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尚武寺、演武阁(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司的建立,关于掌控江湖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一连数日,杨正山都被延平帝召到皇城中议事。
不只是他,周茂、段瑞、梁储等等也被召见,时不时还会叫上内阁的几位阁老,以及兵部、刑部和大理寺的主要官员一起讨论。
关于如何掌控江湖,目前已经确定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建立一个新的衙门,专门负责此事。
相比于皇商司,这个新衙门权力更大,影响也更广。
所以对于此事,延平帝更加重视。
时间一晃进入了五月中旬,关于掌控江湖的各项政策基本上都定下来了。
大体上符合杨正山上奏的提议,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都是根据杨正山的提议制定的,实际上杨正山、周茂、段瑞几人的提议都大差不差。
他们都倾向于建立一个新的衙门,且都有拉拢江湖宗门的想法。
杨正山唯一特别的地方,其实是武道学院。
但相比于其他两个提议,武道学院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提议,最起码对当前的朝廷来说,是最不重要的。
五月十五,早朝之后。
延平帝再次将众人召到御书房中。
一同来的还有内阁的几位阁老,以及兵部尚书王路,刑部尚书卫荣,大理寺卿闫瑞书。
这算是一次小朝会了。延平帝看了看宋元阁,说道:“宋阁老,你来说说内阁的意见吧!”
宋元阁清了清嗓子说道:“按照这几日的商讨,内阁制定了一份章程。”
“第一,改限武令为尚武令,将民间江湖势力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三等,授宗主令,赐七品官身,限定宗门弟子数量不得超过三百人!”
“第二等,授宗主令,赐五品官身,限定宗门弟子数量不得超过五百人!”
“第一等,授宗主令,赐三品官身,赐飞鱼服,限定宗门弟子数量不得超过千人!”
“宗门等级评定具体细则…”
“第二,设尚武寺,刑部镇武司和大理寺武直处并入尚武寺,尚武寺设寺卿一位,正三品,左右少卿,正四品,左右寺丞,正五品…”
“下辖十三省尚武司,每司设指挥使一位,指挥同知两位,指挥佥事四位…”
“第三,设演武阁,演武阁与国子监同品,设演武阁武正,从四品,武司两人,正五品,掌军武训导之事,分为武道、兵法、练兵、器械、医药五科!”
前两条与杨正山的提议大差不差,唯独第三条与杨正山提议有很大的差别。
杨正山是想建立一条从下到上的完整的武者培养体系,但最终商定之后,只设立了一座演武阁。
至于原因,没钱!
而演武阁也不是单纯的武道学院,更像是一座军事学院,所教授的内容包含武道、兵法、练兵、器械和医药五科。
器械即为打造军用器械,如座弩、攻城器械等,培养的是工匠。
医药则是为了培养军医。
这两项是杨正山强烈要求加上的。
武者修炼离不开医药,而武者战斗更是离不开兵甲。
无论是军中,还是其他,但凡跟武道有关,就离不开这两项。
既然是武道和军事学院,那自然不能少了这两样。
所以杨正山强烈要求将这两项也加入了演武阁的教授学科。
对此,其他人虽然有些异议,但也没有多说。
这都是小事,没必要为了这个跟杨正山争论。
待宋元阁讲完,延平帝又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众人皆是摇头。
这些事情他们都已经商讨了很久了,也吵了很久了。
就拿镇武司和武直处并入尚武寺的事情,刑部尚书卫荣和大理寺卿闫瑞书就强烈反对,但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面对内阁和周茂等人的支持,他们也只能压下心中的不满。
而尚武寺还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它是一个武力衙门,虽然看起来跟大理寺、鸿胪寺之类的一样,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武官衙门,即尚武寺的官员任免由兵部的武选司负责,不归吏部负责。
同样,演武阁的官员任免同样归兵部的武选司负责。
见众人没有意义,延平帝又说道:“那就商量一下官职安排吧!”
“靖安侯,你可愿担任尚武寺卿?”
延平帝不等别人开口,直接向杨正山问道。
杨正山一愣,随即出列说道:“陛下,臣想做演武阁武正!”
他这话一出口,其他人倒是都怔了一下。
演武阁武正只是从四品,尚武寺寺卿可是正三品。
而且在权力上,演武阁也远远不如尚武寺。
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杨正山却选择了演武阁武正。
“为何?”延平帝也是不解。
他在决定建立尚武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就是让杨正山执掌尚武寺。
他本以为杨正山会欣然接受,可没想到杨正山居然会拒绝。
“陛下,臣对民间江湖势力了解不多,怎能执掌尚武寺?”杨正山的理由很合理。
让他执掌尚武寺,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做。
江湖中有多少宗门势力?
每个宗门势力又有多强的力量?
这些江湖势力对朝廷是个什么态度?
还有该如何管理这些江湖势力,又该如何收拢这些江湖势力?
另外,这个尚武寺一看就是个大麻烦。
牵扯的势力那么多,这背后牵扯的人
一连数日,杨正山都被延平帝召到皇城中议事。
不只是他,周茂、段瑞、梁储等等也被召见,时不时还会叫上内阁的几位阁老,以及兵部、刑部和大理寺的主要官员一起讨论。
关于如何掌控江湖,目前已经确定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建立一个新的衙门,专门负责此事。
相比于皇商司,这个新衙门权力更大,影响也更广。
所以对于此事,延平帝更加重视。
时间一晃进入了五月中旬,关于掌控江湖的各项政策基本上都定下来了。
大体上符合杨正山上奏的提议,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都是根据杨正山的提议制定的,实际上杨正山、周茂、段瑞几人的提议都大差不差。
他们都倾向于建立一个新的衙门,且都有拉拢江湖宗门的想法。
杨正山唯一特别的地方,其实是武道学院。
但相比于其他两个提议,武道学院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提议,最起码对当前的朝廷来说,是最不重要的。
五月十五,早朝之后。
延平帝再次将众人召到御书房中。
一同来的还有内阁的几位阁老,以及兵部尚书王路,刑部尚书卫荣,大理寺卿闫瑞书。
这算是一次小朝会了。延平帝看了看宋元阁,说道:“宋阁老,你来说说内阁的意见吧!”
宋元阁清了清嗓子说道:“按照这几日的商讨,内阁制定了一份章程。”
“第一,改限武令为尚武令,将民间江湖势力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三等,授宗主令,赐七品官身,限定宗门弟子数量不得超过三百人!”
“第二等,授宗主令,赐五品官身,限定宗门弟子数量不得超过五百人!”
“第一等,授宗主令,赐三品官身,赐飞鱼服,限定宗门弟子数量不得超过千人!”
“宗门等级评定具体细则…”
“第二,设尚武寺,刑部镇武司和大理寺武直处并入尚武寺,尚武寺设寺卿一位,正三品,左右少卿,正四品,左右寺丞,正五品…”
“下辖十三省尚武司,每司设指挥使一位,指挥同知两位,指挥佥事四位…”
“第三,设演武阁,演武阁与国子监同品,设演武阁武正,从四品,武司两人,正五品,掌军武训导之事,分为武道、兵法、练兵、器械、医药五科!”
前两条与杨正山的提议大差不差,唯独第三条与杨正山提议有很大的差别。
杨正山是想建立一条从下到上的完整的武者培养体系,但最终商定之后,只设立了一座演武阁。
至于原因,没钱!
而演武阁也不是单纯的武道学院,更像是一座军事学院,所教授的内容包含武道、兵法、练兵、器械和医药五科。
器械即为打造军用器械,如座弩、攻城器械等,培养的是工匠。
医药则是为了培养军医。
这两项是杨正山强烈要求加上的。
武者修炼离不开医药,而武者战斗更是离不开兵甲。
无论是军中,还是其他,但凡跟武道有关,就离不开这两项。
既然是武道和军事学院,那自然不能少了这两样。
所以杨正山强烈要求将这两项也加入了演武阁的教授学科。
对此,其他人虽然有些异议,但也没有多说。
这都是小事,没必要为了这个跟杨正山争论。
待宋元阁讲完,延平帝又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众人皆是摇头。
这些事情他们都已经商讨了很久了,也吵了很久了。
就拿镇武司和武直处并入尚武寺的事情,刑部尚书卫荣和大理寺卿闫瑞书就强烈反对,但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面对内阁和周茂等人的支持,他们也只能压下心中的不满。
而尚武寺还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它是一个武力衙门,虽然看起来跟大理寺、鸿胪寺之类的一样,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武官衙门,即尚武寺的官员任免由兵部的武选司负责,不归吏部负责。
同样,演武阁的官员任免同样归兵部的武选司负责。
见众人没有意义,延平帝又说道:“那就商量一下官职安排吧!”
“靖安侯,你可愿担任尚武寺卿?”
延平帝不等别人开口,直接向杨正山问道。
杨正山一愣,随即出列说道:“陛下,臣想做演武阁武正!”
他这话一出口,其他人倒是都怔了一下。
演武阁武正只是从四品,尚武寺寺卿可是正三品。
而且在权力上,演武阁也远远不如尚武寺。
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杨正山却选择了演武阁武正。
“为何?”延平帝也是不解。
他在决定建立尚武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就是让杨正山执掌尚武寺。
他本以为杨正山会欣然接受,可没想到杨正山居然会拒绝。
“陛下,臣对民间江湖势力了解不多,怎能执掌尚武寺?”杨正山的理由很合理。
让他执掌尚武寺,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做。
江湖中有多少宗门势力?
每个宗门势力又有多强的力量?
这些江湖势力对朝廷是个什么态度?
还有该如何管理这些江湖势力,又该如何收拢这些江湖势力?
另外,这个尚武寺一看就是个大麻烦。
牵扯的势力那么多,这背后牵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