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棋局落子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棋局落子(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算得了什么?  

他们原本想要利用对付大明官员的手段对付锤匪的吏员,送去了不少银子和珍奇玩物。  

结果还是该怎么被对待怎么对待。  

贿赂锤匪吏员的结果与不贿赂的结果大差不差,属实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白他妈的花钱!  

渐渐的也就很少有商人,还想走贿赂这条路。  

当然也有坚持不懈的,对于贿赂收上来的银子,也都做好了登记。  

毕竟在锤匪的体系内,这种事可没有不透风的墙。  

收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不要指望着那些“海盗扮演的海商”会帮你们隐瞒。  

迟早会泄露的。  

贺今朝处置贪污吏员的手段不可谓不狠辣。  

他不敢保证所有人都清廉如水,震慑力在这,只要能接受暴露的后果就行。  

除非你也上船跑路。  

所以在广州外贸生意如此火爆的时候,荷兰人也坐不住了,率先主动与锤匪进行沟通交流,愿意多缴纳税费,不承认大明之类的虚话。  

张福臻依旧在查阅着杨文岳写的调查报告。  

他以前不曾接触过,只是偶尔听闻毛文龙占据皮岛通过海运,几年时间就能赚取一百万两银子。  

毕竟大明朝廷给毛文龙批的银子属实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他养那么多的家丁。  

现在看来,毛文龙的海运生意算个屁啊!  

许多广东、福建人在南洋各地都有不少的人定居发财。  

毕竟按照大明的传统,发财回了家乡也会被噶韭菜。  

没有实力的富商回来不走官商勾结的道,他们有的是法子整治你。  

甚至你走了这道,也会被整治。  

在大明,没有官方背景,商人就是待宰的猪啊。  

万历五年的时候,这群人就控制主持了三佛齐对外的所有贸易。  

至于爪哇新村,足有千余明人,汇聚在一起。  

鉴于广州的造船业极为发达,锤匪还做起了对外租赁船只的活计。  

比如郑芝龙的舅舅黄程就主动当了锤匪第一单客户,在广州装满货物之后,由郑芝龙的人押运到日本进行发卖。  

这一次是准备干一笔大的,然后回乡买田终老。  

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田地始终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同时也是郑芝龙卖锤匪的一个面子,告诉周遭的势力,他与锤匪的关系很深,且在海上这块,锤匪也是靠着他的。  

张福臻又看见大帅在广东以及海南之间化了条虚线,他猜测是想要控制海南的港口。  

“记上。”贺今朝放下手中的炭笔:  

“叫杨文岳开辟一条运客的路线,从广东到海南坐船来回,顺便熟悉一下周遭的水文。  

借着护航的名义训练水手,至于什么招人当教官,让他与赵小五自己琢磨去。”  

“是。”  

贺今朝的本意是等到熟悉海船了之后,有了经验,以老带新。  

再开辟从广东到福建的客运,继续训练,然后打占据台湾的荷兰人练练手。  

广东人虽然热衷于跑海运,但是造船出洋需要雄厚的资本,个人往往无能为力,只能望洋兴叹。  

当然也有合资造船的,然后推举出钱最多的围船长,大部分“重货”都是他的,其余人是散货。  

但是这就出现了船主剥削其余商人的现象,比如税费全都是小商人出。  

可为什么他们还要忍气吞声呢?  

只不过跑一遭能赚百倍,他们赚十倍吧了,只要不遇到海盗和飓风之类的,大抵是不会赔钱的。  

更何可这几年郑芝龙统一南洋,船上挂了郑家的旗帜,一般海盗也不会不长眼要劫掠他们。  

到时候就得郑芝龙找他们的麻烦了,毕竟保护费可不是白交的。  

“主公,按照杨文岳的估算,光是澳门的税费就超过十万两。”  

张福臻忍不住咋舌,他看记录万历年间光是澳门就有两万多两银子,相当于一大县的财政收入,这还是被侵吞隐瞒了十之七八后的数字。  

光是这点钱就能支撑锤匪文武官员以及士卒津贴和军费。  

相比于外国能发卖到广州的货物多是宝石以及毛料之类的,这玩意对于庞大的华夏而言,根本就是个屁,销量一点都不好。  

对外出口的多是手工业品,畅销国外。  

故而抛去进出口商品价格抵销外,对外出口的商品长期处于超出地位。  

故而大量的墨西哥银元流入广州。  

可大明依旧是出现了银慌。  

贺今朝看着手里的银元,大抵就是殖民者强迫南美之人挖银矿的历史书上记载的事迹。  

要不然也不会搞出这么多银元。  

张福臻把杨文岳的调查文书合上,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随即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小驿卒,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其实他在内心挺不希望贺今朝如此激进,去占据一个距离自己地盘千里之外的广东。  

那里以前都是流放犯人去的地方岭南,占据那里有什么意义?  

待到中原各地乱象再乱一些,大明与张李流寇,明清之间相互厮杀,等待时机,兵发北京,定鼎天下。  

广东那地界定然能够传檄而定,着什么急?  

现在广州的实地考察报告,摆在张福臻面前,他只觉得贺今朝这一步走到真他妈的妙。  

要是大明的皇帝知道广东的事,他还用得着每日为银子发愁吗?  

控制广州的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