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得知真相,马皇后眼泪掉下来(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日,燕军在会州整编,分立五军。
十月二十一日,燕军入松亭,十一月初五日,燕军渡白河并打败李景隆的哨探陈晖部队万余人。
当天,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会战。
燕军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
当夜,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
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
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南军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北平城下的南军,获得其物资。
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此战南军丧师十余万人…”
马皇后吸了吸鼻子,想说些什么话,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完全没有说出来。
面对这么一个情况,她是真的不知道啊,该说些什么才好“由于李景隆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老四决定攻打山西大同,以使南军疲于奔命。
十二月十九日,老四出师攻大同,十二月二十四日,燕军抵达广昌,守将杨宗投降。
建文二年正月初一,燕军抵达蔚州,明军守将王忠、李远投降。
二月初二日,燕军攻打大同。由于大同是代王的封地,且军事地位极重要,李景隆不得不救援。
待李景隆走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
南军在冰天雪地中白跑一趟,兵力、装备大量损失,士气受到重创。
建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李景隆给朱棣写信,请求暂时停战。燕王回信索要齐泰、黄子澄等。
有人说,李景隆自此有二心。
除了使南军白跑了一个月外,燕军在本次伐大同时意外遇到了从蒙古来降的军队,收编之。
此外,保定府于建文二年二月降燕…”
马皇后略松了一口气,关于李景隆和自己家老四对战的事情,终于猜对了一些。
那就是景隆后面果然跟着老四做事了,在老四的麾下立下汗马功劳成,就了大明战神之名。
至于李景隆前后反差如此之大,马皇后也有了一定的解释。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南为枳,或许景隆便是如此。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目标是白沟河,兵力增至六十万,燕军亦出。
四月二十日,燕军渡过玉马河,驻于苏家桥。
四月二十四日,燕军与南军南军大战。
平保儿之前,曾跟随老四出塞,熟悉老四战法,设伏兵。
燕军到达之后,平保儿伏兵起,挺矛冲锋;瞿能父子也一同合击,燕军战斗失利。
当时南军郭英部也来到战场,郭英在燕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埋地雷,燕军撤退时损失惨重…”
朱元璋口中的平保儿,就是他最小的义子平安。
马皇后闻言,不由的点了点头,这才稍微有了点儿大明战神的风采。
“次日燕军与南军再次合战。
瞿能、平保儿绕至燕军后方,攻其后军得手。
老四见状不好,亲冒矢石,令丘福冲击李景隆中军,不成功。
老四率军攻打,双方混战,飞矢如雨,老四先后换了三匹马,射光了三筒箭,宝剑也砍断,差点被平保儿、瞿能所伤。
无奈之下,只能来到河堤上,举起马鞭,假装招呼援兵。
李景隆见状果然生疑,攻势减缓,朱高煦此时也来援救,战事暂时缓和…”
马皇后暗自点点头,虽然自己家老四吃了亏,但景隆这孩子也终于逐渐的支楞起来了,越来越像大明战神了。
“不久,瞿能再次引众搏战,大呼灭燕,形势再次对燕军不利。
就在战事危急时,一股旋风刮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南军顿时大乱。
老四抓住机会,绕到李景隆后方放火,南军大败,瞿能父子被高煦阵斩。
郭英等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辎重全部扔下,投降十万余人,李景隆撤回德州。
四月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
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济南。
初九,燕军进入德州,获得大量粮食储备。
五月十五,燕军攻济南,李景隆残存十余万兵毫无战斗力,大败。
李景隆逃走,燕军遂围济南,十月,朝廷召李景隆回南京。
李景隆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
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上书,请求立斩之,朱允炆不听。
对于推荐了李景隆,黄子澄感到十分后悔…”
马皇后:???!!!
就这???
刚刚提起了一些精神,准备接着听李景隆在接下来是如何大展神威的马皇后,不自觉的就瞪大了眼睛,一脸的茫然。
不是…这就是大明战神的风采?
这也可以称为大明战神?
“重八,景隆在后面,还打过别的什么仗吗?”
马皇后忍不住望着朱元璋询问。
朱元璋想了一下,摇摇头:“后面没怎么打过仗。”
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些别的强行解释的马皇后,又愣了一下。
“那重八你为什么还说,他是老四靖难的第一功臣,还说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话说出后,马皇后心中隐约觉察到了一点事…
“那是因为在后面老四兵围应天之时,景隆帮老四开了门,放老四兵马入城。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
妹子你想想,这么多的大军,若不是
十月二十一日,燕军入松亭,十一月初五日,燕军渡白河并打败李景隆的哨探陈晖部队万余人。
当天,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会战。
燕军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
当夜,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
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
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南军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北平城下的南军,获得其物资。
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此战南军丧师十余万人…”
马皇后吸了吸鼻子,想说些什么话,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完全没有说出来。
面对这么一个情况,她是真的不知道啊,该说些什么才好“由于李景隆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老四决定攻打山西大同,以使南军疲于奔命。
十二月十九日,老四出师攻大同,十二月二十四日,燕军抵达广昌,守将杨宗投降。
建文二年正月初一,燕军抵达蔚州,明军守将王忠、李远投降。
二月初二日,燕军攻打大同。由于大同是代王的封地,且军事地位极重要,李景隆不得不救援。
待李景隆走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
南军在冰天雪地中白跑一趟,兵力、装备大量损失,士气受到重创。
建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李景隆给朱棣写信,请求暂时停战。燕王回信索要齐泰、黄子澄等。
有人说,李景隆自此有二心。
除了使南军白跑了一个月外,燕军在本次伐大同时意外遇到了从蒙古来降的军队,收编之。
此外,保定府于建文二年二月降燕…”
马皇后略松了一口气,关于李景隆和自己家老四对战的事情,终于猜对了一些。
那就是景隆后面果然跟着老四做事了,在老四的麾下立下汗马功劳成,就了大明战神之名。
至于李景隆前后反差如此之大,马皇后也有了一定的解释。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南为枳,或许景隆便是如此。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目标是白沟河,兵力增至六十万,燕军亦出。
四月二十日,燕军渡过玉马河,驻于苏家桥。
四月二十四日,燕军与南军南军大战。
平保儿之前,曾跟随老四出塞,熟悉老四战法,设伏兵。
燕军到达之后,平保儿伏兵起,挺矛冲锋;瞿能父子也一同合击,燕军战斗失利。
当时南军郭英部也来到战场,郭英在燕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埋地雷,燕军撤退时损失惨重…”
朱元璋口中的平保儿,就是他最小的义子平安。
马皇后闻言,不由的点了点头,这才稍微有了点儿大明战神的风采。
“次日燕军与南军再次合战。
瞿能、平保儿绕至燕军后方,攻其后军得手。
老四见状不好,亲冒矢石,令丘福冲击李景隆中军,不成功。
老四率军攻打,双方混战,飞矢如雨,老四先后换了三匹马,射光了三筒箭,宝剑也砍断,差点被平保儿、瞿能所伤。
无奈之下,只能来到河堤上,举起马鞭,假装招呼援兵。
李景隆见状果然生疑,攻势减缓,朱高煦此时也来援救,战事暂时缓和…”
马皇后暗自点点头,虽然自己家老四吃了亏,但景隆这孩子也终于逐渐的支楞起来了,越来越像大明战神了。
“不久,瞿能再次引众搏战,大呼灭燕,形势再次对燕军不利。
就在战事危急时,一股旋风刮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南军顿时大乱。
老四抓住机会,绕到李景隆后方放火,南军大败,瞿能父子被高煦阵斩。
郭英等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辎重全部扔下,投降十万余人,李景隆撤回德州。
四月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
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济南。
初九,燕军进入德州,获得大量粮食储备。
五月十五,燕军攻济南,李景隆残存十余万兵毫无战斗力,大败。
李景隆逃走,燕军遂围济南,十月,朝廷召李景隆回南京。
李景隆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
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上书,请求立斩之,朱允炆不听。
对于推荐了李景隆,黄子澄感到十分后悔…”
马皇后:???!!!
就这???
刚刚提起了一些精神,准备接着听李景隆在接下来是如何大展神威的马皇后,不自觉的就瞪大了眼睛,一脸的茫然。
不是…这就是大明战神的风采?
这也可以称为大明战神?
“重八,景隆在后面,还打过别的什么仗吗?”
马皇后忍不住望着朱元璋询问。
朱元璋想了一下,摇摇头:“后面没怎么打过仗。”
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些别的强行解释的马皇后,又愣了一下。
“那重八你为什么还说,他是老四靖难的第一功臣,还说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话说出后,马皇后心中隐约觉察到了一点事…
“那是因为在后面老四兵围应天之时,景隆帮老四开了门,放老四兵马入城。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
妹子你想想,这么多的大军,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