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那我动(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张献忠求他,他也不会贸然出兵卷入战事的。”
李自成点点头,贺今朝算是看透了朱元章那个臭要饭的路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实行起来了。
这样便让张献忠顶在前头,亦或者在他们两败俱伤之际,贺今朝再领兵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直接冲杀出来。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
贺今朝行事谨慎果决,可有些时候又极为大胆,让你猜不透他什么心思。
“看样子是暂作壁上观。”李岩接过话茬:
“闯王,如今贺今朝家大业大,定然不会轻举妄动。”
“你的意思是?”李自成看向李岩。
“我倒是认为贺今朝的选择是对的,明军与张献忠之间胜负未分,我们为何要早早的下注入场?”
李岩拿着噼柴往火堆里填了一块:
“待到火烧的越大,水更加沸腾,亦或者外面的秋粮要收了,我们再出兵河南。
那个时候也有了更多的粮食,到时候被动的就不是我们了。”
李自成点点头,他一直都想要攻破王府。
像贺今朝那样完成最原始的积累,无论是钱财还是粮食,陡然而富。
“待到他们分出胜负,我们直接杀出去,直扑河南。
闯王可以先派人去河南各地探查消息,做好串联准备。”
李岩又给出了进一步的决策,先把口号喊出去,传播的更远。
到时候义旗一举,百姓云集,实力也会进一步扩大。
到时候咱们就以这几千人为根基,迅速扩军,直扑王府。
只要宰了一个王爷,咱们李闯王的旗帜,就算是重新立起来了。
听完这番谋划,李自成又充满了信心,旱灾已经绵延两年,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大明朝廷还在加派赋税。
造反了这么多年,在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百姓,也会被逼的造反。
当真是天时地利人和,极为有利于他的发展。
张献忠接到了贺今朝的回信,眉头都皱起来了。
贺今朝拒绝出兵,也拒绝他进入陕西等地,还给他指了一条往东走的路。
“他娘的,老子就知道贺今朝这个驿卒是个黑心眼子的。”
张献忠拿着马鞭气得走来走去:“他就是怕我吃他的喝他的用他的。”
军师潘独鳌立即开口道:“大王,我们就入四川,在待在此地,这么多人,粮食是绝对不够吃的。”
徐以显则是在认真揣摩贺今朝的信,没有出声。
张献忠本想一口答应,既然贺今朝想要看热闹,那我就惹火上身,拉他下场。
川东的地界还在官军的手中,我去打官军,到时候官军入川看你锤匪打不打?
“徐先生。”张献忠看着徐以显开口道:“有何高见?”
“大王,我们其实按照贺今朝的路子走,也挺不错的。”徐以显放下手中的书信:
“江西、福建等地未曾遭遇大灾,那些地主士绅家里定然富裕的很。”
“你这是在为贺今朝说话?”军师潘独鳌瞪着徐以显:“难不成你是他的人?”
对潘独鳌的话,徐以显也懒得辩驳:
“大王,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你占据了山陕四川之地,会允许旁人把手伸到你的地盘吗?”
“额把他爪子都给剁喽。”张献忠直接脱口而出。
“无论是贺今朝还是李自成,大家都不在是以前单纯只想活下去的人了。
大王想要当皇帝,他也想要当皇帝,李自成也是这个想法。”
徐以显不紧不慢的分析道:
“只不过如今朝廷势大,天灾严重,所以我们才会相互扶持一二。
但真到了利益之争,怕是白刃不相饶了。”
先前李自成与张献忠因为挖大明祖坟的时候,抢夺乐师和仪仗都闹了不愉快。
更不用说这种利益了,贺今朝断然不会同意的。
大明养虎为患可以,但想要坑锤匪养虎为患,徐以显觉得还是算了吧。
人家的脑子清醒的很,能做到如此大的地步,冠绝诸贼。
既然已经试探到了贺今朝的态度,那就没必要与他死磕。
张献忠对徐以显的话还是相信的,真到了那个地步,自己与贺今朝之间相互厮杀,实在是太正常了。
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
“往江西、福建等地去?”张献忠皱了皱眉头:“有可操作性?”
“大王如今兵强马壮,南方有几人能抵挡大王的兵威?”
徐以显倒是觉得以江南富庶的地方为根基,将来未必不能有与贺今朝东南对立的场面。
否则真要与贺今朝撕破脸皮,那他们就会受到官军与锤匪的双重打击,两线作战,是他们耗费不起的。
潘独鳌却是再次站起身来道:
“大王,如今外围皆是被官军重兵围困,我军若是此时穿过湖广前往江西,怕是会被官军给堵死在这里。”
“那你说该如何?”
潘独鳌捏着胡须开口道:“我军还是要入四川,引诱官军与锤匪之间相互交战,拖住他们。
我们入四川之后走恩施再次进入湖广(湖南),再入江西。”
“好。”
张献忠一口应下,就这么办。
如今天下反贼,共分为三部。
以贺今朝实力最大,张献忠次之。
其次便是罗汝才、惠登相等十营,再次是左葛五营。
最末等的才是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点点头,贺今朝算是看透了朱元章那个臭要饭的路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实行起来了。
这样便让张献忠顶在前头,亦或者在他们两败俱伤之际,贺今朝再领兵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直接冲杀出来。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
贺今朝行事谨慎果决,可有些时候又极为大胆,让你猜不透他什么心思。
“看样子是暂作壁上观。”李岩接过话茬:
“闯王,如今贺今朝家大业大,定然不会轻举妄动。”
“你的意思是?”李自成看向李岩。
“我倒是认为贺今朝的选择是对的,明军与张献忠之间胜负未分,我们为何要早早的下注入场?”
李岩拿着噼柴往火堆里填了一块:
“待到火烧的越大,水更加沸腾,亦或者外面的秋粮要收了,我们再出兵河南。
那个时候也有了更多的粮食,到时候被动的就不是我们了。”
李自成点点头,他一直都想要攻破王府。
像贺今朝那样完成最原始的积累,无论是钱财还是粮食,陡然而富。
“待到他们分出胜负,我们直接杀出去,直扑河南。
闯王可以先派人去河南各地探查消息,做好串联准备。”
李岩又给出了进一步的决策,先把口号喊出去,传播的更远。
到时候义旗一举,百姓云集,实力也会进一步扩大。
到时候咱们就以这几千人为根基,迅速扩军,直扑王府。
只要宰了一个王爷,咱们李闯王的旗帜,就算是重新立起来了。
听完这番谋划,李自成又充满了信心,旱灾已经绵延两年,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大明朝廷还在加派赋税。
造反了这么多年,在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百姓,也会被逼的造反。
当真是天时地利人和,极为有利于他的发展。
张献忠接到了贺今朝的回信,眉头都皱起来了。
贺今朝拒绝出兵,也拒绝他进入陕西等地,还给他指了一条往东走的路。
“他娘的,老子就知道贺今朝这个驿卒是个黑心眼子的。”
张献忠拿着马鞭气得走来走去:“他就是怕我吃他的喝他的用他的。”
军师潘独鳌立即开口道:“大王,我们就入四川,在待在此地,这么多人,粮食是绝对不够吃的。”
徐以显则是在认真揣摩贺今朝的信,没有出声。
张献忠本想一口答应,既然贺今朝想要看热闹,那我就惹火上身,拉他下场。
川东的地界还在官军的手中,我去打官军,到时候官军入川看你锤匪打不打?
“徐先生。”张献忠看着徐以显开口道:“有何高见?”
“大王,我们其实按照贺今朝的路子走,也挺不错的。”徐以显放下手中的书信:
“江西、福建等地未曾遭遇大灾,那些地主士绅家里定然富裕的很。”
“你这是在为贺今朝说话?”军师潘独鳌瞪着徐以显:“难不成你是他的人?”
对潘独鳌的话,徐以显也懒得辩驳:
“大王,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你占据了山陕四川之地,会允许旁人把手伸到你的地盘吗?”
“额把他爪子都给剁喽。”张献忠直接脱口而出。
“无论是贺今朝还是李自成,大家都不在是以前单纯只想活下去的人了。
大王想要当皇帝,他也想要当皇帝,李自成也是这个想法。”
徐以显不紧不慢的分析道:
“只不过如今朝廷势大,天灾严重,所以我们才会相互扶持一二。
但真到了利益之争,怕是白刃不相饶了。”
先前李自成与张献忠因为挖大明祖坟的时候,抢夺乐师和仪仗都闹了不愉快。
更不用说这种利益了,贺今朝断然不会同意的。
大明养虎为患可以,但想要坑锤匪养虎为患,徐以显觉得还是算了吧。
人家的脑子清醒的很,能做到如此大的地步,冠绝诸贼。
既然已经试探到了贺今朝的态度,那就没必要与他死磕。
张献忠对徐以显的话还是相信的,真到了那个地步,自己与贺今朝之间相互厮杀,实在是太正常了。
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
“往江西、福建等地去?”张献忠皱了皱眉头:“有可操作性?”
“大王如今兵强马壮,南方有几人能抵挡大王的兵威?”
徐以显倒是觉得以江南富庶的地方为根基,将来未必不能有与贺今朝东南对立的场面。
否则真要与贺今朝撕破脸皮,那他们就会受到官军与锤匪的双重打击,两线作战,是他们耗费不起的。
潘独鳌却是再次站起身来道:
“大王,如今外围皆是被官军重兵围困,我军若是此时穿过湖广前往江西,怕是会被官军给堵死在这里。”
“那你说该如何?”
潘独鳌捏着胡须开口道:“我军还是要入四川,引诱官军与锤匪之间相互交战,拖住他们。
我们入四川之后走恩施再次进入湖广(湖南),再入江西。”
“好。”
张献忠一口应下,就这么办。
如今天下反贼,共分为三部。
以贺今朝实力最大,张献忠次之。
其次便是罗汝才、惠登相等十营,再次是左葛五营。
最末等的才是闯王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