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第二百六十六章我要打造人类历史最强奢侈品牌

第二百六十六章我要打造人类历史最强奢侈品牌(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明朝内府二十四衙门中,有一个衙门名为内织染局,职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类”。  

工厂设在朝阳门外的外厂,颜料基地蓝靛厂则设在城西北。  

欧藏华领着程知柔等人一同来到了的蓝靛厂,参观这个时代的颜料工艺。  

掌印太监·刘英陪同,见欧藏华和程知柔对颜色感兴趣,便开口讲解道:“宫里常用的是植物染料,有九种,分别为红花、靛青、苏木、黄檗、橡碗子、五倍子、黄栌、栀子、槐米。”  

“咱家这里的染匠都是老手艺人,能通过改变各种染料的套色比例,染出了四十余种颜色。”  

植物染料虽然容易取材,染出的颜色也多种多样。但同时也有个问题,它不像后世的化学合成染料,可以把颜色牢牢锁住。  

植物染料染的衣服,稍微洗一洗,就容易褪色。  

那么古人哪些颜色艳丽的衣服如何清洗?  

答案就是两个字:不洗!  

以清朝为例,故宫里保留到后世的许多龙袍,很多都是全新的,没有穿过。  

这也就是为啥严嵩抄个家,光衣服就能整出了一万七千多套,这还没包括已经卖掉或者销毁的。  

所以人类奢侈这一块,还真是从未改变过。  

程知柔听后微微点头,看来京城的染料方子跟杭州相差无几。  

至于颜色上略微有些不同,大概与手艺人有关。  

欧藏华则注意到,这里使用最多的是大红色和青色,其次是草绿色。  

我大明皇室特别喜欢大红色,在视觉感官上来说,红色的空间穿透能力强,较为醒目,颜色似鲜血,会形成视觉上的迫近感。  

所以自明朝以后,大红色便成为了高贵、喜庆的象征,后世被称为中国红,真正渗透到了中华文化的脉络之中。  

绿色是寻常百姓常用的颜色,只不过随着纺纱和染色技术的发展,到明朝时,绿色饱和度和明度更高,显得清新亮丽,也就有了草绿。  

谢过刘英,众人从蓝靛厂出来后,选了一家酒楼休息。  

包厢内,欧藏华开始询问程知柔的意见。  

由于是在私人空间,程知柔便摘下了面纱,语气轻柔的说道:“小女子在来京城之前,发现在南直隶、浙江等地方的举人老爷们,近来喜欢上了宝石蓝,不过目前只有杭州织染局能够调配出这种颜色来。”  

说着,程知柔便拿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了欧藏华,正是宝石蓝,一角还绣着两只打闹的猫咪。  

蓝色是传统色系中的五正色之一,也是传统染色中最早的颜色之一。  

除了目前熟悉的湖蓝、天蓝、翠蓝、石青以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月亮蓝、佛蓝、浦蓝等等。  

宝石蓝晶莹剔透,比深蓝色更深一点,甚至有点偏紫色的感觉。  

欧藏华思索了一阵,开口道:“我可以刘公公借几个染匠出来,在未央宫皇庄之中,尝试调配这种颜色。”  

“若是欧先生能调配出来,销量不必担心,小女子全权负责。”程知柔微微一笑,很是自信。  

“程姑娘莫要大意,我们未央宫出品的东西,都要比市面上同类产品贵上好几倍。”  

欧藏华倒了杯茶,平和的说道:“毕竟是贡品,能让乡绅土豪们穿用,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  

“欧先生请放心,小女子心里有数。”程知柔当然明白这一点,如果说欧藏华的想法如空中楼阁,那么程知柔就是那个能帮助他把想象化作现实的人。  

就像后世的兔子和鹰酱,鹰酱只管提供理论和数据,剩下的交给兔子。  

两人又讨论了一阵,欧藏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说道:“若只是单纯的颜色,还是与杭州织染局一致,这样不能提前出独一无二的价值感,我想在布上印花”  

“这个倒也不难,”程知柔说道:“绞缬(xié)、夹缬(xié)、蜡染都可以做到。”  

“我要的不是这种”欧藏华比划着说道:“而是像哥窑一般的冰裂纹,想想看,一批布料,是宝石蓝的冰裂纹,做出来的衣服就是与众不同!”  

“这个.”程知柔想象了一下,讪笑着提醒道:“欧先生的想法的确天马行空,但是这种布料做成衣服的话能品味其中奥妙的可能是少数吧!”  

“而且从染色的手法上来说.是属于前无古人。”  

欧藏华这种聪明人,立马就听到了程知柔这话的含义。  

他笑了笑,从容的说道:“那就我们来做好了,重要的不是做成衣服喜欢的人有多少,而是要树立我们的格调。”  

两人在酒楼边吃边聊,分开后,程知柔去未央宫皇庄,查看皇庄内的织染坊。  

欧藏华写了一封委托书给程知柔,若是皇庄织染坊缺少什么,或者哪里需要改进,她尽管吩咐下去就是。  

他本人则回到礼部办公,工作之余,还写了一封信给内织染局掌印太监·刘英,言词诚恳的向他借几位染匠。  

刘英知道欧藏华是陛下的红人,跟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关系也不错,所以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当天下午,六名年过三旬的染匠就来到了欧府大门外。  

欧藏华安排他们在欧府外院暂住,并让华安听从染匠的意见,准备调色需要的各种器具和材料。  

旁晚下朝回到家,华安便向自家老爷汇报了工作进展,调色坊预计还要两天才能投入使用。  

欧藏华点了点头,倒也知道这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