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番外箐寄情,月相思(下)

番外箐寄情,月相思(下)(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时,看到了对面那个昂首挺立、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时,满满都是自己二十岁的影子。  

特别是那位少年将军带领着八百精锐骑兵,如同狂风骤雨般冲锋而来时,那股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勇猛气势,更是与毛利元就年轻时冲锋陷阵的情景如出一辙。  

赤川元助想要抵挡,被一刀枭首。  

粟谷元亲和粟谷元秀这对亲兄弟仿佛心有灵犀,配合起来无比默契,在战场之上可大杀四方,如今也能在那少年将军手底下坚持四招才败北。  

口羽通良以其精湛的箭术和精准的战术眼光备受瞩目,能谷信直则以其勇猛和坚韧在战场上的表现赢得了尊重。  

然而能谷信直在举刀之时,就被那少年将军一枪挑飞。口羽通良开弓偷袭,被少年将军的副将挡下了箭矢,接着就被对方反手一箭射死。  

毛利元就站起身来,长弓拉满,箭矢对准了马上少年郎。  

“嗉!”的一声,箭矢离弦,弧度诡异的划过战场。  

“大人小心!”副将提起绑在手臂上的圆盾,为欧箐挡下了这支箭矢。  

“哈,这样才有趣啊!”  

“我将一切赌在这里,我要和命运战斗!然后赢给你们看!!!”  

毛利元就双眸放光,他迅速开弓,连射五箭,这一次每一支箭矢的速度与飞行轨迹都有不同。  

第一箭疾如闪电,几乎瞬间即到。  

第二箭速度适中,稳健而有力。  

第三箭弧度最高,为仰射。  

第四箭则悠然自得,似乎在空中悠然漂浮。  

第五箭.亦是最关键的箭!  

副将挡下了第一箭和第二箭,第三箭则被少年将军自己打飞,也就是在这时,毛利元就的第五箭竟然击中了飞行最慢的第四箭,使得第四箭猛然加速,在副将没反应过来之前,便飞到了少年将军面前。  

“此乃必中!!!”  

关键时刻,那少年将军在马背上往后一仰,避开了这惊艳的一箭!  

毛利元就顿时瞪大了眼睛,在他如此精密的计算之下,那少年郎竟然还能避开?!  

少年将军反手一刀干掉一个想要偷袭他的武士之后,腰部猛然发力再次坐了起来,然后在副将的掩护下,直接打穿了战场,冲向了那个还在发呆的主将。  

等毛利元就回过神来时,少年将军浑身浴血,骑着枣红大马站在了他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毛利元就张了张嘴,半响才说出一句话。  

少年将军微微一笑,气质爽朗的说道:“大明五军营骑兵千户·欧箐是也!”  

毛利元就点了点头,有些好奇的问道:“欧箐.像你这样的少年郎,大明还有多少?”  

“如过江之鲫!”  

欧箐指了指身后还在清理战场的骑兵们,乐呵呵的说道:“我这些部下就不比我弱,只是他们缺少机会而已。”  

“哈过江之鲫那败给过江之鲫的我.又算什么呢?.”毛利元就拔出肋差,没有任何犹豫的插入了自己的腹部。  

欧箐微微皱眉,牵了牵缰绳,控制下枣红大马转身离去。  

另一边,唐顺之在火炮的协助下,打穿了尼子经久的阵型,生擒此人,出云国就此覆灭。  

随着九州岛、四国岛、山阳道、山影道相继被攻下,捷报在正德三十年十二月送到了京城之中。  

坤宁宫内,正德皇帝拿着捷报,当着永安公主的面,故意道:“.以千敌万,破阵摧锋,敌军破胆慑心,无不拜服少将军要不是前面提到是青雉,朕还以为写得是关公在世呢!鸿胪寺那帮人,跟写似的,越来越不靠谱了!”  

“才没有!”  

永安公主手里握着一只玉兔,看着自家父亲说道:“青雉哥哥就是能以千敌万,破阵摧锋!”  

“你见过?”正德皇帝看向女儿,忍着笑反问道。  

“没、没有.”  

永安公主底气不足的摇了摇头,接着又坚定的说道:“但青雉哥哥不会欺君的,我相信青雉哥哥!”  

“哈哈哈”正德皇帝忍不住了,大笑着对夏皇后说道:“难怪今日敢明月敢顶撞我了,感情是担心这个啊!”  

夏皇后没好气的白了一眼正德皇帝,接着也笑了起来。  

永安公主被两人笑得不好意思,又担心自己走了就没人帮欧箐说话,一个内向娃娃硬着头皮坐在社交恐怖分子正德身边,承受着自家父亲的各种调侃。  

直到月明星稀,她才离开坤宁宫,在返回自己的房间时,天空又下起了雪。  

永安公主站在走廊下,看着雪花飘落,有感而发:“天各一方遥相望,共赏皓月映苍茫。银辉洒落千万里,思绪萦绕两心房。愿君此夜无孤影,婵娟共照梦悠长。”  

第二日,这首诗就出现在了文渊阁,正德皇帝坐在首位,次位是首辅欧藏华、接下来是次辅毛纪、内阁大臣张璁和翟銮,大家看着来‘兴师问罪’的皇帝,都是一幅见了鬼的表情。  

正德皇帝看着欧藏华,乐呵呵的说道:“欧卿,我的女儿今年虚岁十六,青雉也二十二啦!”  

欧藏华也能看出自家儿子对公主的态度,只是那小子似乎还没开窍,便说道:“陛下,待我家书一封,点一点那小子。”  

“这可是你说的,我没逼你啊!”正德皇帝满意的起身往外走,结果走到一半,又撤回来,将那首诗带走:“我女儿的诗,我得自己欣赏,你们四个想必已经背下来了,明日各自送一份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