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四百五十三章、失败的亲征

第四百五十三章、失败的亲征(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况特殊,他虽然不是一名暴君,但是同百官的关系,相处的着实太过恶劣。  

人缘这么糟糕的皇帝,人类历史上都不多见。  

“徐公公,这可是诛心之言。  

话都说到这份上,老夫也无话可说。  

既然你们想留下,那就留下好了。  

反正除了撤退之外,老夫找不到其他解决困境的办法!”  

镇东侯当即回应道。  

放弃其他部队的锅,他可不敢背。  

虽然现在撤退是为了大局着想,但死掉儿子、兄弟、父亲的那帮人,肯定不会这么想。  

光勋贵系内部,他都摆不平。  

大家都是亲戚,阵亡将领家属到家中闹,那就永无宁日了。  

要么皇帝承担责任,直接下令撤军,要么就这么僵持着。  

后续局势进一步恶化,威胁到了江山社稷,损失最大的也是皇帝。  

皇帝若是能够不在乎江山社稷,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又何必在乎呢!  

随着他的话音落地,当场玩起了神游天外。  

一众勋贵系将领,也跟着有样学样,纷纷做起了壁上观。  

武将们不开口,知道问题严重性的文官们,也选择沉默是金。  

按照谁提案,谁负责的原则。  

给出错误建议,后续实施导致损兵折将,那是要被追责的。  

偏偏眼下这种局面,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存在非常高的风险。  

大家都不开口,光几名宦官跟着附和,永宁帝也感受到了压力。  

如果有应对办法,他也不会向群臣问策。  

否决了武将给出的方案,结果连替补的方案都没有,搞得他无法下台。  

“好了,今天的议事,先就到这里。  

下来之后,大家要安抚好军心。  

待朕问过镇远侯的意见后,再决定是否撤退。”  

半晌功夫后,永宁帝缓缓说道。  

镇远侯正处于昏迷中,就算能够醒来,也无法替他善后。  

问策,就是在拖延时间。  

拖字决,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保住颜面的最佳选择。  

“遵旨!”  

没有丝毫犹豫,群臣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这种尴尬的场合,不留也罢。  

多说多错,不说不错。  

万一被皇帝点名要方案,搞不好就会给自己的仕途埋雷。  

在推诿责任上,大虞官员都是专业选手。  

勇于任事的官员,基本上都倒在了仕途起点。  

想要身居高位,不光要自身能力强,还要学会“不粘锅”。  

高层尚未做出决策,军中已然流言四起。  

伤员们的哀嚎声,让军心士气跌到了谷底。  

见识到了北虏骑兵的厉害,什么建功立业,都成为了梦幻。  

无论是军中将领,还是下面的士卒,现在都不想打了。  

所有人都等待着撤退命令,恨不得立即回到京师。  

病床前。  

“大哥,营中流言四起,诸将虽然出面安抚人心,但收效甚微。  

按照这样的局面下去,怕是会出大事。”  

李来神色凝重的吐槽道。  

他们三兄弟是南边混过的,见识过什么是精锐。  

就昨夜那种战斗,如果同安南军团遇上,北虏骑兵能被打的怀疑人生。  

“夜袭敌营”,从来都是高风险的活,唯有攻其不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虞军虽然击退了敌军,但在战斗中也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营中出现混乱时,一窝蜂的跑去镇压,以至于忽视了营寨的防护。  

如果不是应对适当,敌军骑兵根本无法杀入营寨中。  

借助营寨之力防守,火铳就能让敌军骑兵损失惨重,而不是展开残酷的白刃战。  

“京中勋贵子弟多养尊处优,就连下面的士卒,也没有边地凶悍。  

京营的装备虽然不差,但在训练上比起各地边军,还是要差上一些。  

加上缺乏实战经验,能够打出这种成绩,已经算不错的。  

甭管怎么说,十万大军装备精良的大军,也不是外面那些北虏能够吃下的。  

昨夜伤亡惨重,主要是许多士卒来不及穿上甲胄,就匆忙拿起兵器上了战场。  

不然的话,战损比要好看的多。”  

李森想了想说道。  

不过眉宇间的愁容,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彷徨。  

京中十二团营,有一个李家的营头。  

昨夜的战斗中,同样损失不小。  

“敌军是吃不下我们,可军中的人心惶惶,终归不是办法。  

敌军骑兵游弋在外,营中储存的粮草不多,长期对峙下去对我们不利。  

敌人既然敢孤军深入,那么附近的官军,大概率都被牵制住了。  

眼下的局势,要么挑选精锐主动出击,要赶紧撤离。  

朝中那帮尸位素餐的蠢货,偏偏还看不清局势,一个个都在期待奇迹发生。”  

李隆跟着吐槽道。  

不知道为何,离了一次京回来,再看朝中的一众官员,他总觉得不顺眼。  

尤其在处理问题的效率上,让他完全无法容忍。  

“人家不是看不清,恰恰相反,他们是看的太清。  

洞悉了官场规则,他们思考问题,首先想的是把自己从责任中摘出去。  

皇帝不想担责,大臣们也不想担责,效率自然不可能高。  

且先等着看,事情拖不下去了,朝廷自会做出抉择。”  

李森无奈的说道。  

他们这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