国的情报,就是三人合作搜集来的。  

吴绍祖看着两个难兄难弟,咳嗽了一下说道:  

“水师走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要继续。”  

锦衣卫百户徐锦杀气腾腾的一笑,市舶太监唐员也露出阴恻恻的笑容。  

吴绍祖说道:  

“虽然琉球上层的亲倭势力都被铲除,但是民间也有不少和倭国往来密切的。”  

“肯定还有不少倭人潜伏在琉球,密谋作乱,所以接下来我们通政署还要继续努力,将琉球的倭人细作全部抓出来!”  

吴绍祖的语气中也是杀气满满,既然是倭人害的自己发配来琉球,那就别怪自己对倭人不客气了!  

吴绍祖想起了灯塔挂着的人头,他决定将倭人细作的人头都挂在上面,让琉球人见识下什么叫做京观。  

南直隶,金陵城外,一群皂吏正看着田间两名官员。  

其中一个中年人穿着七品知县的官袍,而另外一个穿着不入流官袍的中年人,则大步在田间走着。  

不入流倒不是骂人的话,大明官阶九品,但是总有一些没有官品的职位。  

学政就是最典型的不入流官位,他们的官袍没有文武官员的补子,但是其他都和正常官袍一样。  

两个脚踏官靴的大老爷站在田里,一群皂吏却站在田间,这场景怎么看怎么违和。  

不入流的官员在田间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过了半天对着七品知县说道:  

“沈大人,田契上的面积错了。”  

“帅兄,少了多少?”  

“周氏家的土地,要比账上的土地少了七十五顷。”  

田间的皂吏们额头都是汗水,周氏是金陵城外的大户,他家田亩少报造假,这些皂吏都是参与的。  

但新上任的这位沈知县,听说是海瑞海巡抚的门生,也学着海巡抚铁面无私,上任就拿着周氏开刀,要清查周氏的土地。  

本来这些皂吏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周氏的土地分成了很多块,他们是将隐田藏在这些零碎的土地中,如果不实地测量,是很难测出少报的土地的。  

而且周氏的土地都被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这又给计算土地面积制造了难度。  

按理说,新官上任遇到这样的打击,大概也就偃旗息鼓了。  

县里最大的户拿不下来,剩下的清田工作就是做做样子了。  

但是不知道这位沈县令找来的这位帅嘉谟帅学政,这位学政不干学政的事情,偏偏多管闲事帮着沈县令清田。  

更让所有老吏惊惧的,是这位帅学政只要在田间走上一圈,就能算出土地的精确面积。  

他算出来的结果,跟整个金陵附近最好的舆师算出来分毫不差!  

等皂吏们离开,沈县令对着帅嘉谟说道:  

“帅兄,你的推步聚顶法又进步了。”  

帅嘉谟却摇头说道:  

“沈大人,下官这次不是用的推步聚顶法。”  

“啊?”  

“这是黄少史的微分积分之法。”  

沈大人还是满脸的茫然,无论是推步聚顶法,还是微分积分,这都不是他能理解的领域。  

但是帅嘉谟所说的那位黄少史,沈县令却知道。  

他有些激动的问道:  

“少史大人收你为徒了?”  

帅嘉谟连连点头。  

沈县令有些羡慕的看向帅嘉谟。  

少史黄骥,听说是为了编纂新的历法,才从京师来到南京。  

这位执掌太史局的官员,还是太子的老师,听说是苏翰林的密友,南京的官员都知道这位黄少史,日后必定要飞黄腾达的。  

但是这位黄少史性格实在古怪,到任南京时候不爱去桨声灯影里秦淮湖,整日躲在山上的天文台里看星星。  

也有人试图用天文和算学来讨好这位黄少史,但是这些人根本听不懂黄少史讲的内容,别说是巴结了,就是正常交流都困难。  

这么多官员中,只有帅嘉谟上了天文台,和黄骥畅聊了一日夜。  

这之后,帅嘉谟每隔一段时间就上山和黄骥讨论算学。  

今日听说黄骥已经正式收了帅嘉谟为弟子,就连沈县令都露出羡慕的表情。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官差疾驰而来,沈县令认出了这些是巡抚衙门的差役。  

紧接着沈县令又看到了一名行人司的官员,这是朝廷有什么旨意吗?  

可这行人司官员直接找上了帅嘉谟。  

但听说朝廷任命了帅嘉谟为湖州长兴县的县丞,沈县令也有些傻眼。  

帅嘉谟的举人出身是皇帝赏赐的,他虽然醉心算学,但是儒学却不好,也不可能继续科举了。  

恩师能给他安排做个一县的学政,已经算是最好的出路了。  

可朝廷突然任命他去做县丞?  

还是湖州长兴县这种东南沿海的富庶地区县丞?  

而且按理说,这样的任命吏部下一个公文不就行了?哪里要行人司来下达圣旨?  

难道是黄骥发力了?  

可是如果黄骥要提拔帅嘉谟,应该是让他加入到太史局,怎么会让他去湖州府做县丞?  

这时候,应天府衙门的差役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