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94章大明的快速发展

第494章大明的快速发展(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于朱英来说也没什么。  

草原才多少人,大明又有多少人,曾经群英商会看似跨越各国,甚至是跟欧巴罗都有商贸往来,实际上收益并不算多。  

因为在这个世道,在当今这个年代,最有财富的国度,就是大明啊。  

草原上所谓的部落首领所拥有的财富,大致是连大明这边一个地主豪绅都比之不少。  

尤其是江浙一代的地主豪绅,世家大族所掌控的财富,足可比拟上数万的草原大部落了。  

多的不说,随便拿出上千两白银,根本不在话下。  

而草原那边,用雪花盐交易皮毛等一切物资,再进行换卖之后,可能一年下来也就是赚取个几十两,上百两白银。  

这都已经算是不错了,在西域草原那边,大环境就是如此。  

那些牧民的钱财除了牛羊,基本上就没什么东西了。  

其他的完全不能够产出。  

唯独说一些部落在打秋风的时候抢夺了财物在群英商会这里进行倾销,才可能说多上不少。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安装最新版。  

可边关那等地方,时常受到侵扰,又有哪个大族会藏匿很多财富的,本身也是穷得叮当响。  

反倒是在放弃了西域,草原这些地方的商贸往来之后,群英商会在大明才叫是大肆敛财。  

已经是很考虑百姓们的利益了,可哪怕是微弱的利润在体量的情况下,那也是无比巨大。  

而且朱英的目标,主要还是在有钱人的身上,赚有钱人的钱,那才叫赚钱嘛。  

遍布各地的娱乐行业,现在很多都被朱英进行收购。  

自然不是以群英商会的名义,而是重新建立的商会,名头不同,里子是一样的。  

里面的人员基本上也是由原本的群英商会人员负责。  

有了前世一些记忆的朱英,没吃过猪肉,总归是见过猪跑的,一些娱乐业的手段应用进来,吸金的速度超乎想象。  

比起之前在西域过苦日子,现在的群英商会仅仅只是一年的发展,整体的体量就已经超过了曾经的数十倍,上百倍。  

麾下的地契,占股的工厂,还有各类商铺,租聘房屋,日常百货销售等等所有行业,都在群英商会的涉及之中。  

目前,群英商会已然成了大明最大的纳税大户。  

单单每年上缴的商业赋税,折合宝钞有近千万之多。  

要知道曾经朱元章每年都要印刷一两千贯宝钞来给军士,官员发放军饷俸禄,还要用来维持民生。  

且可以说不断的透支朝廷信用。  

现在不仅不需要了,还有大量的结余。  

离开玄甲卫的军营之后,朱英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军备的问题。  

目前在火器上,由火药司不断研究。  

但军备上朱英先前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过。  

盔甲,战靴这些,似乎也该是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  

朱英注意到,目前的将士多数穿着的还是布鞋。  

军靴于如今的大明,并没有流行趋势。  

靴子现在多是相当于奢侈品,皮制在大明也算是昂贵的货物了。  

哪怕是达官贵人,一双皮制的靴子,可能就是穿一辈子。  

不是说天天穿,平常肯定舍不得,而是在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或者正装的时候才会穿上。  

‘应该把皮靴的价格打下来。’  

朱英这般想着,便就给群英商会传达下一条指令,那就是对皮毛进行大量收购。  

皮毛的产地主要来自于牧场。  

大明的牧场并不算多,而且外边的皮毛其实在大明并不畅销,因为大多数的百姓根本不需要。  

当市场上货物稀有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会高涨。  

其实皮草的价格在大明之外的价格很普通,只是经过长途运输,又不怎么卖得出去的情况下,就不怎么值钱了。  

而送来大明来进行售卖的,往往是比较珍贵的皮草,往往这类价格也比较高。  

普通的皮草运来也没太大意义,这边没有市场。  

在朱英的命令下,商会由专人传信,通行驿站的速度是极快的。  

现在大明驿站,其实都快变成群英商会的驿站了。  

正常来说其实许多驿站并不会被大量长期的使用。  

因为官员上任,或者是传达紧急军情,公文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  

除非是战时,于现在来说是用得很少。  

在朱元章批准群英商会可以使用驿站后,驿站的变化就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是人员编制上。  

原本一个普通的驿站也就几十人的规模,大一点几百人。  

驿卒其实也是比较辛苦的,不过这样的辛苦往往不会说天天如此,一般忙个几天就会有歇息的日子。  

可是自从群英商会加入之后,驿站的业务就开始繁忙起来。  

哪怕是极为偏僻的驿站,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群英商会目前在大明内可谓是通行大半个大明。  

除开一些很是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每日都有货物进行运输,这也是京师城内能有这般多货物出现的缘故。  

包括粮食行业的运输,应对饥荒等等,都是极为快速。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先前的驿站成员已经很难负担了。  

那便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大规模的加人。  

几十人便几百人,几百人变几千人,驿站的规模更是不断的建设扩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