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45章:愿为大明,征讨不臣

第345章:愿为大明,征讨不臣(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这两方,哪一方出了问题,便就不是小问题了。  

朱元璋问道:“以茹尚书所见,该当如何。”  

茹瑺作为曾经最初面见太孙殿下之人,自然心中清楚。  

出征倭国,是为了白银钱财。  

镇守辽东,是为沃土粮食。  

粮食可为钱财,可白银可不能变成粮食。  

“臣以为,当镇守辽东奴儿干为主,伐倭次之。”  

“倭寇之患,虽也极为重要,可若比起百万沃土,便就稍弱一筹。”  

“今年开春前,若可将多数粮种,播种于沃土之上,待到夏季,可获巨量粮食,这可活多少百姓。”  

“便是再有天灾,亦无须担忧存粮不够,且北方荒芜贫瘠,百姓苦难,这般必可富北方之民。”  

茹瑺语气沉重的说道。  

而在这個时候,眼睛最亮的,便就是朱棣了。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刚才他就在心里想着,若是不伐倭就好了。  

辽东奴儿干,地广人稀,各民族民风彪悍,多为渔猎。  

且有草原诸部族虎视眈眈。  

若是大军前往,必定要有熟悉的将军带领方可。  

他燕王朱棣,藩地北平,常年与草原各族打交道,辽东奴儿干更是熟悉无比。  

多年征战,少有败绩。  

加上如今凉国公蓝玉,明升实贬治安司大都督,论当今朝堂,还有谁比他更有资历和经验。  

即便不大可能是他单独统帅,但只要他能过去,掌控这等地方,不比什么蛮夷倭国要强上太多?  

况且这等地方,国之重地,必然长期有战争。  

这就给了他立功的机会。  

想到这里,朱棣的眼神中,隐隐透露出一丝激动。  

“别多想了,你当太孙殿下吃素呢,会放任四弟你过去?”  

“呵,即便是调凉国公前去,也不见得会让你过去,你这心思,还能有谁不知晓?”  

就在朱棣心中暗喜之时,旁边一道熟悉的声音,小声传来。  

原来是晋王朱棡,早就发现了朱棣的端倪,仔细观察。  

所谓最了解自己的,恰恰便是对头。  

朱棡聪慧,朱棣这点心思,一下子就被他所猜透了。  

便就稍稍挪动两步,直接就在朱棣耳边说道。  

朱棣听完,面有惊怒,可朱棡说完后,直接就退开,根本不给他答话的机会。  

额头上青筋跳动,却无可奈克。  

这里是奉天殿,可不能在这里争吵。  

重重的吸了两口气,朱棣这才沉定下来。  

而此时朝堂上,也是议论纷纷,尽皆赞同茹瑺所言。  

可朱英,却是眉头皱起。  

思索一番后说道:“爷爷,茹尚书所言,自有道理,可征伐倭国之事,非单单牵扯大明。”  

“如今高丽新任国师道衍,为配合我大明开春后征伐倭国,调高丽之军二十万至于釜山沿海,前些日子,更有八万先锋出海,占据对马岛。”  

“只待是明年开春,与我大明共同进发,征伐倭国。”  

“高丽与之辽东,不过是一江之隔,若是我等贸然放弃伐倭之事,则高丽孤军深入,怕后续难以为继。”  

“如此一来,与高丽交恶是小,坏大明威望事大。这等道德败坏之举,往后于万国之间,我大明当何以统帅。”  

真要是按照茹瑺这般行,道衍那边,真就是坑惨了。  

左右为难不说,单单就这国师的招牌,肯定是砸了。  

军心涣散是必然的,要知道现在的高丽军,都是憋着一口气,征伐倭国,以复世仇。  

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在这次征伐倭国中,本来就是以大明为主力,高丽为辅助,主战场还是在大明这边。  

现在一下子放弃行事,以高丽之军,肯定是没办法把倭国打下来的。  

哪怕现在的倭国,刚刚结束内乱,在战力上有所缺失,但比起高丽来,还是要强上太多。  

真要高丽有这实力,早就打到倭国去了。  

也不会说等到现在。  

朱英的话说完,最先得意的,自然是晋王朱棡。  

只见他眼神发亮的看向朱棣,仿若在说:瞧吧,我就知道没这般简单。  

朱棣牙根紧咬。  

倒不是因为朱英的话,而是在这朝会上,站在朱棡旁边。  

谁总是能经得起这般挑逗。  

他真想远离朱棡,换个位置,哪怕是站在大臣的后面也行。  

可这位置,并不是他想换就能换的。  

在这朝堂上,尤其作为藩王,于父皇面前,不管有多大的仇怨,都必须忍下来。  

兄恭弟谦,哪怕是做样子也得做。  

这朝堂上,看似讨论甚多,可从来就不缺少停留在藩王们身上的目光,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一个个没吃饱都撑着,整天就搞事。  

稍有什么违反礼仪举措,就到父皇那边去告状。  

一番训斥难免,最为担忧的,还是影响到父皇心中的印象。  

朱棡不在乎,可朱棣在乎。  

若是影响到父皇心中的印象,太多的事情,就不好操办了。  

想到这里,朱棣微微闭上眼睛。  

我忍,我再忍,我....继续忍!  

朱棡嘴角翘起,只要看到朱棣吃瘪,他就贼高兴。  

龙椅上,朱元璋微微颔首。  

大孙这话,算是说到他心头上去了。  

朱元璋很在乎面子,尤其是大明的面子,若真是闹出了这等事情,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