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49章 对倭刀宝具—钢筋

第249章 对倭刀宝具—钢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监视地方的功能的。  

但是大明卫所都在不断堕落,锦衣卫地方哨所早就已经失能。  

冯保作为东厂厂公,管辖锦衣卫,想要将侦缉的权利掌握在东厂手里,而不是外朝文官的通政邮递司手里。  

而且冯保还进一步想,虽然名义上是“备倭”,但只要有了经费,那除了备倭之外,也可以增加其他的功能,比如搜集地方上的民情和官员情报,这样一来,又能进一步加强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  

最后皇帝看向执掌内承运库的陈洪。  

陈洪的态度就很坚决了,“陛下,此例不可开,万万不可从内帑支银!”  

这句话也提醒了隆庆皇帝,九边备边银也是这样,原本只是在国防预算不够的时候,外廷向皇帝“拆借”的银子。  

但是到了现在,备边银已经成了固定支出。  

在先帝朝东南抗倭的时候,内帑都差不多掏空了用来抗倭。  

一句“此例断不可开”,让隆庆皇帝坚定了决心,他对着李芳说道:  

“将苏泽的奏疏发往外廷公议。”  

李芳接过了苏泽的奏疏,以他对外朝大臣的了解,发往外朝公议,差不多就等于是驳回苏泽这份奏疏了。  

“少主,真要硬闯吗?”  

趴在水晶宫博览会的展馆前,一名倭国武士对着趴在他身边,一副汉人读书人打扮岛津义弘说道。  

岛津义弘,是萨摩岛津家主岛津贵久的次子。  

作为家族次子,岛津义弘没有家族继承权,他的兄长岛津义久能征善战,得到包括他父亲在内,岛津家的一致认可。  

所以岛津义弘从成年以后,作为家族战将,为岛津家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不过自从去年开始,他父亲岛津贵久一统萨摩后,萨摩地区暂时没有了战事。  

于是岛津义弘就主动远离家族权力核心,开始四处游历。  

去年他随着商船来到了莱州港,在见识到了莱州港口的繁华后,岛津义弘就起了游历大明的心思。  

岛津义弘命令手下都和他一样学着大明人蓄发,又向大明商人学习汉语,接着混过了市舶司的盘查,领着手下混入了大明腹地。  

他们有时候扮作朝鲜商人,有时候扮作琉球商人,又靠着金钱开道,竟然就混进了京师。  

岛津义弘在京师大开眼界,但是最让他震惊的,是东胜卫大捷的消息。  

萨摩在倭国最南端,也是最早和外国交流的地区,岛津家也是倭国最早开始使用火器的大名。  

岛津义弘自己也是火器的狂热爱好者,他在萨摩的时候,就设置过“火器馆”,专门研究西洋火器。  

当听说大明军队利用棱堡和火器,击败了十几万蒙古人后,岛津义弘就对大明的军事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元初对马岛之战中,倭国人也见识过蒙古人的可怕,现在竟然击败这么可怕的敌人,一定是靠的火器!  

但是岛津义弘根本没有合法身份,无法靠近大明的兵工厂,几个月下来都没有任何收获。  

这时候,他等到了水晶宫博览会的开幕。  

他冒充大明百姓,混入水晶宫中,他见到了那些精妙的机器,更让他着迷的是水晶宫内的钢材。  

听说水晶宫的立柱,就是用铸炮的炮钢来铸造的。  

暴殄天物啊!  

但是岛津义弘也是聪明人,这不是正说明大明在冶铁铸造技术上有了巨大突破吗?  

岛津义弘坚信在水晶宫博览会内,藏着大明的冶铁秘术,那些精妙的机器,就和冶铁铸炮有关!  

只可惜岛津义弘的汉语并不是特别好,听不懂这些机器的介绍,要不然也不会产生如此离谱的误会了。  

等到博览会闭幕之后,岛津义弘就带着手下,准备闯入世博会的展馆,将这些机器偷出来。  

只要将这些机器运回岛津家,那就能制造出和大明一样的火炮。  

借着如此强大的火器,岛津家说不定就能统一整个倭国,完成“天下一人”的伟业。  

而岛津义弘也等到了机会,自从博览会闭幕后,城外的水晶宫展览馆拆除了主展馆顶部的玻璃屋顶,要等到重新安装木质屋顶后才会重新开放。  

所以除了工部的匠人之外,整个展览馆没有什么人手。  

随着岛津义弘的一声令下,倭人冲进了主展馆。  

与此同时,傅顺正领着工部的官员和匠人住在水晶宫,忙着尽快改造水晶宫,然后重新开放。  

紧张的工期让傅顺烦躁到难以入眠,他再次核对了一下明天的工程图纸,突然听到了下属喊道:  

“遭贼啦!”  

傅顺听到喊声,立刻拿起一根钢筋就冲了出来,而工部的官员和匠人也纷纷如此。  

傅顺又大喊一声:  

“燃灯!”  

巨大的鲸油灯亮起,这是为了赶工,工部特别打造的聚光灯。  

灯罩后是反光的镜子,点燃之后宛如白昼,这也是如今港口灯塔照明用的技术。  

岛津义弘也傻了,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引起了明人的警觉,更没想到大明还有这么亮的灯,身穿黑衣的己方瞬间成了最显眼的目标。  

他也没想到水晶宫内还有这么多手持钢剑的猛男。  

这些人不都是工匠吗?  

在倭国,一旦出现手持武器的武士,工匠们都会第一时间逃窜。  

怎么大明的工匠和倭国的工匠不同?还会拿起武器反抗!?  

岛津义弘心一横,又抽出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