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83章 议养象所改制及镇抚司职司疏

第183章 议养象所改制及镇抚司职司疏(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人随便进去。  

大明还规定群臣见到大象要行肃拜礼,不得对大象放肆无礼或者怪叫恐吓。  

苏泽还发现,这养象所的占地不小,而且养象所内的生态环境还很好,不像是京师附近都是光秃秃的。  

京师是个人口庞大的城市,就算是有石炭取暖,也有很多烧不起石炭的百姓。  

这些百姓在其他季节会搜集京师城外的木材,久而久之整个京师周围的树木都被砍伐得差不多了。  

其实不仅仅是京师,如今大明的城市郊区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  

养象所内不仅仅养着御象,还有一部分御马,加上一些外藩进贡的动物,苏泽甚至还看到了一头长颈鹿!  

王三凑到苏泽身边介绍道:“苏翰林,这是先帝朝,佛郎机人进贡的麒麟。”  

王三昨天回去后,向人打听了苏泽的来历。  

当他知道苏泽这一系列的官职,以及他入仕以后的惊人战绩后,王三更是下定决心要抱苏泽的大腿。  

王三这样的小人物,好处就是不会内耗多想,他也不怕惹苏泽不高兴,今日苏泽一到养象所,就凑在苏泽身边充当解说。  

不过王三虽然人有些混不吝,但是从小就长在养象所,对养象所内的动物如数家珍。  

王三又说道:“佛郎机人向先帝进献麒麟,先帝特许他们滞留广州和咱大明做买卖。”  

“只可惜这麒麟原本是一对,去年死了一头。”  

苏泽也没想到在大明竟然还看到了长颈鹿,再看到养象所内其他的动物,好像这养象所的锦衣卫也不算多?  

反正苏泽见到的动物,都养的很好,说明养象所养这些动物还是用了心的。  

最后苏泽还见到了那十二头御象,每一头也都养得很好,而且经过驯象锦衣卫的训练,这十二头大象都是十分的听话。  

看完以后,苏泽对着王三说道:“养象所俸饷的事情,本官会想办法的。”  

听到苏泽这么说,王三千恩万谢。  

只是他和养象所的锦衣卫不知道,苏泽是准备用干什么办法解决他们的俸饷问题。  

六月七日,暂代通政使的杨思忠,心情复杂的接过了下属递来的奏疏。  

他逐渐理解了前任李一元的想法了,如果每次苏泽的奏疏都这么炸裂,自己真的要辞官养老了。  

杨思忠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上书言锦衣卫的事情?  

杨思忠摇了摇头,锦衣卫的积弊,文官不是不知道。  

但是锦衣卫是皇帝的爪牙耳目,有分量的大臣都是不敢请求改革锦衣卫的,因为这样做会让皇帝觉得别有居心。  

你要改革锦衣卫,是想要限制皇权吗?  

而没分量的大臣,就更不敢上书言锦衣卫的事情了。  

他们也怕锦衣卫报复啊!  

锦衣卫的问题就这样一代代积累下来,成为一个无法触碰的雷区。  

可偏偏出了苏泽这样的人。  

苏泽的职位不高,不会让皇帝猜疑。  

但是苏泽的名声很大,入仕以来的战绩了得,锦衣卫也不敢得罪他。  

更重要的是,苏子霖一心为公,朝中大臣,反对苏泽的,还是赞同苏泽的,都认可这个人设,苏泽上疏都是为了国家大计,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这一切种种结合起来,才让苏泽可以坦然的上书讨论锦衣卫的事务。  

加上隆庆皇帝自己不喜欢动用锦衣卫,导致锦衣卫的地位降低,才让苏泽有了上疏的机会。  

可就算是这样,有关锦衣卫的讨论,也必然会成为烫手山芋。  

通政副使杨思忠看完了奏疏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这里面还有刑部的事情?  

一想到那位坑了自己,调任刑部侍郎的李一元,杨思忠脸上露出笑容。  

杨思忠也和他的前任一样,亲自夹着苏泽的奏疏来到了内阁。  

内阁中,首辅李春芳最近又请了病假。  

坊间传闻是这位李首辅在“春困”之后又犯了“夏乏”,是借着称病的名义在家偷懒。  

但是也有人说,李首辅家中夜夜点燃鲸油灯,李首辅虽然在家还在为了国家大事操劳。  

反正杨思忠没见到李春芳,就把苏泽的奏疏交给了内阁次辅高拱。  

高拱看完了奏疏,放下奏疏扶起了额头。  

锦衣卫的问题,高拱自然也知道。  

但是他身为内阁次辅,身份很微妙,就算他和皇帝的关系亲密,锦衣卫的问题他也不能随便说。  

高拱叹息道:“后生可畏啊。”  

说完这些,高拱亲自离开座位,来到张居正的面前,将苏泽的奏疏递给张居正。  

张居正诧异的看向高拱,只听高拱说道:  

“张阁老,这件事我吏部插不上嘴,需要您鼎力相助。”  

张居正接过了高拱的手里的奏疏。  

《议养象所改制及镇抚司职司疏》?  

锦衣卫的事情?  

张居正仔细看完了苏泽的奏疏,合上奏疏后,张居正叹息道:  

“天生苏子霖,实乃我大明之幸,高阁老,我张居正一定力促此事!”  

听到张居正的许诺,高拱向张居正拱手作揖。  

张居正也连忙站起来回礼,两人虽然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分歧,但是因为苏泽这份奏疏暂时联合在了一起。  

司礼监。  

陈洪拿过奏疏,看完了之后,他立刻走到了冯保面前。  

“冯秉笔,这是您那档子的事情,还是由冯公公您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