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画得好(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只在凌晨时分,夜昼交替的朦胧树林枝头里,动作缓慢的树懒。
女人的身影倒影在被射灯映的雪亮的光洁地板上以及身后黎明前的夜幕里,都像是印象派画家的笔触,散发着时而鲜明,时而模糊的冷光。
这是双年展的最后一周,与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合作的特展馆已经到期闭馆,在展中的休息日的时间,展览的工作人员重新装潢布置了这间展厅。
展馆变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伊莲娜小姐的目光随便看着一幅整张画面都由几个零星的对比度强烈互相镶嵌的色块占据的布面油画上掠过。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万花》。
安娜能看出,这幅油画应该是受到了马克·罗斯科的影响,这位从耶鲁退学的艺术家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自学成材。
他自称自己有一个非常孤寂的前半生。
没有记者,没有新闻,没有艺廊,没有画具商,没有收藏家…一条孤独的艺术之路。
孤独到他大多数时间,都在一个餐馆打工洗盘子维持生计,剩下的时间则在纽约一家服装厂当裁缝工人。
而他的后半生。
这位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秃头的,嗜烟如狂的中年画家,则被认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天才人物,带给了艺术世界一场关于视觉的奇迹。
被和欧洲的毕加索和美国的达库宁的并列在一起,成为了收藏家的心头好之一。
如今作品价格纪录相比早早过亿的前两者,要稍微寒酸一点,也比不上杰克逊·波洛克这样的红人。
大概仅仅只有…七到八千万美元左右。
顶级大师的“仅有”,总是这么别具一格。
“据说…”
伊莲娜小姐微微站住脚步,想起来,有人指责过罗斯科的作品和很多色块拼接画的画家风格很像。
像是克莱福德·斯蒂尔、巴内特纽曼等等这一系列艺术名人,甚至直接就跳了出来,对着媒体指责,马克·罗斯克无耻的抄袭了他们的灵感与创意。
并不稀奇。
抽象派的色块画,画面几乎都是由非常简洁的元素构成。
很多作品和作品之间,看上去相似程度确实挺高的。
不光是抽象派了。
整个五十到六十年代,整个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尤其是纽约,在曼哈顿艺术街区的任何一家咖啡店里,无处不再的爆发着这些关于抄袭和被抄袭的口沫横飞的争吵。
在各种艺术展览上更是如此。
这就像是一场非常传统的保留节目。
想到这里。
女人在作品之前微微站定,双手迭在一起,那支纤细的碳纤维手杖被她垫在手心之下如同伫着宝剑。
安娜侧着头轻轻的念道。
要是此时此刻,这位画下这幅名叫《万花》的布面油画作品的画家就站在旁边。
听到来自《油画》杂志的艺术总监的称赞,不知道会不会激动的热泪盈眶,觉得下一个“罗斯科”,下一个单张作品能够卖出7600万美元天价的大师宝座,已经开始向他招手了。
不过。
女人事实上并非是在盛赞面前的这幅《万花》。
她甚至不是在称赞着某一幅特别的作品,她仅仅只是在复述自己一日前所听闻的另一个人的话。
一个年轻人看向另外一个年轻人。
他们互为仇敌。
他如此说道。
伊莲娜小姐不清楚,她应该怎么评判这样的事情。
她与对方之间,那场有关好狮子,坏狮子,真狮子以及假狮子的辩论还言犹在耳。
她告诉过对方,艺术世界不是幻想乡。
这里是真实的世界,也许是有点残酷的那种。
在1950年前后,在纽约的曼哈顿,在整个美国,有多少人在画类似的带有抽象作品特质的油画?
100人?
500人?
还是1000人。
连美院的学生都算上的好,零零总总,搞不好会有五千人呢。
女人手指按着复合材料的温热的表面。
这五千人的作品,在巅峰时刻里,几乎构成了北美艺术作品交易市场上的整整半壁江山,他们作品价格加起来,能买下帝国大厦。
一百亿美元。
或许不是个太夸张的数字。
一百亿美元,一百个人,人人都是超级富豪。
一百亿美元,500个人,人均2000万刀,听上去也很不错。就算是分配到5000个画家的头上,每个人的作品也能值个200万美元。
但不是这样的。
狮子和老虎不同,狮子是群居动物。
狮子的法则是,一群狮子围拢在一起,但世上永远只能有一头狮子王。只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随手的一幅作品,就能卖上整整一亿美元。稍差一些的那些,身价会相差整整一百倍。
更多的那些色块画家,他们的作品连1000美元都卖不到。
他们消逝在人海之中。
找不到半点踪迹。
伊莲娜小姐可以不在乎一个画家的作品到底是值1000美元,值100万,还是值一亿美元。
《油画》杂志能够让1000美元的作品值100万。
能让100万美元的作品值一个亿。
她在乎的是精神。
狂怒的,燃烧着的,充满战斗欲望的精神。
战斗啊,那种充满叛逆气质的战斗精神,那种对世界充
女人的身影倒影在被射灯映的雪亮的光洁地板上以及身后黎明前的夜幕里,都像是印象派画家的笔触,散发着时而鲜明,时而模糊的冷光。
这是双年展的最后一周,与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合作的特展馆已经到期闭馆,在展中的休息日的时间,展览的工作人员重新装潢布置了这间展厅。
展馆变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伊莲娜小姐的目光随便看着一幅整张画面都由几个零星的对比度强烈互相镶嵌的色块占据的布面油画上掠过。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万花》。
安娜能看出,这幅油画应该是受到了马克·罗斯科的影响,这位从耶鲁退学的艺术家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自学成材。
他自称自己有一个非常孤寂的前半生。
没有记者,没有新闻,没有艺廊,没有画具商,没有收藏家…一条孤独的艺术之路。
孤独到他大多数时间,都在一个餐馆打工洗盘子维持生计,剩下的时间则在纽约一家服装厂当裁缝工人。
而他的后半生。
这位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秃头的,嗜烟如狂的中年画家,则被认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天才人物,带给了艺术世界一场关于视觉的奇迹。
被和欧洲的毕加索和美国的达库宁的并列在一起,成为了收藏家的心头好之一。
如今作品价格纪录相比早早过亿的前两者,要稍微寒酸一点,也比不上杰克逊·波洛克这样的红人。
大概仅仅只有…七到八千万美元左右。
顶级大师的“仅有”,总是这么别具一格。
“据说…”
伊莲娜小姐微微站住脚步,想起来,有人指责过罗斯科的作品和很多色块拼接画的画家风格很像。
像是克莱福德·斯蒂尔、巴内特纽曼等等这一系列艺术名人,甚至直接就跳了出来,对着媒体指责,马克·罗斯克无耻的抄袭了他们的灵感与创意。
并不稀奇。
抽象派的色块画,画面几乎都是由非常简洁的元素构成。
很多作品和作品之间,看上去相似程度确实挺高的。
不光是抽象派了。
整个五十到六十年代,整个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尤其是纽约,在曼哈顿艺术街区的任何一家咖啡店里,无处不再的爆发着这些关于抄袭和被抄袭的口沫横飞的争吵。
在各种艺术展览上更是如此。
这就像是一场非常传统的保留节目。
想到这里。
女人在作品之前微微站定,双手迭在一起,那支纤细的碳纤维手杖被她垫在手心之下如同伫着宝剑。
安娜侧着头轻轻的念道。
要是此时此刻,这位画下这幅名叫《万花》的布面油画作品的画家就站在旁边。
听到来自《油画》杂志的艺术总监的称赞,不知道会不会激动的热泪盈眶,觉得下一个“罗斯科”,下一个单张作品能够卖出7600万美元天价的大师宝座,已经开始向他招手了。
不过。
女人事实上并非是在盛赞面前的这幅《万花》。
她甚至不是在称赞着某一幅特别的作品,她仅仅只是在复述自己一日前所听闻的另一个人的话。
一个年轻人看向另外一个年轻人。
他们互为仇敌。
他如此说道。
伊莲娜小姐不清楚,她应该怎么评判这样的事情。
她与对方之间,那场有关好狮子,坏狮子,真狮子以及假狮子的辩论还言犹在耳。
她告诉过对方,艺术世界不是幻想乡。
这里是真实的世界,也许是有点残酷的那种。
在1950年前后,在纽约的曼哈顿,在整个美国,有多少人在画类似的带有抽象作品特质的油画?
100人?
500人?
还是1000人。
连美院的学生都算上的好,零零总总,搞不好会有五千人呢。
女人手指按着复合材料的温热的表面。
这五千人的作品,在巅峰时刻里,几乎构成了北美艺术作品交易市场上的整整半壁江山,他们作品价格加起来,能买下帝国大厦。
一百亿美元。
或许不是个太夸张的数字。
一百亿美元,一百个人,人人都是超级富豪。
一百亿美元,500个人,人均2000万刀,听上去也很不错。就算是分配到5000个画家的头上,每个人的作品也能值个200万美元。
但不是这样的。
狮子和老虎不同,狮子是群居动物。
狮子的法则是,一群狮子围拢在一起,但世上永远只能有一头狮子王。只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随手的一幅作品,就能卖上整整一亿美元。稍差一些的那些,身价会相差整整一百倍。
更多的那些色块画家,他们的作品连1000美元都卖不到。
他们消逝在人海之中。
找不到半点踪迹。
伊莲娜小姐可以不在乎一个画家的作品到底是值1000美元,值100万,还是值一亿美元。
《油画》杂志能够让1000美元的作品值100万。
能让100万美元的作品值一个亿。
她在乎的是精神。
狂怒的,燃烧着的,充满战斗欲望的精神。
战斗啊,那种充满叛逆气质的战斗精神,那种对世界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